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8章 孫可望反叛

此時南明的地盤包括廣西、貴州、湖廣(部分)、云南,準確來說,永歷能控制的地盤只有云南一塊。

能控制的兵馬包括兩支,晉王李定國、蜀王劉文秀。不能控制的也包括兩支,反叛分子孫可望、獨立分子鄭成功。

對于清朝來說,孫李的內訌為他們提供了機會,更重要的是,他們最怕聽到的那個名字去了云南。僅憑一個孫可望,是無法擋住清軍的。

清軍分為兩隊進攻廣西,一隊由湖南的洪承疇發兵,一隊由廣東的尚可喜發兵。貴陽的孫可望似乎并不準備抵抗,直接將廣西送了出去,清軍重新占領桂林、南寧,廣西再次淪陷。李定國多年的心血毀于一旦,歷史的天平再一次傾向清朝,南明已經無力回天。

從廣東失陷,到李成棟反正送來廣東,最后廣東再次失陷。從廣西失陷,到李定國兩蹶名王收復廣西,最后廣西再次失陷。即將敗亡之際,總有那么一兩個人站出來,支撐著這個破碎的王朝。

貌似,這一次這個王朝終于走到了終點。

廣西再次淪陷的消息傳到永歷的耳朵里,永歷第一次認真回顧了自己的一生,除了窩囊還是窩囊。但是對于接二連三出現的救命稻草,永歷不止一次地緊緊握在手中,李成棟的反正,李定國的出山,都曾讓永歷看到了希望。

最后,希望破滅了。

盡管有這么一批忠心的大臣,但還是無法阻擋歷史的腳步,阻擋那個可以概括所有失敗理由的東西。

——氣數。

明朝的氣數盡了。

很多人信,很多人不信。信的是后來的人,不信的是當時的人。永歷就是不信的人之一,但他沒有時間去思考人生,也沒有時間去感嘆命運。

現在擺在永歷面前的,就兩個選擇:投降或戰斗。

他選擇了后者。他不信氣數,活得窩囊卻依舊不屈服,究其原因,只有一個——他姓朱。

姓朱,是要有骨氣的;姓朱,是要盡責任的。

廣西失陷后,永歷沒有急著收復,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熟悉中國地圖的肯定知道,云南與廣西距離也不是很遠,但中間隔了一個省——貴州。

孫可望就在貴州!

不能收復廣西,那就收復四川吧。這是個明智的決定,除了四川毗鄰云南外,還有一個原因。如果打下四川,就可以聯合川東、湖廣的夔東十三家,那時候形勢又將改變。

夔東十三家前面只介紹了一點兒,這兒有必要隆重介紹一下。當年何騰蛟收編了李自成的殘軍在湖廣布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農民軍發展了自己的勢力,堅持抗清,長期活躍在川東、湖廣地區。

包括堵胤錫與大順軍達成聯盟,組建忠貞營。當時農民軍的頭頭是李過,李自成的侄兒。李過打仗很猛,跟李定國混過,不過運氣不好,順治六年(1649)就病死了。李過死后,軍隊歸高一功(李自成妻弟)。高一功剛剛走馬上任,還沒怎么表現,也死了。

當然,高一功不是病死的,是被打死的。

打敗高一功的,是孫可望。

不必驚奇,孫可望的地盤在貴州,自然和旁邊川東的農民軍有矛盾,而對于連首輔都敢殺的孫可望來說,沒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

說來也可笑,正是這些為王公大臣所不屑的農民軍為南明撐起了一片天。不論是李定國、劉文秀,還是李過、高一功。

高一功死后,軍隊又留給了一個人,而這個人將用行動證明,南明需要這支軍隊!

李來亨,李過的干兒子,跟李過一樣,打仗很勇猛。李來亨很勇猛,但也不是有勇無謀,實際上此人不僅會打仗,還很有戰略眼光,是農民軍里的翹楚。時人稱“小闖王”。高一功死后,李來亨重整了軍隊,他沒有投靠南明,因為他知道,這群人看不起自己,他不會再熱臉去貼冷屁股。他也沒有去找孫可望復仇,因為他知道,現在最大的敵人只有一個——清。

何騰蛟戰敗后,他屬下的農民軍依然堅持抗清,以郝搖旗為首。李來亨率領的是堵胤錫的忠貞營,他打算會合郝搖旗。大順軍的余部和殘部幾經波折,再次會合,他們將煥然一新,活躍在川東,堅持抗清。從此,這支軍隊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夔東十三家。這支軍隊是南明的最后一支軍隊,直到南明亡了,這支軍隊還在,他們將大放光彩,永遠載入史冊。

永歷現在的打算是拿下四川,會合夔東十三家。打四川的任務,落到了蜀王劉文秀的頭上。上一次,他在四川敗給吳三桂,這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但他沒有后退,他選擇了站起來,在同一個地方。

他滿懷信心,對于一個武將而言,最失敗的莫過于在同一個地方栽兩次跟頭。而最光榮的莫過于征服那個曾栽過跟頭的地方。同許多電視劇一樣,劉文秀在出征前也喊了那個前人后人百喊不厭的口號:此戰,只許勝,不許敗。

永歷十年春,劉文秀派部將高承恩領兵五千,由滇入川。戰斗正式打響。

由于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劉文秀打得小心翼翼。就這樣,一路勢如破竹、順風順水,來到了雅安。

在歷史上,這場戰役稱不上什么大戰役,就同大多數歷史人物一樣,概括這場戰役的也就一句話。

大概就是劉文秀率軍入川,打到雅安,就沒了。雅安在什么地方,我給大家說一下。雅安向東是眉山,名人蘇東坡老家,眉山向北,就是成都。也就是說,雅安已經十分接近四川中部,可以這樣說,劉文秀打下了三分之一的四川。

眼看劉文秀在前線打得順風順水,即將收復四川全境的時候,他接到一個消息——退兵。這道令是永歷發的。

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這是胡扯,受不受?肯定要受,姜維要受,岳飛要受,劉文秀也要受。

接下來大家肯定會問:打得好好的為什么要撤軍呢?

撤軍實在是逼不得已,因為孫可望要來了,不是以大哥的身份,是以敵人的身份。

永歷十一年(1657),劉文秀奉詔返回昆明,攻打四川的計劃半途而廢。

孫可望在經歷了強烈的思想斗爭后,終于做出了那個決定——造反。以前陰著造宮殿、制龍袍也就算了,現在,他將要真正地踏上這條路。就在劉文秀回軍的同一年同一個月,孫可望行動了。

目標——昆明。

縱觀整個永歷朝廷,能和孫可望抗衡的也只有李定國了。曾經的兄弟變成了現在的敵人。這個結局,對于孫可望來說無關緊要,但對于李定國來說,仍不忍面對,但還是要面對。

開戰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巴青县| 丰原市| 吉安市| 铜梁县| 霍邱县| 三穗县| 隆林| 双城市| 烟台市| 黄石市| 高陵县| 托克托县| 当雄县| 长海县| 阳信县| 钟山县| 增城市| 朝阳区| 上林县| 灵山县| 民权县| 嵩明县| 荔浦县| 阿拉善盟| 宁国市| 芦山县| 游戏| 西昌市| 军事| 搜索| 茌平县| 海原县| 平舆县| 定西市| 色达县| 五原县| 绿春县| 新邵县| 阿瓦提县| 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