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氣候地理(1)

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征

我國氣候有三大特點:顯著的季風特色,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多樣的氣候類型。

1.顯著的季風特色

我國絕大多數地區一年中風向發生著規律性的季節更替,這是由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主要是海陸的配置所決定的。由于大陸和海洋熱力特性的差異,冬季嚴寒的亞洲內陸形成一個冷性高氣壓,東部和南部的海洋上相對成為一個熱性低氣壓,高氣壓區的空氣要流向低氣壓區,就形成了我國冬季多偏北風和西北風;相反夏季大陸熱于海洋,高溫的大陸成為低氣壓區,涼爽的海洋成為高氣壓區,因此,我國夏季盛行從海洋向大陸的東南風或西南風。由于大陸來的風帶來干燥氣流,海洋來的風帶來濕潤空氣,所以我國的降水多發生在偏南風盛行的下半年5~9月。可見,我國的季風特色不僅反映在風向的轉換,也反映在于濕的變化上。

形成我國季風氣候特點為:冬冷夏熱,冬干夏雨。這種雨、熱同季的氣候特點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長,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長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節。我國降水量的季節分配與同緯度地帶相比,在副熱帶范圍內和美國東部、印度相似,但與同緯度的北非相比,那里是極端干燥的沙漠氣候,年降雨量僅110毫米。而我國華南地區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撒哈拉沙漠北部地區降水只有200毫米,而我國長江流域年降雨量可達1200毫米,黃河流域年降雨量600多毫米,比同緯度的地中海多1/3,而且地中海地區雨水集中在秋冬。由此可見,我國東部地區的繁榮和發達與季風給我們帶來的優越性不無關系。

2.明顯的大陸性氣候

由于陸地的熱容量較海洋小,所以當太陽輻射減弱或消失時,大陸又比海洋容易降溫。因此,大陸溫差比海洋大,這種特性我們稱之為大陸性。我國大陸性氣候表現在:與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冬季我國是世界上同緯度最冷的國家,1月份平均氣溫東北地區比同緯度平均氣溫要偏低15~20℃,黃淮流域偏低10~15℃,長江以南偏低6~10℃,華南沿海也偏低5℃;夏季則是世界上同緯度平均氣溫最高的國家(沙漠除外)。七月平均氣溫東北比同緯度平均偏高4℃,華北偏高25℃,長江中下游偏高15~2℃。

3.多樣的氣候類型

我國幅員遼闊,最長的漠河位于北緯53。以北,屬寒溫帶。最南的南沙群島位于北緯3。,屬赤道氣候,而且高山深谷,丘陵盆地眾多。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的地區四季常冬,南海諸島終年皆夏,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其余絕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

我國冬季最寒冷的地方

1月份,我國不少地方氣候寒冷。就1月份平均氣溫而言,北京為-4.6℃,太原為-4.6℃,沈陽為-12℃。但是,它們的寒冷程度遠遠不及位于黑龍江省北部的漠河。漠河1月份平均氣溫為-30.9℃。因此,漠河是我國冬季最寒冷的地方。漠河極端最低氣溫-52.3℃,是我國氣象臺站迄今為止記錄下的最低氣溫。在冬天的漠河,還可以見到絢麗多彩的北極光。

冬天的漠河寒風凜冽,刮在臉上有絲絲的灼痛感。人們呼出的熱氣,很快就會在頭發、眉毛上形成乳白色梳松的針狀冰晶。年輕人看上去也像是“圣誕老人”。大衣變得硬邦邦的,食品就像棱角鋒利的石頭。銀妝素裹的白樺,寂靜無聲的冰雪大地,寧靜祥和的居民村落,北國的冬天有一種靜穆清冽的美。

冬天的漠河又為什么這樣寒冷呢?

