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系聚優:未來作戰制勝之道
- 王世忠等
- 952字
- 2022-08-16 16:44:49
2.2.4 信息化局部戰爭形態及特點
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微電子技術日趨成熟,信息科學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軍事領域看,信息技術的快速崛起和迭代發展,極大地改變了戰爭形態。而在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戰爭中,信息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可以反復使用、不斷增加,無論有多少人使用和消費,信息都不會像傳統資源那樣消耗減少。正是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資源的特殊性,以信息為主導的信息化局部戰爭形態明顯不同于以往的戰爭形態。
信息化局部戰爭形態與以往的戰爭形態相比具有以下鮮明的特征。一是信息成為戰爭制勝的主導因素。作戰雙方的較量首先在信息域展開,各種傳感器獲取海量信息并快速、精準、融合推送成為指揮決策的關鍵,信息流決定決策流,而決策流決定行動流,誰贏得了信息優勢,誰就將贏得戰爭優勢。二是作戰行動在多維戰場空間展開。作戰空間不僅在陸、海、空、天有形戰場進行,還在無形的信息對抗戰場展開,有形戰場和無形戰場相互影響,緊密配合,形成一體化戰場。三是智能化聯合作戰指揮特點凸顯。指揮活動覆蓋全域戰場空間,跨域跨網特征明顯,指揮幅度和指揮控制要素前所未有。特別是智能化輔助決策手段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指揮效能,有力地保障了快速決策、精準規劃、聯合指揮。四是重在構建殺傷鏈殺傷網。在網絡信息體系支撐下,構建偵察-判斷-決策-行動(OODA)作戰流程,形成從傳感器到射手的無縫連接的殺傷鏈、殺傷網,作戰效能和殺傷威力倍增。五是武器裝備信息化程度劇增。在信息技術的物化作用下,武器裝備趨向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自主控制水平明顯提升,打擊精確更加準確,作戰威力和效能呈現指數級增長。六是保障綜合化、精確化。信息化局部戰爭保障任務趨于復雜,圍繞作戰行動的作戰保障、后勤保障、裝備技術保障全方位展開,作戰行動到哪里,各項保障必須快速精準跟進到哪里。
分析不同時代戰爭形態和典型特征可以看出,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戰爭形態的發展演進,不同時代的戰爭形態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其中一個共同的規律性特征是強調體系作戰,以體系優勢形成作戰優勢,特別是信息化局部戰爭在網絡信息體系支撐下,實現信息優勢、決策優勢、行動優勢成為可能。可見,體系聚優是信息時代軍事領域的必然產物,是戰爭形態不斷演進的結果,是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戰爭本質規律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