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二之恥!四大高手交戰!
- 大秦說書人,開局盤點十大皇帝
- 天地日月
- 2021字
- 2022-08-08 14:13:15
如果說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伴隨一生的污點。
那渭水之盟就是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恥辱。
身為一國之君,被敵國兵臨城下,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這才保全國家。
這對每一位帝王來說,都是莫大的恥辱!
對李世民來說,更是如此!
這是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莫大恥辱!
聽到渭水之盟幾個字,李世民的拳頭霎時間就緊緊攥了起來。
他目光冷冽地看向長身玉立的白蘇,雙眸涌動著危險的光芒。
“李世民剛即位不到兩個月,草原之主突厥頡利可汗便興兵來犯。”
“當時是,經歷多年混戰,大唐初立,國力疲敝,根本不是突厥的對手。”
“竟然被突厥長驅直入,直接打到了長安城下,突厥兵臨渭水,距離長安城不足百里。”
“新興的唐王朝干本沒有一戰之力,岌岌可危,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
“突厥二十萬大軍列陣于渭水北岸,旌旗飄飄數十里,遮天蔽日。”
“長安兵力空虛,無奈只好戒煙,唐王朝危如累卵。”
“身為一國之君,李世民無奈,只好故作疑兵,親率心腹趕赴渭水。”
“斬殺白馬,歃血為盟,這才退去突厥雄兵。”
“渭水事變雖然成功解決,但卻是李世民終生都揮之不去的恥辱。”
“身為一國之君,被人打到國都,不得不卑躬屈膝,換取一時和平。”
“諸位可想而知,這是何等的屈辱。”
客棧之內,客人們紛紛點頭。
“一國之君,混到這份上,也是夠丟人了。”
“要是頡利可汗膽子再大點,只怕唐國就沒有了。”
“誰說不是呢,怪不得李世民將此視為恥辱,這事還真不怎么光彩。”
聽著客棧內的議論紛紛,李世民的面色早已黑如鍋底。
程咬金再也忍不住了,怒喝一聲,身形暴掠而出,沖出地字號雅房,直奔白蘇而去。
“黃口小兒,妖言惑眾,吃你爺爺一拳!”
程咬金雖然看似莽撞,卻外粗內細,心細如發。
他知道,李世民一直視渭水之盟為此生最大的恥辱。
說書先生講這段故事只會讓陛下更加惱怒氣憤。
這無疑是在往陛下傷口上撒鹽。
他和李世民的情誼起自殘酷的修羅戰場,感情之深厚,常人根本難以理解。
是以,當白蘇講述渭水之盟的時候,程咬金忍不住了,要教訓他!
但,有趙云護主,豈能讓程咬金得逞!
趙云銀槍如蛟龍出海,蕩開空中微塵,悍然刺向程咬金。
程咬金連忙躲避,避開矯若游龍的一槍!
見趙云使兵器,程咬金直接掏出了自己的板斧,橫掃了出去!
板斧勢大力沉,每次橫掃都會帶起一片破空之聲。
而長槍則飄逸出塵,矯若游龍,翩若驚鴻。
這是力與技的對撞!
長槍和板斧撞擊在一起,鏘然作響,津貼交鳴之聲,不絕于耳。
趙云槍出如龍,每一槍都羚羊掛角一般,無跡可尋,但總能出現在最兇險的地方!
而程咬金則是將一雙板斧舞得密不透風,橫砍豎劈,虎虎生風,總能擋下趙云的攻擊。
而他掄起板斧攻擊趙云的時候,趙云也不得不依靠身形后退。
兩人的戰斗風格截然不同,但都是難得一見的高手。
他們之間的交手,讓客棧內的客人呆若木雞,瞠目結舌,仿佛欣賞藝術一般,聚精會神地看著。
甚至都忘了躲避,免得殃及池魚。
“乖乖,這位趙小哥的槍法真俊。”
“這位壯士的膂力也真是驚人,那雙板斧,少說也得有個幾十斤。”
“他揮舞了這么久,依舊虎虎生風,這力氣,也太少見了,簡直離譜!”
眨眼功夫,趙云已經和程咬金交手數十合。
兩人都是個中好手,一時間也分不出來個勝負。
趙云一槍逼退程咬金,程咬金蹬蹬后退,雙臂被震得發麻。
他握緊一雙板斧,目光凝重。
這小白臉實力還真強,是個高手。
單憑自己的實力,想要拿下這家伙可不好說。
而李靖看程咬金陷入苦戰,猶豫片刻,請示李世民之后,立刻跳下去幫忙。
轉眼間,戰局就變成了程咬金和李靖二打一。
趙云看了看,擔心損毀了客棧財物,因此提議:“你們可敢與我去樓頂一戰。”
“有何不敢!”
趙云冷哼一聲,腳尖點地,借力騰起,沖上樓頂。
程咬金和李靖緊隨其后,同樣飛上樓頂,三人開始混戰。
天字號雅房內,嬴政淡淡吩咐,“蒙恬,去吧。”
“是!”
蒙恬領命,同樣沖上樓頂,加入戰局,與趙云一道對付程咬金和李靖。
一時間,四位高手在樓頂上大打出手。
有人甚至沖出客棧,來到外面,看起了四位高手交手的精彩場面。
趙云槍出如龍,槍法雖然飄逸,但膂力卻驚人,一招一式都極為扎實。
并且,他的長槍經常刺向防守最薄弱的地方,經常給李靖和程咬金帶來麻煩。
而蒙恬手中青銅寶刀則是映射著幽幽光澤,劈砍而下,破空之聲獵獵作響。
蒙恬的招式大開大合,極為剛猛,一看就知道走的是軍中路子,一定是軍中宿將。
至于程咬金,揮舞著板斧,沒什么章法,但卻總能給人帶來莫大的威脅。
三板斧看似章法混亂,卻總有出奇制勝的效果。
李靖早年曾行走江湖,因此他的招式間多了幾分江湖氣。
長劍劈斬或是斜刺,變化多端,令人應接不暇。
四位高手,四種截然不同的武功路數,令人大開眼界。
他們交手,仿佛不是生死搏殺,而是藝術一般。
客棧樓頂上打得熱烈,但白蘇卻依舊不為所動,旁若無人一般,繼續有聲有色說著書。
李世民眼眸間浮現出幾許贊許之色。
雖說他說的是自己的黑歷史,但是這位說書先生的氣度還是值得稱贊的。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依舊鎮定自若地干著自己的事。
這份淡然,可不是尋常人能有的。
看來,這位說書先生是有些真本事的。
并不只是靠皮囊出名。
李世民來了幾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