漠河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縣份。冬天,太陽光與地面的夾角相當小,陽光斜射,到達地面的太陽光熱量極少。加上冬季漠河晝短夜長,光照時間短,更使其熱量收入少。冬天的漠河還常受到來自北方的冷空氣襲擊。這些冷空氣來自西伯利亞內陸,干冷異常,進一步加劇了漠河的寒冷。另外,漠河地處河谷中,夜冷空氣沿坡下沉,使漠河受此冷空氣控制。在晴朗的夜晚,地面因強烈向太空輻射熱量而使氣溫下降更快。

漠河盡管冬天寒冷,但在夏天,它還是比較溫暖的。漠河約有100天的無霜期,居民種植小麥、大豆、馬鈴薯等作物,執著地生活在這一片北國疆土上。

還有人認為,我國冬季的最低氣溫可能出現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峰頂。因為在對流層,平均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約6℃。那么當冬季氣溫最低時,珠穆朗瑪峰的峰頂氣可能比漠河更低,成為我國冬季氣溫最低的地方。但是,根據我國多數山區的實測資料,氣溫隨海拔高度增大而遞減的情況,大多是夏季遞減率大,冬季遞減率小。因此,珠穆朗瑪峰峰頂是否是我國冬季氣溫最低的地方,還有待于觀測證實。

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

說到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人們常常首先想到重慶。重慶7月份平均氣溫超過28℃,極端最高氣溫達到44℃。由于重慶夏季炎熱,人們把重慶稱作“火爐”,或形容成“蒸籠”。在重慶酷熱難熬的夏季夜晚,人們常常徹夜無法入睡。

造成重慶夏日高溫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產生增溫效應。重慶地處長江谷地,空氣與外界的交換相對較弱,這也加劇了它的高溫。重慶一帶地表水田、池塘、植被等面積較大,水汽蒸發、蒸騰量大,空氣潮濕,使人出汗后汗水不易蒸發,從而加劇了人們悶熱的感覺。有人認為,把重慶稱作“蒸籠”更為貼切。

有人指出,把南京、武漢、重慶稱為三大“火爐”,并不科學。因為這三個城市7月平均氣溫均不到29℃。而在江南地區,7月平均氣溫超過29℃的城市不在少數。例如,江西貴溪為30℃,湖南衡陽為298℃。所以把南京、武漢、重慶稱為三大“火爐”,是出于一些文人墨客的渲染,并不表示這三地是我國夏季最炎熱的地方。

那么,我國夏季最熱的地方在哪里呢?它不在緯度較低的南部沿海地區,而是出現在緯度較高但深居內陸的吐魯番盆地。吐魯番7月平均氣溫是327℃,1975年7月13日,這里曾觀測到496℃的極端最高氣溫。

在吐魯番盆地,有“沙堆中煮雞蛋,石板上烤燒餅”的說法。為了驗證這一說法,有一次,一名考察隊的隊員把雞蛋埋在這個盆地一個沙堆5厘米深處,結果,40分鐘以后,雞蛋真的熟了。據說,在吐魯番盆地有烈火熊熊的火焰山。其實,所謂火焰山,是一座位于吐魯番盆地中部的山,它的最高處為海拔851米。由于這一座山由侏羅紀紅色巖層構成,因此,每當傍晚時分,太陽光余輝照射在山上,遠遠看去,就像在噴出火焰一般。若人們走近火焰山,則會使人感到一陣陣的灼熱。但是,若翻過山坡進入火焰山的山谷,則可以見到有山泉和綠洲分布,讓人感到陰涼多了。火焰山靠近天山,高聳的博格達峰冰雪覆蓋。在炎熱的夏季,高山冰雪大量融化,火焰山山麓有源源不斷的冰雪融水流來。有些年份,以干熱著稱的吐魯番盆地還發生過水災呢。

為什么吐魯番盆地會出現如此高溫天氣呢?

首先,吐魯番盆地盡管在北緯40°以北,但在夏季,正午太陽光與地面的夾角還是相當大的,加上夏季白晝較長,天空又晴朗少云,所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熱量很大。

其次,吐魯番盆地深居內陸,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征。地面熱容量較小,受熱后溫度急劇上升,又不像東部沿海時有海風的影響,所以在同樣受熱的情況下,比東部沿海地區更易出現高溫天氣。

