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鄧肯”號起航
我們已經說過海倫娜夫人是個了不起的、慷慨仁慈的人,她剛才的行為就是無可辯駁的明證。爵士很有理由為這位高尚的妻子自豪。她能夠理解他,跟隨他。在倫敦的時候,看到自己的要求被官方拒絕,他就已經產生了營救格蘭特船長的念頭。他之所以沒有當面向夫人提出來,是因為他難以與妻子分開,現在既然夫人親口提出來了,他就不再猶豫。城堡里的仆人為夫人的建議歡呼,因為他們去營救的是大家的兄弟,和他們一樣,都是蘇格蘭人,爵士也真誠地為夫人歡呼。
既然已經決定出發,那么一個小時也不能耽擱。當天,爵士派人給約翰·孟格爾船長下達命令,命他把“鄧肯”號開到格拉斯哥港。做好到南海航行、可能要環繞地球的準備。海倫娜夫人在提出偉大的建議時,也充分考慮到“鄧肯”號的堅固、速度快的優點,可以勝任遠航的任務。
“鄧肯”號配有最精良的蒸汽發動機,載重量二百一十噸,而最初抵達新大陸的船只,如哥倫布的,韋斯普奇的,品松的,麥哲倫的,噸位都比“鄧肯”號的小得多。
“鄧肯”號有兩根主桅桿:一根為前桅桅桿,分前桅,掛主帆,縱帆桅,小方帆桅,頂桅掛第三層帆;另一大桅桿為后桅掛后桅帆,頂桅;還有三角帆,大觸帆,小觸帆,很多輔帆。由于帆多,它和快帆船一樣,能利用來自各方的風力,但船的運行主要還是靠藏在船側的最新式的一百六十馬力的機器,具有高壓性能,可以加大氣壓以加快雙螺旋槳的轉動,“鄧肯”號開足馬力,達到的速度超過當時所有輪船的最高時速。在克萊德灣試航時,根據航速儀的測試,最高時速為十七海里,這樣的速度可以做環球航行,約翰船長只需安排船內的事務。
約翰·孟格爾船長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擴大煤艙,盡量裝更多的煤,因為途中即使注意節省燃料,燃料的補充也是很困難的事;他還要擴大糧艙,儲備兩年需用的食糧;錢不缺,他甚至購置了一門炮,安放在船頭的甲板上面,它可以發射八磅重的炮彈,射程四海里。
約翰·孟格爾船長雖然開的是一條游船,卻是航海高手,是格拉斯哥港的優秀船長。他剛滿三十歲,表情有點嚴峻,卻看得出他勇敢善良。他從小就在爵士家長大,并被培養成優秀的水手,在幾次遠航中都表現得精明冷靜。當爵士把“鄧肯”號交給他的時候,他非常樂意地接受了,因為他愛戴這位瑪考姆城堡的主人,就如愛戴自己的兄長,而且一直找不到機會向他表達自己的忠誠。
大副湯姆·奧斯丁是個足可以讓人信任的老水手?!班嚳稀碧柕娜w人員包括船長和大副共二十五人,都是鄧巴頓郡久經考驗的水手,也是爵士家族的佃農的后代。這是一支由勇敢的人組成的團體,甚至連傳統的風笛手都不缺。爵士這支勇敢、熱愛職業、能熟練使用武器的隊伍,聽到出海的命令,歡呼聲響徹鄧巴頓的山谷。
約翰除了擴充煤艙和糧艙,也不忘裝飾爵士夫婦的臥房,安排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的住房,因為海倫娜夫人答應他們跟隨“鄧肯”號遠航。
如果不讓小羅伯特跟去,他也會藏到貨艙里,偷偷跟著去的。即使你讓他和納爾遜[1]與富蘭克林年輕時那樣,去過見習水手的艱苦生活,他也毫不畏懼。這個小大人像條好漢。大家知道他的決心不會動搖,都不阻撓他。而且他不愿以乘客的身份上船,他要在船上提供服務,出一份力,干什么活都行。約翰船長負責給他傳授航海知識。
小羅伯特說:“如果我學不好,您就用皮鞭抽我?!?/p>
“我不會抽你的,孩子?!贝L一本正經地說,船上早就禁止使用“九尾貓”這類皮鞭了。
麥克·那布斯少校在乘客的名單上。他五十歲,五官端正,神色安詳,為人溫良恭儉讓,總是以他人的意見為重,不和人爭執,也從不發火,凡事都鎮定自若,泰然處之。他在戰場上表現得超乎尋常的勇敢,不僅因為體格健碩,還因為有膽識。他的缺點就是從頭到腳都是絕對的蘇格蘭人,純粹的喀里多尼亞人。他嚴格遵守家鄉的風俗,因此他不愿為大英帝國服役,他的少校軍銜還是在高地黑衛隊第四十二團獲得的,而黑衛隊里的成員都是清一色的蘇格蘭貴族。少校以表兄的身份長住瑪考姆城堡。他認為他這個少校登上“鄧肯”號是很自然的事。
