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聽林外馬蹄陣陣,順帝打獵的大隊人馬已到。張無忌唯恐尚伏有高手,不敢就此離去,挑了一棵參天古樹,飛身而上,隱身在濃密的樹葉之中。
卻見順帝將三千禁衛軍分成幾隊,深入樹林。不大會功夫,但聽吆喝之聲響起,時有獵物從張無忌藏身的樹下驚慌奔過,不一會兒又即奔回,想是幾千人馬正將獵物困擾,正在縮小包圍圈。張無忌正好置身圈中,又居高臨下,于周遭情景看得甚是清楚。
此時日上三竿,太陽照射著翠綠的山崗大地。但見方圓四五里之內,寧靜的獵場上空,塵煙四起。吆喝之聲不斷,森林中一片喧騰。
包圍圈縮小到一里見方,皇上御駕到了,后跟數十名大內高手,汝陽王父子分護左右。
此時樹下狼奔豕突,驚鹿竄跳。但見順帝張弓搭箭,“嗖嗖嗖”地射將出去,或中兔,或倒鹿,竟是箭無虛發。
一陣陣叫好聲中,張無忌也不禁嘆順帝箭法精湛。
原來蒙古人之所以得到宋朝天下,倚仗的便是蒙古武士騎射精良。元朝開國祖先中,確出現過幾個智勇雙全的人物,如成吉思汗、撥都、拖雷等英雄豪杰。是以歷代蒙古皇族,均以練習騎射之術為第一要務。這元順帝自也不會例外。故爾元朝百年之后,蒙古軍隊依然驍勇善戰,惜乎用人不當,才使得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一敗再敗。
此時順帝大呼小叫,興奮異常,比之平時,憑添了七分威武雄壯之色。
汝陽王與庫庫特穆爾王立馬張無忌藏身之樹下,但見汝陽王茫然地瞪了一眼庫庫特穆爾,庫庫特穆爾也大惑不解地相視四周。
原來,庫庫特穆爾暗中將元順帝要來西苑圍獵的消息,極巧妙地透露給了江南八俊。他雖與江南八俊并不相識,但料知中原武林人物個個恨不得手刃了蒙古皇帝,得知消息,定會前來行刺。
待派去跟蹤江南八俊的眼線稟告說,江南八俊已經隱入西苑獵場,他便揮刀斬了眼線滅了口。
蒙古人行事向來心狠手辣,殺個把人于庫庫特穆爾來說是不值一提的,況此事乃關國家安危,那就更不用提了。原準備待江南八俊得手之后,自已再護著順帝龍體回京,擁世子登基。
計劃不可謂不周,奈何上天生了個張無忌!
順帝此時已然盡興,一聲令下,三千禁衛軍萬箭齊發,西苑獵場登時成了一座巨大的修羅場。張無忌眼看著這些蒙古騎士矯健的身手,強悍的體魄,精良的騎射,也不禁為之折服。 心想,若不是親眼所見,豈敢相信明教教眾竟能殺得這些蒙古鐵騎一敗涂地。看來順帝老兒確是死不得。得怎生想個法兒,讓那汝陽王絕了謀刺之心才好。
思慮再三,不得其法。順帝卻已經嗚鼓收兵,一行人滿載獵物,打道回府了。
張無忌待大隊人馬走遠,再繞道回到大都,卸了易容之物,度步回到后宮,落頭大睡。到得晚間,順帝賜宴,席間難免調侃于張無忌,張無忌只是傻笑,并不辯解。
順帝見他默認,樂得大笑,吩咐左右,將一條鹿鞭賜與張無忌。張無忌謝過,盯著鞭發呆,卻如何敢吃?順帝摧他快用,張無忌裝作大喜謝恩,舉杯敬酒。搪塞過去。瞅個空,將鹿鞭送與隔席的哈嘛。哈嘛正求之不得,便老實不客氣地用了。
(滄浪客按,據《元史》載,哈嘛之于元確有大功,哈嘛乃寧宗乳母之子,其父名圖嚕,受封冀國公。哈嘛與其舅雪雪,均得順帝寵信。二人之中,唯哈嘛口才辯給,竟得任殿中侍衛使,哈嘛與元朝右丞相脫脫甚有私交,脫脫被罷職后,哈嘛倒也替脫脫說了些好話。脫脫被罷之后,左承相由太平擔任,太平以哈嘛在宮導帝為非,意欲驅逐,順帝既煩且怒,遂一并將左丞相太平與哈嘛、雪雪一并逐出宮門。
后來脫脫官復原職,感念哈嘛當日曾代為說情,遂找個借口,奏請皇上。順帝正愁宮中少了哈嘛之后冷清了不少,聞奏大喜,當即將哈嘛又召回宮中。這脫脫為人原本正直,可算是元庭中的好官,奈何上忠愚不辨。大元之亡,看來也是命數使然。)
哈嘛服下鹿鞭,不多時竟稟道:“皇上,微臣識一番僧,精通演揲兒法。”
順帝正喝至酣處,與妃嬪調笑不已,聞奏不經意地道:“何為演揲兒法?”