再者,吐魯番盆地地表少植被,也缺少面積廣大的眾多水域,其蒸發和蒸騰的降溫作用不明顯。

另外,吐魯番盆地地形相對封閉,大氣與外界交換作用也比較弱,易造成局部地區高溫現象出現。

在上述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吐魯番盆地夏季氣溫很高,成了我國的“火州”。吐魯番盆地出產棉花、葡萄、瓜果等。由于該地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作物積累養分。故吐魯番盆地的農作物品質好,棉花的纖維長,葡萄和瓜果的糖分含量高。這里葡萄品種很多,其中最名貴的是“無核白葡萄”,甘甜多汁,肉質晶瑩,將它在蔭房里晾干,則成為半透明呈翡翠色的葡萄干。這里出產的葡萄干遠近聞名,據傳遠在1500年前,高昌國派使者向梁武帝進貢的,就是吐魯番的葡萄干。

夏日避暑去何處

說起夏日避暑的地方,人們常常會首先想到青島。的確,青島夏季比較涼快。青島7月份的平均氣溫是239℃,是我國東部地區許多城市中氣溫較低的一個城市。在7月份,北京平均氣溫是258℃,相比之下,青島就顯得涼快。即使在炎熱的2000年夏季,北京的7月平均氣溫升至296℃,上海、南昌、武漢三地分別達到291℃、301℃和311℃,青島還是保持254℃的7月平均氣溫。青島還兼有海濱沙灘、各種中外建筑和多處風景名勝。夏天,許多游客在沙灘沐浴海風,下水游泳,還有不少游人爬上嶗山,去觀賞奇峰林立、山海相映的景色。青島成了人們夏日旅游避暑的好去處。

為什么青島夏日比較涼快呢?

這是由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決定的。青島三面環水,一面是陸地。這樣,在夏季,我國東部許多地區赤日炎炎,而青島由于受海洋的影響比較大,仍比較涼快。我們知道,在同樣的日照下,海水由于可以容納比較多的熱量(學術名稱叫做“熱容量大”),海洋升溫比陸地慢得多。夏季烈日高照時,我們感到氣溫相當高;但下海游泳時,感覺到海水還相當涼。由于青島三面環水,到達青島的風大多吹過廣闊的水面,使空氣溫度降低,所以,青島夏日溫度比其他一些東部城市足足低了好幾度。

夏日避暑另一個好去處是昆明。昆明冬季不冷,夏季不熱,有“春城”之稱。當1月份我國北方地區寒風怒號之時,昆明卻春意盎然,樹木青翠,綠草如茵,美麗的紅嘴鷗在翠湖上飛翔嬉水。當7月份我國長江流域的重慶、武漢、南京的市民暑熱難熬之時,昆明卻涼風習習,氣候宜人。昆明7月份的平均氣溫只有198℃,足足比武漢低了9℃。如果以月平均氣溫10℃至22℃作為春天的話,昆明一年有300天屬于春天。

昆明冬天不冷,這是因為云貴高原對北方冷空氣有阻擋作用。此時,昆明受來自低緯度大陸內部西南干暖氣流控制,天氣晴暖。一般情況下,北方冷空氣難以到達昆明。但是,若北方冷空氣勢力特別強大,昆明還是會受到冷空氣影響的,還是有可能出現白雪飛舞的景象。

昆明夏季不熱,這是因為昆明地勢比較高,平均海拔為1891米,空氣比平原地區稀薄,大氣保溫作用較弱,地面熱量易于散發,因此,昆明不會出現如同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季高溫悶熱的天氣。

另外,昆明城邊的滇池面積比較大,對昆明的氣候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昆明盡管一年之中各月平均氣溫變化不大,但是,它一日之中氣溫變化卻是比較大的。有時候,人們一早起來還感覺有幾分寒意,但午后卻陽光強烈,氣溫明顯上升。在一天的時間里,你可以見到有人穿毛衣、戴帽子,也可以見到有人穿裙子、穿背心。因此,夏日去昆明避暑,還是要適當多帶一些衣服,以備早晚穿著。

除了青島和昆明外,還有不少地方適合夏季避暑,去一些山上避暑,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例如,夏日的廬山清涼宜人,更有錦繡谷、仙人洞、三疊泉等風景名勝。當山下人們大汗淋漓,飽受酷暑之苦時,山上卻涼風習習。若此時再品上一杯廬山云霧茶,更令人心曠神怡。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在7月份天氣不熱,有的還十分涼快。例如,德國的科隆由于受大西洋海風的影響,7月份平均氣溫只有184℃。在澳大利亞的悉尼,7月份平均氣溫僅為118℃,因為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此時正值悉尼的冬季。這些地方,也是北半球人們避暑的好去處。

