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孤獨

眾臣皆未聽過這小流求的所在,聞得其上蠻夷只數千人,心道定是東海之上的甚么蠻夷小島。

封國土于彼處,若再令安成王從速就國,則直與將安成王一家流放無異。

安成王若被置于那般海中孤島,任他有千萬手段,卻也是無處可施,直是徹底失去了對皇權的威脅。

只是皇帝為固權柄,如此行事,于場面上畢竟難看。

度支尚書張種是個實在人,他不無提醒之意地進言道。

“安成王宗室長者,若倉促置于海外,朝望或疑之,陛下可稍緩其就國之事,以安人心。”

陳伯宗聞言知他說得在理,現今朝廷的軍政人物中,雖大多站在自己一邊,但此間自己既無太子,繼嗣未明,陳頊雖然賦閑家中,其于朝臣心中還是有著特殊地位的。

倒是不可操之過急。

他故作平淡地言道。

“安成王封國之事,自是不急,得封之后是否入國,何時入國,皆聽其便?!?

他又道。

“朕之二弟始興王孝儉有德行,朕嘉其意,欲為其增戶一千,改封安豐王,其侯國之封則暫緩。”

“始興王號則由朕之三弟鄱陽王承之。公等以為如何?”

陳制,郡王受封食戶二千,此時陳伯宗為始興王陳伯茂益封千戶,貴重之意,人所共見。

陳伯茂乃是陳伯宗的同母弟,這時陳伯宗又將含有繼承陳談先一系家門的意味的始興王號從他頭上移給旁人,并緩其侯國之封。

其欲以陳伯茂為帝位后繼之意,不言而明。

這道詔令一下,那些心中仍在支持安成王之人,恐怕皆要心灰意冷了。

既知上意,到仲舉便先行言道。

“陛下此舉,實有益于天下歸心?!?

“然天家子息既薄,陛下是否揀選民間女子入宮,以繁子息?”

眾臣聞言心思俱都一動,便即思索起自己家中族中是否有妙齡美貌的女子來。

陳伯宗被這猝不及防地催生之語一驚,面上神色卻是未變,緩聲言道。

“聲色,迷人之物也。”

“今天下三分,周、齊之力,俱在我上,朕每念之則常憂,身當終日乾乾,不敢溺其中片刻也。”

“公等于此不必多言?!?

言罷,他轉頭看向章昭達,道。

“章公,諸公皆國朝之重,卿與我用兵之謀,不若告之?!?

章昭達聞言,起身同尚書省的幾位官長施了一禮,道。

“諸公,天子常有用兵西方,收取荊襄之意?!?

“前時天子已命郢州都督華皎,密造戰備于上游。去歲收取安蜀城后,巴峽蠻人亦常遣使者與我勾連?!?

“周人蜀中叛亂,年年相繼,此誠天授我時。”

“然今時,我府庫之積蓄未豐,又征戰遼土,實不能用兵西面?!?

“天子與我計較往歲度支出入,慮得若明歲用兵,府庫積蓄或便足用?!?

“今日說與公等,實天子欲示公等以誠,而請公等勿泄之于外也?!?

陳伯宗此時借這由頭,讓章昭達將用兵西面的謀劃說出,實是在向眾文臣宣示自己與武臣的結合甚為穩固。

這個政治信號一旦借他們之手放出,朝野之中關于陳伯宗在繼嗣之事上安置的非議,將會少上很多。

還是到仲舉先聲出言。

“陛下心懷四海,萬民之幸也。周人值梁季之亂,竊據荊、益,朝臣日夜思圖恢復?!?

“今陛下欲用兵西土,上和天時,下順民心,其業必立,其功必成,臣等將鞠躬盡瘁而報之。”

今日舍中,俱是有識之人,皆知據有荊襄、巴蜀,南國江山方才穩固,是以聞得皇帝有明歲舉兵,恢復西面之志,皆受鼓舞。

于是齊聲言道。

“臣等惟鞠躬盡瘁,以成陛下之志。”

