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平定浙江后,多爾袞命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進攻湖廣。鎮守湖廣的,是何騰蛟。
順治四年二月,部隊抵達湖廣,三月開始猛攻長沙。十五日,長沙失守,何騰蛟逃往永州。一旁的永歷聽說清軍來了,十分驚恐。
此時永歷在武岡,武岡在湖廣西南部,熟悉中國地圖的肯定知道,武岡向南,就是廣西桂林。
當初李成棟打廣西,永歷覺得廣西不安全,于是跑來依附何騰蛟,現在清軍打湖廣,永歷覺得湖廣也不安全。想來想去,還是去廣西靠譜。
還沒等永歷開始“長跑”,一場陰謀就展開了,而這場陰謀,差點兒要了永歷的命。
這場陰謀的策劃者,叫劉承胤。
劉承胤,時任武岡總兵,何騰蛟是湖廣總督,也就是說,劉承胤是何騰蛟的手下。不僅如此,他還是何騰蛟一手提拔起來的。劉承胤還有一個外號——劉鐵棍。一聽就知道,不是什么好外號,對于此人,兩個字概括,文明點的說法是“粗人”,不文明的說法是“白癡”??偠灾?,除了吃喝嫖賭,一無是處。
看來何騰蛟在用人方面還是稍有不足,劉承胤當上武岡總兵后,對何騰蛟還算恭敬,沒事兒就給上司送兩壇酒,塞兩個紅包,還算知恩圖報。何騰蛟對這個表現也很滿意。
然而,這一切只是表象,劉承胤所中意的,絕不是一個總兵,而是何騰蛟的位置——湖廣總督。前面沒說,劉承胤雖然是個粗人,一無是處,但他有一個特點——權力欲極大,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永歷來武岡,而武岡是劉承胤的地盤。來了之后,永歷才知道,想繼續跑就沒那么容易了。由于永歷在自己手中,劉承胤扮演起了一千多年前的角色——曹操。而那句耳熟能詳的口號也再度興起——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里的諸侯,是指何騰蛟。
何騰蛟沒有想到,昔日自己提拔的小人物竟然會反過來跟自己作對。
劉承胤不止一次地威脅永歷,讓他解除何騰蛟的兵權,永歷雖然喜歡“長跑”,卻不傻,何騰蛟走了誰來辦事?你劉承胤能行?
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永歷鼓起勇氣,拒絕了劉承胤。當然,拒絕是硬氣的說法,在劉承胤的地盤,永歷不能硬氣,只能換個理由。不硬氣的理由是這樣的:何騰蛟的手下都是些農民軍(李自成殘部、余部),這群人不講道理,不服管教,還時不時跟你亮刀子,我怕你去了吃苦頭??!
既然這樣,這個苦頭還是留給老何吃吧。當然,雖然沒有撈到總督的位置,劉承胤還是撈到不少東西,比如錢、權、美女……能撈的都撈了,不能撈的也撈得差不多了。
何騰蛟長沙的戰敗就跟劉承胤在里邊兒的折騰分不開。結合事情的發展情況來看,劉承胤當真不辱白癡的“美名”。
最終,無法折騰的劉承胤做了一個極端的決定——降清。當然,他還給孔有德準備了一份大禮——永歷。跳槽還不忘獻上自己的老板,真是無恥之極。眼看永歷就要玩完,眼看自己就要飛黃騰達,眼看南明將要提前結束,眼看……
別“眼看”了,孔有德不相信。
對于劉承胤降清,孔有德都持懷疑態度,更別說獻上永歷了,是個正常人都不會相信。孔有德雖說是叛臣,但還算是個正常人,所以他不相信。于是劉承胤的陰謀以一種奇特的方式破滅了,永歷也活了下來,還趁機逃了出來。
湖南太可怕了,還是去廣西吧。永歷的下一個目標是柳州。
關于這個劉承胤,說說他的結局吧。獻上老板投降,孔有德不相信,于是自己親自到清營投降,誠意之真,用心之切,實在是讓人佩服得緊。由于劉承胤孜孜不倦,孔有德接納了他,然后殺了他,這樣一個人,連孔有德都看不起。
順治四年九月,永歷到達柳州,瞿式耜向永歷建議,來桂林。
永歷說,不。
