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煉鋼,還得靠吳云
- 大明:朕讓你當國師,你一統全球
- 半杯咖啡
- 2212字
- 2022-09-19 14:55:01
很高興認識你?
沒了?
這么敷衍的嗎?
吳云怎么感覺湯若望對自己的態度和對孫傳庭還有畢懋康的態度區別這么大呢?
孫傳庭和畢懋康兩人也頓時尷尬在了原地。
顯然湯若望把人和職位搞錯了。
“三位大人別光站著啊,趕緊坐下來。”
說完,湯若望還沖著修士喊道:“給三位大人沏茶。”
他雖然在明廷混得了一個小官當當,但很少去上班,大多數時間是在街上發傳單,拉人入教。
對三位大人自然就不認識了。
不過……
湯若望還是很聰明的,他憑借自己的閱歷得出了畢懋康就是國師的結論。
為何?
因為歷朝歷代的國師大人,基本上都是道骨仙風的老者。
而能勝任兵部尚書一職,當然是中年男人了。
至于還剩一個小年輕,指不定是跟著來見世面的。
“國師大人,兵部尚書大人,這么急著見草民,是有什么事嗎?”
湯若望看著兩人恭敬開口,對于吳云,直接選擇無視。
這可把畢懋康整得老尷尬了。
“湯若望先生,幾年不見,這么快就不記得我了?你再好好看看我,我是誰?”
當即!
他狀若友善的提醒道,好讓湯若望知道自己把官職搞錯了。
結果湯若望接下來的舉動,差點讓畢懋康氣出腦溢血。
“你是?”
湯若望來到畢懋康跟前,仔細端詳起來。
想了半天,他才道出一句:“你是火器專家畢懋康老先生?”
“正是,不過……”
畢懋康正要開口,結果湯若望激動地握著他的手,道:“老先生,幾年沒見你都當上大明的國師了,厲害,實在是太厲害了。”
而后,湯若望補充一句:“國師大人,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加入教會,成為一個教徒,我相信,你要是加入進來,以你的威望,大明的老百姓便會有更多人加入教會的。”
畢懋康:“……”
靠!
他和國師大人還有兵部尚書單獨花時間來找湯若望,是希望湯若望幫助大明,現在怎么變成湯若望拉他們入會了?
“湯若望先生,入教會一事我可以考慮,但……”
結果畢懋康話還沒說完,湯若望又打斷道:“好好,真是太好了,漢文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好像是,我感謝你八輩祖宗。”
畢懋康要抓狂了。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湯若望先生,我也謝謝你八輩祖宗,你能不能聽我講兩句?”
估計是畢懋康急于表達對加入教會的心情,湯若望點了點頭:“國師大人請說。”
畢懋康手指一點一旁有些郁悶的吳云,道:“湯若望先生,我想,你大概是搞錯了,我不是什么國師大人,吳云才是。”
湯若望:“……”
王德發!
浪費了半天表情,畢懋康居然不是大明的國師?
湯若望簡直無語。
關鍵他剛才選擇無視吳云,顯然是得罪后者了。
這可如何是好?
當即!
湯若望就有些尷尬道:“畢老先生,您怎么不早說啊,這整的多尷尬啊。”
畢懋康白眼兒直翻,沒好氣道:“湯若望先生,什么叫我不早說,是你根本不給我說話的機會啊。”
隨后他又安慰道:“湯若望先生沒事的,只要你給國師大人解釋清楚,他不會生你氣的。”
“是吧?國師大人?”
吳云點了點頭,他雖然是有些郁悶,但怎么能生氣呢?
這要是生氣,他就輸了。
于是,他沖著湯若望微微一笑:“湯若望先生,第一次見面,可能你有點臉盲,以后咱們會經常見面的,沒必要在意這些細節。”
他補充一句:“再說了,你可是跋山涉水來到我大明的疆土,為的就是傳教,讓世人信奉耶穌,你這份堅持,令我很是佩服。”
湯若望聞言,忍不住高看吳云一眼,沒想到大明的國師如此年輕,還沒脾氣。
這可是好事啊。
既然話說開了。
吳云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表明來意。
“湯若望先生,實不相瞞,這次到訪,我們是想邀請你協助畢老先生研發火器,為大明的火器裝備再提升一個檔次。”
湯若望愣了愣,疑惑道:“怎么回事?難道大明的火器裝備還不夠好嗎?草民記得上次和徐光啟先生為大明研發出了‘紅衣大炮’,威力可是驚人啊。”
吳云搖了搖頭,說大明的火器裝備還是太落后了,現在不但大明有“紅衣大炮”,建奴也有,甚至流寇手里都有好多門“紅衣大炮”。
如此,大明的戰斗力就沒了優勢。
吳云還指出火繩槍的各種缺陷,提出由畢懋康研發的燧發槍,還大致介紹了一下燧發槍這種新火器的特點。
聽完,湯若望對畢懋康豎起了大拇指,夸獎道:“畢老先生,您不愧是火器專家,居然研發出了燧發槍。”
作為西洋人,他對火器這一塊,還是比較了解的,制造燧發槍,他也不是沒想過,只是礙于燧發槍的制造太過復雜,他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便沒有再堅持。
現在畢懋康制造出了燧發槍,湯若望自然大力支持,同時也愿意協助大明升級火器裝備。
看到湯若望沒有任何猶豫地答應下來,吳云等人還是很高興的。
傳教士的素質就是不一樣!
當然了……
在吳云看來。
不管是誰掌管江山,傳教士的目的就是在大明這塊疆土傳教,只要皇帝老兒不反對,他倒是很樂意幫忙。
即便是到了清朝,湯若望依然給清朝的皇帝老兒賣命,還不是想要得到皇帝老兒的允許,讓他給老百姓傳教。
“湯若望先生,您過獎了,我也是花費了一輩子的心血,才弄出燧發槍來。”
聽完湯若望的夸獎,畢懋康沒有飄,謙虛道:“據我所知,國外早就有列強在使用燧發槍,我也只是借鑒了他國的火器,才研發出大明特有的燧發槍而已。”
他話鋒一轉:“只是現在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燧發槍上的彈簧,大明軍器庫里面的鋼材韌性和硬度不夠,使用這種鋼材制作的彈簧用不了多久彈力就會減弱。”
“不知湯若望先生可有制造硬度更硬,彈性更好的鋼材的辦法嗎?”
雖然吳云提出了坩堝煉鋼的法子,但畢懋康還是想看看湯若望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結果湯若望點了點頭,隨后又搖了搖頭,給出一句:
“畢老先生,實不相瞞,我倒是知道一種煉鋼術,但也只是限于知道,其具體鍛煉過程我就不清楚了。”
“什么煉鋼術?”
畢懋康好奇的詢問了一聲。
“我要是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坩堝煉鋼術。”
畢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