哈嘛道:“便是漢文大喜樂之意。”
順帝聽得莫名其妙,不耐煩地道:“你說清楚點。”
哈嘛卻猶豫不決,順帝正要發作,哈嘛忙離席走至順帝身邊,附耳低語道:“這演揲兒之法,便是一種房中之術。”
順帝正考究此道,聞言大喜,即命宣那番僧晉駕。
哈嘛急忙出宮,將那番僧帶了進來。平身之后,張無忌定眼看去,見此人雙額深陷,顯是身懷內功。順帝如獲至師,當即賜那番僧以司徒之職。直看得張無忌目瞪口呆,半晌不能言語。方才哈嘛低聲說的那幾句話,張無忌早已聽見,并不覺稀奇。誰知這順帝竟如此著迷,至連番僧的名字都不盤問,便即授職。實是荒唐之至。
順帝此刻早已心癢難耐,巴不得快些學了這演揲兒法,好去操演一番。不及飯酒,便將那番僧拉入寢宮,著他傳授。
此乃運氣之道,順帝一時半刻如何學得會?順帝見急難成就,遂將番僧留住宮中。也虧他悉心練習,再加張無忌暗中相助,進展倒是神速,不多時日便已到了收發自如之境,那番僧不知張無忌暗中做了手腳,還道皇上睿智過人,對此贊不絕口。三宮六院的妃嬪,對此自然無不暗中欣慰。
順帝自此更無空再理朝政,將所有軍國大事一概付與脫脫,自己只終日身在后宮,席天幕地,飲酒作樂。
哈嘛卻因此薦深得皇上歡心,得了不少賞賜。
他妹婿禿魯帖木兒直看得眼珠發紅,多方尋訪,竟又找到一異人,忙不迭地入宮奏請道:
“臣聞黃帝以御女成仙,彭祖以采陰致壽,皇上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若再習練此術,自是上可飛升,下足永年。”
順帝得意地道:“卿未聞演蝶兒嗎?朕已深得此中三味了。”
禿魯帖木兒道:“臣尚知有一雙修法,又曰密秘法,比演揲兒尤妙,演揲兒僅屬男子,雙修法卻可兼顧上下。”
順帝一聽大喜,急問道:“卿善此術否?”
禿魯帖木兒道:“臣尚不能,現有一番僧,名伽嶙真,頗精此術。”
(滄浪客按:伽嶙真,《元史。奸臣傳》卷,載有此人,野史上又有稱做結琳沁的。)
順帝道:“既有此能人異士,何不早薦?”
禿魯帖木兒道:“伽嶙真此時便在宮外……”
順帝道:“快宣快宣!”
禿魯帖木兒出宮去請伽嶙真,二人尚未入殿,順帝早已離坐相迎,當真禮敬有加。
張無忌一旁冷坐,心想,不知此次卻要封這伽嶙真甚么官職。
卻聽伽嶙真道:“圣上,此法須得龍鳳交修,方臻仙景。”
張無忌不禁大吃一驚,心想,這番僧如此大膽,竟要臨場指點,不怕順帝要他腦袋么?
誰知順帝竟不以為忤,一板正經地道:“忽都皇后,性素拘泥,恐不便習此仙術。其他后妃,倒可一試,卻不知稟賦如何。!”
伽嶙真道:“普天下的女子,無一不是皇上嬪妃,皇上何必拘定后宮,但教采選良家女子,入宮演習,自是多多益善。”
此議正中順帝下懷,當即授伽嶙真為大國師。次日臨朝,即命禿魯帖木兒督率宦官,廣選美女,入宮跟隨伽嶙真修習種種秘術。
張無忌心想,大元不亡,真是豈有此理。有心離宮,又恐順帝不測,須想個法兒絕了汝陽王謀刺之心才好。
思忖數日,方得一計,遂告假于順帝。恰好順帝正忙著習練那雙修法,自囑他快去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