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中的人生:霍布斯鮑姆傳
- (英)理查德·埃文斯
- 4207字
- 2022-08-17 15:35:31
序言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在2012年去世,終年95歲。多年以來他一直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歷史學家,作品廣為流傳。他逝世的消息不僅在英國,甚至在印度和巴西等遙遠的國家,都占據了媒體的頭條。他的著作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大部分至今仍不斷重印,盡管其中一些作品面世已有半個世紀之久。這些作品融合了精準的洞見、睿智的文風、鮮活的詮釋和饒有趣味的細節,令數百萬讀者不忍釋卷。僅在巴西一國,他的作品銷量就將近100萬冊,《極端的年代》一書高居暢銷書榜第一位長達數周。他的作品不但讀者眾多,其中提出的諸如“17世紀的整體危機”“傳統的發明”“社會性匪徒”“漫長的19世紀”等一系列新概念,也對人們關于歷史的思考產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響。書中從工業革命時期的生活水準到民族主義起源的種種討論,多年之后依然啟迪著新的歷史研究。
僅僅作為歷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鮑姆憑借其巨大聲望和全球影響已值得立傳,而他同時也是一名公共知識分子,以及左翼陣營的重要代言人,其影響力遠遠超出了英國。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他是新工黨崛起背后的政治討論中的關鍵人物,而他在晚年卻對自己曾經的角色感到后悔。2003年當選為巴西總統的盧拉·達席爾瓦及其前任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都曾明確表示艾瑞克影響了他們的思想。艾瑞克在印度和意大利左翼陣營中同樣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他并不滿足于巡游于書房、圖書館和演講廳之間的那種與世無爭的學者生活,多年以來,他都被視為危險的政治活動分子并受到英國軍情五處的監控。
這本書的標題名為“歷史中的人生”,因為艾瑞克不僅是一位專業的歷史學家,也是20世紀重大歷史時刻的親歷者:從1933年納粹在柏林掌權,到1936年法國人民陣線政府執政后的第一個國慶日,還有同年的西班牙內戰;從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一直到冷戰及其后的歷史進程。他未發表的書信、日記,以及其他資料,都鮮活地反映了他的生平際遇:20世紀30年代的柏林、倫敦、劍橋和巴黎,40年代的英國軍隊,40年代晚期到50年代初肆虐的麥卡錫主義,1956年的共產主義危機,50年代末倫敦蘇活區的爵士風潮,60年代至70年代席卷拉丁美洲的政治、社會巨變與同期在意大利崛起的“歐洲共產主義”,80年代英國工黨內部的政治討論,以及90年代法國文化精英的知識分子政治。
這是一部很長的傳記,一方面是因為艾瑞克·霍布斯鮑姆本人高壽,他在90歲高齡時依然十分活躍,求知欲不減,始終關注政治,堅持寫作和發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希望盡可能引用艾瑞克的原話來講述他自己的故事。他是一位文筆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作者,這不但體現在他的專業領域,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他創作的短篇故事、詩歌、自然筆記、游記、政治評論、自述及其他類型的作品數不勝數。不論是過去發生的事情,還是自己的人生經歷,他都知道如何把這些故事講好。雖然艾瑞克的史學著作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全世界暢銷數百萬冊,但他的其他作品卻鮮為人知。本書中提及的許多資料此前從未發表,其中大部分都十分精彩,值得更多讀者關注。
