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系聚優:未來作戰制勝之道
- 王世忠等
- 710字
- 2022-08-16 16:44:49
2.3 軍隊組織形態重塑奠定了體系聚優的基礎
軍隊組織形態是指軍事組織結構的表現形式,通常與一定的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相適應。它是軍隊戰略方針、軍事思想、作戰理論、武器裝備、政策制度和人員素質的綜合反映和外在表現。它受到國家安全環境、政治制度、地理條件、經濟條件、科技水平、人力資源、歷史傳統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主要包括軍隊規模結構、組織機構設置、武裝力量編成等方面。軍隊組織形態設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直接影響軍隊作戰能力的體現。高效科學的組織形態可促進軍隊形成整體作戰優勢,更大程度地釋放戰斗力,相反會削弱戰斗力。
縱觀世界各國軍事發展史,軍隊的組織形態不斷被重塑,其演變伴隨著以下特點。第一,力量結構更加多元。隨著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部隊編制逐漸從單一的陸軍發展到空軍和海軍,從單一兵種發展到多個兵種。信息時代相繼出現了網軍、天軍等作戰軍種,呈現出組織變革的多元化特征。第二,軍事體制不斷創新。軍事體制創新是組織形態變革的重要起點,它包括作戰條令、訓練條令、相關法律法規、演習方案等,都隨著軍隊結構變化和武器裝備發展,不斷進行適應性調整,以制度創新確保軍隊組織結構的科學高效運行。第三,加強綜合集成。軍隊組織、人員、裝備眾多,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整合,使各要素形成作戰整體,實現系統對抗,贏得作戰主動權,已成為軍事組織形態調整變化的重要趨勢。第四,信息化局部戰爭形態下的軍隊組織形態的主要標志是減少數量,提高質量,頂層集成,系統融合,優化調整,資源共享。可以說技術的進步改變了戰術,戰術的時代性體現了體系聚優的動態發展,而組織形態的調整變化也是因為戰術的變化而不斷適應調整,最終形成用體系的思想來指導軍隊建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