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其乃一代天驕!不容小覷
- 大秦說書人,開局盤點十大皇帝
- 天地日月
- 2030字
- 2022-08-08 14:13:15
因此,他頗能體會劉啟的無奈與憤怒。
生在天家,那張椅子實在太誘人了,每個天家子弟都想爭一爭!
至于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就是最好的詮釋。
兄友弟恭的親兄弟,在那張至高無上的椅子面前。
也會化作死敵,相互廝殺。
因此,當這哥倆聽到這里的時候,紛紛嘆氣。
劉啟,太難了。
“不過,此事最終還是被化解。”
“最終,漢景帝立長子劉榮為太子。”
聽到這,有客人疑惑發問。
“不對啊,現在的漢皇不是十皇子劉啟嗎?”
白蘇無奈一笑,“還沒講完呢。”
“噢噢,瞧我這張破嘴,白先生,您繼續說。”
“劉榮之母栗姬,母憑子貴,在兒子被冊封為太子之后。”
“便眼高于頂,誰也看不上。”
“館陶公主想和她結親,將女兒陳阿嬌嫁給劉榮。”
“但栗姬卻看不上她。”
“館陶公主憤恨之下,找上當時還是美人的王皇后。”
“也就是在這一次,劉徹展現了他的大智慧。”
“他說:倘若能得到陳阿嬌為妻,我愿筑金屋藏之。”
“這便是金屋藏嬌的由來。”
“館陶公主激動之下,便在自己皇帝哥哥面前說劉徹的好話。”
“劉徹自己也給力,最終被立為太子,后來踐祚成帝。”
“而他稱帝之后,果然鑄造了一座金屋,送給陳阿嬌。”
講完金屋藏嬌的故事,白蘇喝了口茶水潤潤嗓子。
就聽到底下有人說。
“哇,好浪漫,我也想遇見這樣的漢皇。”
“是啊,金屋藏嬌,我也想有這樣的待遇。”
就在一群女客發花癡的時候,白蘇卻再度開口。
“只可惜,陳阿嬌與劉徹沒過幾年,便夫妻情絕。”
“陳阿嬌,這位驕傲的漢皇元后,被幽居長門宮。”
“即便漢王朝詩情無雙的司馬相如,千金所做長門賦,也沒能讓他回心轉意。”
“終日只能望著那長長的暗無天日的窄巷過活。”
“現在,各位客人還想成為陳阿嬌嗎?”
聞言,一群女客人連忙搖頭。
竟然是這樣的結局!
算了算了,還是白蘇先生好。
長得英俊,又多才多藝。
白蘇先生才是她們夢想中的夫君。
“雖然薄情,但漢帝劉徹卻的確不失為一代天驕。”
“在我看來,他并不下于大秦始皇帝和唐皇李世民。”
天字號雅間。
“嘖嘖。”
嬴政似乎是有些吃味。
李世民不比他差就算了。
畢竟那廝文治武功,都是百國帝王中名列前茅的。
但年紀跟他兒子差不多大的劉徹,憑什么和他并肩啊!
雖說劉徹那小子的確不錯,不過比起自己來,還是差了一截!
嬴政明顯有些不悅。
“哼,劉徹……”
至于地字號雅房內。
李世民也對白蘇給予漢皇劉徹的高評價所驚訝。
沒想到,在對方看來,劉徹竟然也是千古一帝級別的?
這感覺自己的競爭壓力怎么又大了啊!
要是劉徹也聽聞此事,前來聽說書。
自己豈不是要和兩國皇帝爭奪一位白蘇先生。
不妙啊。
李世民搖搖頭。
很快,粗略講完劉徹的故事,今日的說書也該結束了。
就在這時,幾乎所有人都抬頭看向天字號雅房和地字號雅房。
這兩間雅房里的,可是貴客。
幾乎每次都會打賞白蘇先生,讓他多講幾個故事。
他們就等著白嫖了。
果然,無論在哪,白嫖怪都是主流。
果然沒讓他們失望。
天字號雅房和地字號雅房,幾乎同時丟下一錠金子。
“說說劉徹的功。”
“說說劉徹的過。”
兩道聲音幾乎同時響起。
李世民和嬴政詫異地同時看向隔壁。
心中異口同聲。
果然,那家伙坐不住了。
“那我便先說說劉徹的功,再評價他的國。”
“身為一代帝王,劉徹的武功無疑是極高的。”
“甚至,我認為,他崩逝之后,謚號為武,恰如其分!”
頓時,龍門客棧內,一片嘩然!
白蘇對于劉徹武功的評價竟然這么高!
眾人不禁好奇,劉徹到底做了些什么,才能得到這般評價。
九州大陸實在是太遼闊了。
其上林林總總,共有一百多個國家。
百姓們自然難以全部了解其他諸國的事情。
這也是白蘇備受推崇的原因。
他幾乎什么都知道!
百國歷代,就沒他不知道的!
李世民和嬴政則是微微頷首。
對于劉徹的武功,他們二人身為帝王,自然是有所了解。
那小子在這方面做的確實不錯。
威強睿德曰武。
劉徹的漢王朝,開疆擴土,抗擊匈奴,倒也當得上一個武字。
“劉徹麾下有兩員天賜大將,霍去病和衛青。”
“在他們的帶領下,漢王朝抗擊匈奴,封狼居胥,北卻匈奴三百里,漠北無王庭!”
“原本氣焰囂張的匈奴,在劉徹一朝,被徹底打服,只能遠遁草原。”
“這便是他最大的武功。”
“除此之外,劉徹設立刺史制度,加強集權,收攏天下大權于皇帝一身。”
“并且,還有堪稱千古第一陽謀的推恩令。”
“分割王國,明著削弱諸侯王的勢力,但諸侯王卻無可奈何。”
“選拔人才,鹽鐵官營,增加財政收入。”
“這些,都是劉徹的功業。”
李世民和嬴政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劉徹除去抗擊匈奴之外,做下的這些事倒也驚人。
卻是他們忽略了。
尤其是那推恩令,稱為千古第一陽謀,倒也不為過。
隨著白蘇醒目一拍。
眾人都知道,功業說完了,該說漢皇的過錯了。
“漢皇之過,與他最大的武功,其實是相互依存的。”
“為了抗擊匈奴,劉徹窮兵黷武,好大喜功,將文景兩朝的積蓄幾乎揮霍一空!”
“如果不是文景兩朝積蓄足夠深厚,任他揮霍,只怕漢王朝早已轟然倒塌。”
“這是他過之一。”
“其二,則是漢王朝所施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愚民之術,不可取。”
“獨尊儒術,待到后世,便只會夸夸其談,文化衰落。”
“至于其過第三點嘛……”
白蘇說嗨了,剛想繼續說下去。
卻突然想到什么,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