這就是“鄧肯”號上全體人員的情況。現在“鄧肯”號游船為了意想不到的發現而要做驚人的遠航,因此船到了格拉斯哥港,引起民眾的好奇。每天到船上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人人都在談論它、關心它,停泊在港口的其他船的船長們大為掃興,特別是“鄧肯”號旁邊的“蘇格提亞”號的船長勃爾通,他的船也非常漂亮,準備開往加爾各答。
“鄧肯”號游船比“蘇格提亞”號小得多,“蘇格提亞”號完全可以把它視作觀光船,然而民眾都把目光投到它身上,而且對它的關注日甚于一日。
出發的日子快到了,約翰船長精明干練,“鄧肯”號在克萊德灣試航后僅一個月,船就完全改裝完畢,燃料和糧食也儲備充足。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出航日子定于8月25日,這樣春天到來之前,船可到達南緯海域。
得知格里那凡爵士的計劃后,頗有幾個人以航行的艱險疲累勸阻爵士,但他絲毫不予理會,執意離開瑪考姆堡。勸阻他的人其實也欽佩他,公眾輿論和所有報紙,除了官方報紙,都表示贊賞蘇格蘭爵士的壯舉,一致譴責海軍部的行為。對外界的褒貶,爵士均無動于衷,只知盡其職責,不顧其余。
8月24日,格里那凡爵士、海倫娜夫人、少校麥克·那布斯、瑪麗和羅伯特·格蘭特、司務長奧比內先生,以及海倫娜夫人的貼身女侍奧比內夫人離開了瑪考姆城堡,城堡內的所有仆人熱烈地歡送他們。幾個小時之后,他們在船上安頓停當。格拉斯哥港的民眾懷著崇敬、愛戴的心情歡送海倫娜夫人,大家認為這位勇敢年輕的女性拋棄安逸舒適的平靜生活,飛去救助遇難者,是他們的驕傲。
格里那凡爵士夫婦的房間在“鄧肯”號船尾的樓艙里,兩間臥室,一間客廳,兩間盥洗室。船上有一間公用的方形廳,廳的四周是六個艙房,由格蘭特姐弟、奧比內夫婦和少校住,約翰船長和奧斯丁的艙房朝向上甲板,方形大廳的另一頭。船員們住在統艙里,地方寬敞舒適。因為船里除了裝燃料、糧食、武器,沒有裝載其他物品,約翰船長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空間。
“鄧肯”號決定在8月24日到25日起航,清晨三時海水退潮。起航前,格拉斯哥民眾目睹了令人感動的儀式。晚上八點,格里那凡爵士和參加救援的人員全體下船,前往格拉斯哥古老的圣蒙戈教堂。這座教堂是宗教改革造成的廢墟當中尚完整的古教堂,司各特曾用美妙的詞句描繪過它。現在“鄧肯”號的水手和乘客穿過它厚實的拱門,一大群民眾陪同他們。可敬的摩爾頓牧師為他們祈福,求神明保佑他們遠航順利。古老教堂也響徹著少女瑪麗·格蘭特的聲音,她為恩人們祈禱,并在上帝面前流下她感激的淚水。隨后全體人員懷著無限的深情退出教堂。
十一點,大家都回到船上。船長和船員們忙忙碌碌,做最后的準備。
午夜時分,鍋爐生火,船長下令加足燃料。很快,大股濃煙與海上的夜霧混在一起。船上所有的帆全部卷起在帆罩里,以免被濃煙熏黑,因為當時刮的是西南風,不利于風帆運行。
深夜兩點,“鄧肯”號在輪機的起動下開始震顫,氣壓計標明壓力四級,過熱的蒸氣在閥門下哧哧響,大海平潮,夜色中可以辨別出夾在浮標與石標間的克萊德航道,標志燈漸漸在晨曦中暗淡,該起航了。
船長派人請格里那凡爵士,爵士馬上跑到甲板上。
很快,他們感覺到了海水退潮,“鄧肯”號在響亮的汽笛聲中緩緩啟動,纜繩松開,脫離四周的船只,螺旋槳轉動,游船進入克萊德灣航道。約翰船長沒有找領航員,他對克萊德灣的情況了如指掌。在他的船上,沒有一個人的操作勝過他,他默默地一手把著舵,一手操縱機器,泰然自若。不一會兒,河岸邊小山岡上疏疏落落的別墅被最后幾家工廠代替,城市的喧囂在遠處消失。
一小時后,“鄧肯”號擦過鄧巴頓的巉巖;兩個小時之后,它到了克萊德灣。清晨六點,它繞過坎太爾岬,駛出北海峽,開始在大西洋上航行。
[1] 納爾遜(1758—1805),英國海軍著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