天氣諺語有無科學道理

我國民間有不少天氣諺語,如“東北風,雨太公”、“瓦塊云,曬死人”等。人們用天氣諺語預報天氣,預報的效果往往也不錯。但是,天氣諺語往往有地方性和季節性的特點。因此,要準確地預報天氣,既要重視天氣諺語,又要結合天氣形勢圖,這樣才能較好地把握天氣變化的規律。

例如,“東虹日頭西虹雨”是說,如果人們在傍晚看到東方天空有虹,則預示著當地天氣晴好;如果人們在早上看到西方天空有虹,則表明當地將會有陰雨天。這種預測是否有道理呢?

我們知道,大氣中有時會有一些微小的水滴。當太陽光照射到這些水滴時,水滴會對太陽光進行折射和內反射,結果將太陽光折射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在天空中形成美麗的彩色圓弧,這就是虹。人們看到的彩虹是紅色在外,紫色在內。虹的出現表明當地既有陽光照射,大氣中又存在水滴。

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高空盛行的是西風氣流。受高空西風氣流的影響,降雨的云系一般是自西向東移動的。因此,若傍晚看到東方有虹,則表明雨區已經東移,當地天氣將轉晴;若早上看到西方有虹,則表明西方空氣中水滴比較多,雨區即將移來,天氣快要變壞。因此,“東虹日頭西虹雨”的說法是降雨云系自西向東移動所帶來的現象,是有道理的。

但是,在另一些情況下,這一條諺語卻不適用了。例如,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夏秋季節常受臺風的影響。臺風常常是自東南向西北移動的。因此,若臺風向西運動而在天空中形成虹時,則不會出現“東虹日頭西虹雨”的現象,而是成了“東虹有雨”了。

又如,有一條天氣諺語叫做“天上有了鉤鉤云,三日五日雨淋淋”。這一諺語的意思是,若我們見到天空出現了鉤鉤云,即一種具有絲縷狀結構、絲綢般光澤的、分離散處且形狀有一點彎曲的云(在氣象學上叫做卷云),那么天氣即將要變壞,有可能過幾天就要下雨了。這又是為什么呢?

我們知道,冷暖空氣的交界面叫做鋒面。在鋒面上有暖空氣的上升運動,所以一個地區受鋒面的控制,常常出現云量增多和下雨的天氣。當暖空氣推動鋒面向冷空氣一側移動時,這種鋒叫做暖鋒,暖鋒會引起一個地區連續性降水。暖鋒上常常出現廣闊的系統的云系,當一暖鋒向某地移動過來時,常依次出現卷云、卷層云、高層云和雨層云。其中雨層云厚度大,降水主要發生在受雨層云控制的地區。卷云和卷層云不引起降水,但它們的出現,往往預示著緊接著要出現高層云和雨層云。也就是說,預示著將有可能出現連續性降水。

卷層云是白色透明、有絲縷狀結構的云,但它在天空中不是孤立分散分布,而是能夠遮蔽部分或全部天空。當卷層云出現且天空有暈出現時,常預示著天氣可能要轉雨了。農諺“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便是指此征兆。

還有一條天氣諺語叫做“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這是說,若天空出現一片棋盤格子般的云塊,那么天氣將是晴好,日照強烈,把谷子曬在地上,不翻動也能把谷子曬干。這又是為什么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元朗区| 巨野县| 绥中县| 湘潭县| 邳州市| 山西省| 南充市| 航空| 邓州市| 金川县| 曲阳县| 阿坝| 邢台县| 隆安县| 苏尼特左旗| 荔浦县| 栾城县| 邢台县| 河北省| 泽州县| 凌源市| 鄂伦春自治旗| 荆门市| 渝中区| 吉木乃县| 安远县| 沅陵县| 东源县| 蓝山县| 肇东市| 大石桥市| 汉沽区| 汉沽区| 安塞县| 楚雄市| 米易县| 泰州市| 海宁市| 门头沟区|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