————

光大元年正月。

陳帝陳伯宗徙封始興王陳伯茂為安豐王,并增其食戶至三千,又以鄱陽王陳伯山為始興王。

陳伯宗又遣豐州舟艦載兵七百人,出東寧東航,入小流求境,因其地勢立據點,招撫蠻夷。

陳伯宗改小流求為琉球,以其地置琉球侯國,詔命移江南貧人千家于其土,分賜耕牛鐵器。

時安成王陳頊罷官賦閑于家,陳伯宗加其琉球縣侯之封,使之領琉球侯國,邑一千五百戶,為海外諸侯之最。

是時,陳伯宗賞遼東將帥并追述武帝創業以來,文武所立功勛,于海外平、樂二州,新封漢人侯國十一。

又封建宗室,文帝所生除陳伯宗與陳伯茂之外九子,咸受封國于平、樂二州。

尤以侯國數少,更授宗室女子以封疆。

武帝女會稽公主,文帝妹信義公主,文帝女豐安、富陽二公主,皆以女身受侯國之封于樂州。

時陳伯宗無子,群臣觀此安置,皆知安豐王陳伯茂為儲副,安成王陳頊之黨羽遂渙散。

安成王陳頊恐陳伯宗加害,請往琉球就蕃,時琉球之封有名而無實,陳伯宗固留之。

至八月,豐州刺史奏報于琉球立營壘畢,陳伯宗方縱之就國,仍留陳頊諸子在都,使人教之禮儀文學。

是歲,徐儉理平、樂二州版籍,得情形如下。

平州領郡五,縣十一,同姓侯國八,異姓侯國十二,夷人侯國二十五,漢夷民口六十余萬,能漢話者七萬。

樂州領郡三,縣十三,同姓侯國五,異姓侯國七,夷人侯國十一,漢夷民口三十余萬,能漢話者二萬余。

二州漢人侯國通計,凡三十二國,漢人封戶共一萬一千二百戶,當年已至其土者,五千二百戶,尚缺六千戶。

是歲,朝廷征國中貧人移遼東凡一萬七千口,安置所費,折錢近三億。

遼東諸侯亦自招游人赴其土,歲或至二、三千人。

時東海之外,以巨濟侯國最為興盛,其國相章大寶趁海貿之便,使商旅往來平州、江南、倭國三地之間,獲利巨豐,東南赴平州貿易者,多在其國。

巨濟國中漢聲相聞,吳歌相應,風俗人物,一同中土,時人以其境多山,呼之為“小會稽”。

————

風停雪住,一輪冬日懸于碧空。

華林園內,披著齊國回贈的裘袍,陳伯宗與沈婺華踩過鋪滿積雪的小道。

雪下的枯枝發出一陣輕響,白皚皚的地面之上,只留下淺淺的足印兩行。

亭子里,沈婺華靜靜靠在陳伯宗的肩頭,知他近來有些心事,便輕聲問他道。

“陛下近來心憂何事?”

遠處,水中游魚在湖面之上打了個小小的水花。

陳伯宗道。

“近來太學生中多有議我封女子侯爵于海外之事,以為頗有逾矩,可稱荒唐。”

“我聞知此事,心中常覺孤獨?!?

沈婺華幼年受家學教諭,頗被儒學禮俗熏習,然其后卻在陳伯宗身邊長成。

陳伯宗本后世人物,于人前雖多裝恭謹賢良,于家宅之內,卻時常以后世風范言語行事。

沈婺華常常在他身側,自然亦受了他言語影響。

是以聞聽此事,沈婺華卻是站在了他這一邊,溫言開解道。

“晉世以來,士人行事常常不拘舊禮,率性自然,稱為風流?!?

“陛下行事,妾以為非是逾矩,當算風流?!?

“現今太學授《荀子》之書,妾觀荀子有言,王者之制,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后王?!?

“王者為政,當法于后王。制度之端,因時而革,應務而變,陛下革新舊政,已為后王。”

“俗儒不通經義,無知無智,陛下但勿擾之?!?

陳伯宗聽她言語,只覺這世上終是有人能夠解他心意,不由心中大為寬慰。

將她攬過抱在懷里,細嗅著她身上散出的香氣,陳伯宗心內那股孤獨稍稍退去。

穿越是件很孤獨的事。

現代人與古代人所受的文化熏習,實在大相徑庭。

來到這個世界七年以來,陳伯宗一直以王莽為戒,不說超出常理的話,不干超出常理的事。

是以他過得并十分不快意,很多現代的思想文化仍在影響著他,他試圖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變化,但他知道給世界以變化之難。

他一直小心翼翼地扮演著古人,此番的封建海外,乃是因遼東大勝而志得意滿的他,將自己的現代部分做了些許流露。

給陳頊所封的那琉球縣侯之爵,更是出自他這一個后世來者的惡趣味。

他需要戴著古人與皇帝兩幅面具生活。

北周與北齊像兩座大山般壓在他的心頭,他應當、且需要活得小心翼翼。

沒想到,離開現代,來到這南朝的末尾,做了五六百萬人頭頂的皇帝。

他仍然感到孤獨,他仍然有著恐懼。

或許這便是常理,人生總是,沒那么快意。

恍惚間,陳伯宗感到懷中的溫軟一空。

再回神時,只覺唇上一溫。

面上已是紅霞一片的沈婺華,半羞怯半勇敢地抓住了他的手掌。

他聽她道。

“婺華會一直陪著陛下,不會讓陛下只剩一個人的?!?

風靜云疏,草木無聲。

他知她讀出了自己的那份孤獨。

唇上那被佳人吻過的地方,似乎有股淡淡的甜味。

他想,或許,他其實也沒有那么孤獨。

————

光大元年正月。

陳帝陳伯宗以淑媛沈婺華為貴姬,放宮人年二十五歲以上者百二十人歸家,人賜絹帛折錢十萬,聽嫁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回县| 叙永县| 宁德市| 贵州省| 阳朔县| 彭山县| 蓝山县| 资中县| 双桥区| 崇义县| 乌兰县| 宁明县| 同江市| 饶阳县| 石泉县| 石狮市| 安国市| 平遥县| 新化县| 大安市| 衡阳市| 凤翔县| 甘南县| 宜君县| 奉新县| 新昌县| 荃湾区| 曲靖市| 辽阳县| 花垣县| 梁河县| 汉中市| 永吉县| 泰安市| 永顺县| 张家界市| 桃园县| 正蓝旗| 焦作市| 若尔盖县|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