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人的音樂
  • 田青
  • 887字
  • 2022-08-05 10:48:49

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最具自由度的樂譜系統

古琴減字譜符合中國文人使用方塊漢字的審美習慣和認知習慣,也恰到好處地完成了記錄音樂的基本任務,所以最終在眾多譜式中一枝獨秀,逐漸被歷代琴家認可并一直使用至今。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古琴譜恐怕是人類至今使用時間最長的記譜系統了。唐朝盛極一時的琵琶譜早已失傳,現代西方傳入的五線譜的發明可以追溯到10世紀(四線譜),但從四線到五線,從不完備到逐漸成熟,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和許多變化,大約到16世紀才初步成熟,算起來真正普遍使用不過四五百年。至于簡譜,即使從17世紀初步形成算起,通過法國思想家盧梭等人的系統化,19世紀末傳到日本,再從日本傳入中國,更不過三百來年。而中國古琴譜從唐朝到今天,起碼已經被使用了十多個世紀,在流傳至今的150多部琴譜中,記載了數百首古代琴曲。古琴譜不但至今仍在被使用,今后還將一直被使用下去。

在中國,古琴家將視譜和照譜演奏稱為“打譜”。因為古琴減字譜雖然記錄了詳盡、準確的絕對音高和相應的左右手的指法,但卻不記音的準確時值和節奏。其時值和節奏,要靠訓練有素的古琴家按照古琴音樂的規律、老師的傳承、自己的體會和靈感去“還原”譜面上的音樂。在這種“還原”中,實際上已包含著不同程度的“再創造”成分,這使每一位演奏家都成了音樂的創作者之一,都能夠參與音樂的創造,闡述他對音樂的獨特理解;使譜面上死的音樂變成活的音樂;使別人的音樂變成自己的音樂;使“一成不變”的樂譜變成生生不息的音樂的源泉和長河。

這和發明于西方、目前流行于世界的五線譜不同。正因為五線譜的完備和準確,樂譜出版之后,每一位演奏家都必須“按譜演奏”,不但音高和節奏,就連速度和“表情”,以及作曲家寫在譜面上的所有痕跡,也必須絕對忠實地還原,不能有絲毫改變和“偏離”。因此,所有西方樂器的演奏家都只能是作曲家的“傳達者”和“解釋者”,頂多可以在“理解”上有少許的“個人風格”。而古琴的“打譜”,卻使后世的所有琴家都成為共同的、“合法”的創作者。這種在中國流傳了一千多年的獨特的傳承方式,使中國古琴音樂的樂譜及“打譜”成為人類音樂文化中最具創造性和多樣性的音樂載體和音樂行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探索| 勐海县| 江华| 温泉县| 仙居县| 汕尾市| 兴山县| 康平县| 楚雄市| 共和县| 临高县| 鸡泽县| 巢湖市| 岳池县| 广饶县| 即墨市| 郸城县| 鄂托克前旗| 阳曲县| 巨鹿县| 乌审旗| 武宁县| 娄底市| 扬中市| 文昌市| 博白县| 任丘市| 乌拉特中旗| 南城县| 金阳县| 吐鲁番市| 山西省| 关岭| 鹿邑县| 赞皇县| 聊城市| 修武县| 乡宁县| 贵德县|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