當時桂林在廣西的地位,相當于今天的南寧。永歷不去桂林的原因也很明顯——桂林在柳州北邊。也就是說,孔有德從湖廣打過來的話,首先遭殃的就是桂林。
瞿式耜要永歷來桂林當然不是陪著自己死,而是堅守桂林。要是皇帝陛下來了桂林,一定能凝聚軍民力量,憑借桂林堅城,一定能擋住清軍的鐵騎。
但是瞿式耜的一片苦心并沒有得到永歷的認同,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永歷還是跑到了柳州,留下瞿式耜一個光桿司令獨守桂林。
八月十三日,清軍攻破武岡。十一月,清軍逼近全州。桂林在廣西東北,全州在桂林東北,鄰近湖南。也就是說,湖廣基本上已經劃入了清朝的版圖。全州如果失陷,桂林就不保,桂林不保,廣西就危險。全州是廣西的門戶,一定不能丟。
接到清軍進犯的消息,何騰蛟立即組織力量,死守全州,桂林的瞿式耜也發兵全州,協助何騰蛟。清軍到達全州后,看到整裝待發的明軍,他們依然選擇了攻城,全州士兵英勇殺敵,拼死抵抗,終于擋住了清軍的攻勢。
孔有德眼看攻不下全州,于是八百里加急,往湖廣催兵,要求發主力過來。不管怎么樣,全州一定要拿下!這是孔有德的想法。最終拿下了!長沙戰敗后,何騰蛟的兵力損失大半,守全州的只是些殘兵敗將,要是沒有瞿式耜,估計第一輪全州就失陷了。
全州失陷后,何騰蛟的部將郝搖旗帶著永歷跑到南寧去了。拿下全州后,孔有德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桂林。于是何騰蛟連夜趕到桂林,與瞿式耜會合,在桂林布防后,何騰蛟與瞿式耜商議,做了一個決定——收復全州。
這個決定十分正確,要想完全守住桂林,必須收復全州。于是何騰蛟從廣西其他地方調來軍隊,準備收復全州。順治五年五月十五日,何騰蛟與瞿式耜強強聯合,指揮軍隊收復全州,這場仗打得很漂亮,沒有懸念,半個月后,全州收復。不管怎么說,廣西是守住了!
廣西守是守住了,但湖廣的失陷跟何騰蛟脫不了干系。身為湖廣總督,從1645年下半年到1647年年底,何騰蛟經營湖廣兩年,說他毫無建樹一點兒也不過分。仔細分析一下,何騰蛟雖說有民族氣節,也有一定軍事才能,但絕不是什么擎天一柱,只是個有心報國,卻缺乏戰略眼光的平凡人罷了。
何騰蛟最大的問題在識人用人上,農民軍出身的郝搖旗,他看不起,當然這也不怪他,看不起農民軍的不只他一個,史可法、瞿式耜同樣看不起,讀書人看不起沒讀過書的,這很正常。他的一生,毀在了劉承胤身上。正是這個他自己提拔的無恥小人,毀了他一生的經營。
但是守住廣西的何騰蛟日子依舊不好過,因為北邊的湖廣有孔有德,東北的廣東有李成棟,若這兩人同時來攻,除非何騰蛟哪吒再世,有三頭六臂,不然廣西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這一點何騰蛟明白,瞿式耜也明白,永歷也應該明白,但接下來傳來一個消息,令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準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特大好消息,有多大?
南明有過幾次抗清高潮,有人說兩次,也有人說三次,由于我個人喜歡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我的理解是——四次。
所謂“抗清高潮”,就是對清朝打擊最大、最令清朝統治者頭疼、南明最有可能翻盤的四次機會。第一次,是多爾袞下達“剃發令”的時候,江陰、嘉定,甚至南方各地人民奮起反抗,剃發不留頭,留頭不剃發。當然,這一次抗清由群眾組織,最后以失敗告終。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