任何試圖為艾瑞克·霍布斯鮑姆立傳的作者都無法繞過他的自傳——出版于2002年的《趣味橫生的時光》。他曾說過,這本書更多談論的是公共事件而非個人經歷。
他的朋友伊莉斯·馬里安斯特拉斯在讀這本自傳時曾指出“書里很少提及個人生平”。
的確,就如斯蒂芬·科利尼所言,《趣味橫生的時光》是一本“有趣的雜糅之作,個人色彩淡薄的自傳。比起艾瑞克·霍布斯鮑姆的內心世界,讀者從中了解到的更多是20世紀的社會和政治”。
因此本傳記在避免忽略艾瑞克學術和政治立場發展歷程的同時,把關注重點放在了他的個人體驗和內心世界上。我這么寫是有充分理由的:艾瑞克認為自己的人生在廣泛意義上并沒有影響或塑造任何東西,他是被自己經歷的時代塑造成了這個樣子。
就像他后來自己承認的那樣,他是一個“內心千頭萬緒、受直覺驅動的歷史學家,不太愿意做計劃”。
這本書會展示出作為一名歷史學家,他的內心世界是如何被他所處年代的政治和歷史背景,以及他的個人處境、人生追求和激情所塑造的。我盡力不讓這本傳記和《趣味橫生的時光》有太多重復之處,但有些內容的重復無可避免,尤其是關于他早年生活的部分。此外,艾瑞克的自傳是一本回憶錄,而這本傳記的大部分篇幅都基于那些記錄他當年思想言行的資料。本書并不試圖取代《趣味橫生的時光》,而是希望讀者能在對照閱讀時有所受益、享受樂趣。
我和艾瑞克并非密友,但也相識已久。實際上,我對他太過崇敬,因此無法與他走得太近,因為我知道無論我們談論什么,他一定知道得比我多太多。我和他遠遠談不上觀點一致,我一直傾向于社會民主主義,很難真正理解共產主義的基本理念,尤其是在深入了解民主德國的社會狀況后——我在20世紀70年代初讀博士期間,曾就此問題做學位論文研究。但歷史學家的首要任務是理解那并不尋常且往往令人感到陌生的昔日世界,而不是加以鞭撻或者一味贊同。我想通過本書把艾瑞克·霍布斯鮑姆這個人呈現給21世紀的讀者,讓大家根據他的思想言行和作品做出自己的判斷。
雖然艾瑞克曾卷入很多辯論和爭議,但據我所知他并不是一個刻薄或是心懷惡意的人。和許多歷史學家或學者不同,他從不“記仇”。他善良寬仁,相信是人就難免犯錯。就像我希望在后文中呈現的那樣,他熱愛生活并且活得十分充實。我讀他的作品越多(我的確讀過他的絕大部分著作),就越感到他這個人(而不僅僅是作為歷史學家)值得我敬仰,并遺憾未能在他生前與之深交。
在調研與寫作的過程中,我欠下了許多人情。其中最重要的來自馬琳·霍布斯鮑姆,她一直很支持我,提供了我在別處無法獲得的信息和資料。我希望這本書能讓她滿意。如果不是英國國家學術院的現代史分部邀請我為霍布斯鮑姆撰寫人物傳記(學院會組織為每位過世成員撰寫傳記),我不會開始這項工作。拜訪艾瑞克和馬琳在漢普斯特德的家時,我看到大量保存在頂樓的私人文件,這使我確信這本傳記會有充足的材料支撐。艾瑞克和馬琳的女婿阿拉里克·班平親切地指引我查詢文件,并不時向我提供他們新發現的材料。艾瑞克的大部分文件都保存在華威大學的現代檔案中心,我多次造訪時都得到了中心職員熱情又有效的幫助。我同時也要感謝位于卡弗舍姆的英國廣播公司檔案中心、位于奧斯汀的得克薩斯大學哈里·蘭塞姆檔案中心、英國國家檔案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檔案中心、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檔案中心、倫敦經濟學院的英國經濟與政治科學圖書館、曼徹斯特大學檔案館、曼徹斯特人民歷史博物館的勞工史檔案研究中心、布里斯托爾大學圖書館特殊館藏室、戴維·海厄姆版權代理公司、利特爾布朗出版社檔案室、韋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出版社檔案室、美國司法部(接受了我的信息披露申請)、比薩高等師范學校檔案館、位于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館藏部、位于巴黎的法國“人文科學之家”基金會檔案館、法國南特外交檔案中心、維也納猶太社區檔案館、維也納費希特納中學檔案室、維也納城市檔案館,以及同樣位于維也納的奧地利抵抗運動檔案中心。