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代碼編程:用云表搭建企業數字化管理平臺
- 張學軍主編
- 1321字
- 2022-08-16 18:22:28
2.3 用云表開發管理軟件的基本方法
云表,作為無代碼開發平臺,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開發方式,軟件的架構及其搭建過程都和傳統的代碼開發有重大區別。
首先,云表的使用者,更多來自企事業單位一線的管理人員,他們無須有軟件工程的背景和高深的軟件架構模型理論。他們的長處在于對公司業務的熟悉、對企業管理痛點的感同身受、對軟件應該具有哪些功能才能真正對自己有所幫助的深刻理解。所以,用云表開發系統,一開始不必追求大而全,而是要結合當下的實際需求,先解決局部問題和迫切問題,然后一步步地進行功能完善和功能擴充。
因為企業總是在不斷成長的,每個階段的管理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應首先解決主要矛盾,實現當下最急需的管理信息化,逐步做到全面信息化、數字化。眾多的管理人員其實已經深刻體會到,軟件從來沒有最好的,只有適合自己的。由自己操刀,量體裁衣,量身而作,用到什么開發什么。
要畫出合適的表格,最重要的是分清管理對象和業務活動。
在企業運營當中,管理對象一般為人、錢、物、事、流程。
任何一類管理對象,都有不同的屬性,概括來講,主要有標識性屬性、描述性屬性、狀態性屬性三大類。以人為例,其標識性屬性具有唯一性,通常不能用姓名,而是用身份證號碼、職工編號等;描述性屬性有身高、性別、體型、膚色、工種、個人簡歷等;狀態性屬性有在職、退休、出差等。
再如,物品的標識性屬性有商品編號、批次號等;描述性屬性有商品名稱、規格型號、供應商名稱等;狀態性屬性有所在的存儲倉庫、在庫數量等。
管理對象的不同屬性通常是表格中的重要內容。因管理的需要,有時必須區分同類對象的不同個體,這就離不開標識性屬性;描述性屬性是管理對象的基本屬性,更不可或缺;管理對象的不確定性則決定了狀態性屬性的必要性。
那什么是業務活動呢?
影響管理對象狀態發生改變的活動都是業務活動,如商品管理中的入庫、出庫、報廢,人事管理中的請假、調崗等,都讓物或人的某個或多個狀態屬性發生了變動。企業管理對象的不斷交互造成了大量的業務活動,所謂的管理,除了管理對象本身和業務活動,也沒什么別的內容了,所以,把對象和業務活動管理好,基本就涵蓋了管理的所有范疇。
用云表把實際工作中的管理抽象成軟件系統的思考流程大致有如下步驟。
一是明確解決的重點、痛點、難點是什么。是企業的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還是市場管理?在需求明確之后,首先根據所掌握的情況,剝離出管理對象是哪些;其次找出影響管理對象狀態的業務活動,如入庫、出庫、付款、請假等。
二是繪制表格草圖。將關鍵業務所對應的管理對象用表格描述出來;確定表格上的數據名稱及其內容;找到不同表格之間數據的相互關系;繪制管理者所需要的業務報表。
三是確定相關基礎數據。例如,用戶的組織機構與崗位、供應商名錄等。
四是完善各種統計報表。針對業務數據,不同的管理崗位會有不同的查詢要求,按照實際需要建立查詢與報表模板。
五是用云表完成系統開發。不斷進行數據測試和業務邏輯驗證,如有問題,不斷修正,從而達成開發目標。
六是持續優化和陸續增加其他管理模塊。
在初次閱讀本章內容時,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可以先跳過本章。正如學習一門武術一樣,開始時完全可以照貓畫虎,練習好一招一式,在不斷重復練習中,慢慢悟出招式背后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