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當年
- 魂穿真武界,還好我有萬界法冠
- 合理分析
- 2275字
- 2023-03-20 12:10:49
金瀟這七年在這天下也愈發名聲響亮,因為他經常與元廷作對,成為了元廷的頭號通緝犯。
其中汝陽王府招募的不少武功高手都被金瀟所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玄冥二老。
當年金瀟曾被玄冥二老之一的鶴筆翁以玄冥神掌打傷,所以金瀟在從武當山下山后,第一個報復的就是玄冥二老。
如果硬碰硬內力對掌,七年后的金瀟倒是可以打死玄冥二老,但以當時剛剛將白虎功完善的金瀟,純拼對掌,金瀟不是對手,只會再現自己重傷,而對方一條胳膊受傷的場景。
當然,這是指金瀟不用在吞噬星空世界開創的白虎勁的情況下。
不過,要對付玄冥二老,也用不上白虎勁,金瀟當時只是內力不及玄冥二老而已,在拳腳兵器方面,金瀟反而要強過玄冥二老。
而手持兵器,金瀟可不怕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了。
于是玄冥二老便被金瀟以一敵二,用高超的刀法殺死。
除了玄冥二老,一些投靠元廷的江湖敗類,也遭到金瀟的重點打擊,其中不乏江湖一流高手,但都死在金瀟刀下。
元廷也因此開出高額懸賞,以黃金萬兩來懸賞金瀟的人頭。
金瀟將九陽真經抄錄了一遍之后,將九陽真經原本,即寫有九陽真經的嚴楞經給了張三豐。
雖然這嚴楞經包括里面的九陽真經不能算是張三豐的東西,但此物,可以說是張三豐波瀾壯闊的一生的起源。
若非此物,張三豐可能一生,便在少林寺做個普通和尚,可能在覺遠圓寂后,繼承覺遠看守藏經閣一職,普普通通的過完一生。
因為九陽真經,張三豐年僅十六歲便練就了深厚的內力,只是不會使用罷了。
或者說,覺遠根本沒把九陽真經當武功來教張三豐,他本身也不是少林武僧,他只是將九陽真經記載的東西當做達摩所留的感悟。
至于內功心法,也只當是強身健體之術罷了。
一直到后來嚴楞經被瀟湘子和尹克西所盜,覺遠帶著張三豐追出去,遇到了楊過等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厲害。
張三豐也是這個時候蒙楊過指點了四招。
但因為瀟湘子二人將經書藏在白猿腹中,所以他們沒有找回嚴楞經,覺遠還因此受罰。
再后來就是何足道上少林寺,本是為了替尹克西傳臨終遺言給覺遠,卻是少林為了意氣之爭,反而非要和何足道動手。
本來何足道運用內力以石子畫出一圍棋盤,且每一橫一豎,都深陷半寸有余,少林便自覺無人是其對手,還是覺遠出手才以內力勝過何足道。
但何足道自號“三圣”的人,何等驕傲,自然要比武比個輸贏才是。
但覺遠只是內力深厚,武功是半點不會,自然不是何足道的對手。
張三豐護師心切,用楊過教的一招“四通八達”打了何足道一個措手不及。
何足道本就是自負驕傲之人,被張三豐打了了這一下,自然惱怒,便和張三豐動起手來。
張三豐原本和覺遠一樣,內力深厚但不會武功,后來楊過也不過指點了四招罷了。
但當年郭襄生日,無色大師送了一對鐵羅漢作為生日禮物。
便是在何足道上少林之前,郭襄去少林找無色大師打探楊過下落,無果,臨走時將這對鐵羅漢送給了張三豐。
而張三豐便是從中學會了羅漢拳,并在與何足道的交手中用了出來。
而張三豐沒人教便自己學會了羅漢拳一事,卻是刺激到了少林寺眾僧,尤其是經歷過火工頭陀叛逃一事的老僧,于是張三豐為少林所不容。
覺遠也是為了帶張三豐逃跑,力竭而亡。
張三豐后來根據所學的部分九陽真經,以及道家理念,還有他于山水自然中得到的感悟,創立了武當一脈。
可以說九陽真經是一切的開始。
不過這里面倒也有一些問題讓金瀟不解。
在原著中,張無忌受玄冥神掌所害,按張三豐的想法,是需要九陽真經的至陽內功來救。
但是張三豐在小時候是學過九陽真經的內功的,又為何說需要找峨眉和少林的九陽功來還原九陽真經?
若說張三豐沒有記全九陽真經,金瀟還能理解。
畢竟覺遠并非武僧,只是負責藏經閣佛經的整理看護。
覺遠即使是收張三豐為弟子,教的也應該是佛經,而九陽真經記載的內功心法,只是為了強身健體罷了。
所以張三豐大概率是沒有專門去記九陽真經的。
但沒記全是沒記全,內功肯定是會的啊。
金瀟懷著疑問,將九陽真經交給張三豐時,便試探問道:“這九陽真經果然博大精深,據我所知,真人年少時就拜覺遠大師為師,應該學過此經,怎么我看武當七位兄弟(即武當七俠)都沒有修煉此功?”
張三豐懷念的看著左手的嚴楞經,右手輕輕撫摸過書皮,回答道:“有兩個原因,第一,當年我也沒學全九陽真經。
第二,這九陽真經畢竟是少林之物,我即使是學全了,又豈會以此功作為武當派的武功呢?”
金瀟奇道:“真人也沒學全?”
張三豐道:“不錯,當年覺遠師父只教了我九陽真經中的內功基礎……”
經過張三豐的陳述,金瀟這才了解當年的情況。
張三豐六歲拜覺遠為師,先跟著覺遠學識字,然后學佛經,期間覺遠也將九陽真經中的內功基礎教給張三豐,用來強身健體。
一直到張三豐十四歲,覺遠才將梵文嚴楞經原本,也就是記載有九陽真經的嚴楞經給張三豐研讀學習。
但不幸的是,張三豐還沒有學多久,經書就被瀟湘子和尹克西搶走。
所以張三豐沒能記下九陽真經的內容,或者說只記得一小部分。
但即使張三豐只學了內功基礎,也積累了非常深厚的內力。
只是這種積累只是單純的積累,即沒有專門來貫通經脈,也沒有運用之法。
甚至練出來的內力也不至陽,只有修煉內功運行九陽真經記載的經脈路線,才能有至陽之力。
只有內功深厚之后,自然就力量增大,速度增快,耐力增強。
后來經書丟了,覺遠也沒有專門教給張三豐。
一來是因為覺遠作為經書的整理與看守者,弄丟了梵文原本嚴楞經,于是受到了少林寺的懲罰,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教導張三豐了。
二來,覺遠也不覺得需要那么急迫的將九陽真經教給張三豐,在他看來,張三豐現在會的足夠強身健體了。
根據張三豐所說,覺遠曾安慰他說自己記下了全本內容,等受罰結束,便謄寫下來。
并且說書雖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書里面的內容,而非書本身,只要書里面的內容還在,即使沒了原本,也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