由于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基于未曾發表的文件資料,我沒有做參考文獻清單,同時也盡量減少注釋。相關德語和法語資料由我翻譯成英文,意大利語資料由格拉齊亞·斯基亞基塔諾翻譯,葡萄牙語資料的翻譯者則是安東尼奧·克斯騰茨基?;舨妓辊U姆家族目前還在向華威大學現代檔案中心提供資料,如需獲取霍布斯鮑姆家族的檔案資料,或許可以聯系檔案中心。
利弗休姆基金會授予我的榮譽學術獎金支撐了本書的研究、寫作,使我節省了大量時間,尤其需要感謝基金會的安娜·格倫迪在整個項目期間給予我的支持。十分感謝幫助我開展研究的羅伯托·阿斯馬特·貝列薩、菲奧娜·布朗、斯蒂芬妮·陳、丹尼爾·考林、夏洛特·福徹、維多利亞·哈里斯、亞尼克·赫伯特、安東尼奧·克斯騰茨基、拉斐爾·克羅皮尤尼吉、喬安娜·朗根布林克、荷莉·麥卡錫、瑪麗-安·米德爾庫普、愛瑪·諾特福什、格拉齊亞·斯基亞基塔諾。我對以下接受采訪或提供資料信息的人士致以深深的謝意:朱迪思·亞當森、彼得·阿恰德、約翰·阿諾德、尼爾·阿舍森、莫里斯·艾馬爾、瓊·貝克維爾、洛吉·巴羅、亨利·貝格霍伊澤、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優素?!たㄎ魉?、杰夫·克洛西克、羅德里克·弗拉德、埃里克·方納、羅伊·福斯特、帕特里克·弗里丹森、朱迪思·弗里德蘭德、馬庫斯·加斯帕林、愛德華·格洛弗、安德魯·戈登、莉澤·格蘭德、瑪利亞-路易斯·赫勒、安吉拉·霍布斯鮑姆、安迪·霍布斯鮑姆、茱莉亞·霍布斯鮑姆、馬琳·霍布斯鮑姆、安東尼·豪、布魯斯·亨特、喬安娜·英尼斯、尼克·雅各布斯、馬丁·雅克、艾拉·卡茨尼爾森、郭久亦、丹尼爾·李、喬弗里·勞埃德、弗里茨·盧斯蒂格、艾倫·麥凱、杰里米·馬爾凱西、羅賓·馬爾凱西、伊莉斯·馬里安斯特拉斯、帕特麗夏·麥圭爾、艾倫·蒙哥馬利、安德魯·莫里斯、道格·芒羅、米歇爾·佩羅、理查德·普勒斯頓、斯圖亞特·普羅菲特、理查德·拉思伯恩、加里·朗西曼、唐納德·薩松、帕特·斯特勞德、帕特·塞恩、羅密拉·塔帕爾、基思·托馬斯、約翰·湯普森、克萊爾·托馬林、洛伊斯·溫科特以及克里斯·里格利。我對此處未能提及的、其他接受采訪的相關人士深表歉意,我相信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感謝艾瑞克的遺作托管人布魯斯·亨特和克里斯·里格利,他們允許我在本書中引用其版權范圍內的材料。項目開始時,戴維·康納汀在傳記研究方面為我提供了一些睿智而重要的建議。瑞秋·霍夫曼,布魯斯·亨特,馬琳、茱莉亞和安迪·霍布斯鮑姆,還有克里斯·里格利都讀過本書的打印稿,并在文稿潤色方面提供了很多幫助。我在利特爾布朗出版社的編輯——兢兢業業的蒂姆·懷特寧,也做了大量工作。我要向蒂姆以及佐伊·古倫、佐伊·胡德、琳達·西爾弗曼、理查德·柯林斯、丹尼爾·巴拉多和克里斯廷·沙特爾沃思諸位利特爾布朗的同仁致謝,他們的努力使本書出版得順利而愉快。
我在劍橋的沃爾夫森學院開始寫作此書,初稿則在弗吉尼亞州里士滿大學草木繁茂、寧靜怡人的校園中完成。感謝這兩所院校為我的寫作提供了時間、空間和其他便利。我的朋友們也耐心地聽我講述項目內容,其中特別要感謝尼亞芙·加拉格爾、比安卡·高登齊和瑞秋·霍夫曼的支持。我對克里斯汀·L. 柯頓感激不盡,她讀了較早版本的草稿,從專業的角度檢查了相關論據,并在寫作和研究的全過程中不斷給予我幫助。她在20世紀90年代初第一次見到艾瑞克后,就對我說未來艾瑞克的傳記或許會由我撰寫,和其他許多事一樣,這件事也被她說中了。
——2018年8月于赫特福特郡巴克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