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2 迷人的小天文望遠鏡

如果你購買本書,是想了解一下天文望遠鏡的發展史,感受一下巨型專業天文望遠鏡的神奇,再暢想一下未來空間和地基望遠鏡的發展,或者作為一名天文愛好者,你想找一本書給自己科普一下望遠鏡的分類和使用,那你就打錯算盤了。本書故事的主角,既非專業研究所用的天文望遠鏡,也非科普天文望遠鏡,而是小天文望遠鏡。

自然之所以美麗,不僅是因其大而壯闊,還因其小而精巧。每一個愛好者群體都會有其情有獨鐘的精致的“小美”。在天文愛好者這個龐大的群體中,精致的“小美”為數不少,其中之一便是專供愛好者使用的小天文望遠鏡。小天文望遠鏡在眾多民用光學設備中小眾而特殊。我們日常能接觸到的望遠鏡類產品有很多:如雙筒望遠鏡,一般是多用途設計,適合手持野外低倍使用;再比如觀鳥鏡,這是一種鳥類觀察專用的特殊設備,采用了輕便、耐用、正像的設計;還有觀靶鏡,針對射擊運動要求采用了正像、大視野的設計。天文望遠鏡自然是專門為天文觀測而設計的。

然而對小天文望遠鏡來說,天文觀測并非其唯一的功能,使用者可能喜歡目視觀察,也可能喜歡拍照片。目視觀察者對觀測目標也有所區分,究竟是觀測行星,還是觀測星云和星系?或者想描繪太陽?攝影者則會有不同的拍攝目標。這就使得小天文望遠鏡出現了復雜的分化。如果一個入門愛好者向我詢問,應該買什么樣的天文望遠鏡?我會回答,應該先根據自身條件和自己的愛好特點選取觀測的目標和方式,而后再決定購買什么樣的天文望遠鏡,這樣選起來才有針對性。

我傾向稱天文愛好者及業余天文學家使用的設備為小天文望遠鏡,而非業余天文望遠鏡。“業余”一詞常給人們很多誤解。有些人對天文是發自內心的喜愛,而不把它當作謀生的職業,英文稱他們為“Amateur astronomer”,本身是“愛天文者”的意思。因此,他們使用的設備,并不能說不專業,在某一個維度上來說反而是非常專業——目視使用的設備就專門針對目視進行優化,攝影使用的設備就對攝影進行優化,再根據觀測目標進行深度優化,只是這些設備不為職業天文學家所用罷了。

從歷史的演化角度看,小天文望遠鏡與專業天文望遠鏡一同誕生,但沿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17世紀早期,小天文望遠鏡簡單而粗糙,后來逐漸變得精致,甚至優雅,由于它們多用黃銅材質、金色外漆,外觀看起來金光燦燦,所以我們將17世紀早期至20世紀初稱為金色時代。20世紀后,隨著天文愛好者隊伍的爆炸式發展,小天文望遠鏡逐漸進入灰白時代,也逐漸沾染了機械儀器的味道。但不久之后,小天文望遠鏡中有一部分成為大眾消費品,并且形成了新的審美,小天文望遠鏡邁入了彩色時代。在使用者眼中,小天文望遠鏡屬于光學儀器,新設備的效果比老舊設備好。但對于收藏者來說,情況則不然。

歷經數百年發展,小天文望遠鏡領域積淀的歷史和獨有文化讓人沉迷,其中有兩個最值得關注的收藏時代,一個是金色時代,那是古儀器收藏者的天下;另一個是灰白時代晚期到彩色時代早期,也就是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這個時期的設備光學設計成熟,工藝精湛,做工堪稱優雅至極。即便是現在的新銳天文愛好者,在使用了當時的設備之后,也會慨嘆那種神奇的享受——私人觀測,絕不僅僅是目視的享受,而應該是錯綜復雜的、各種感官享受的交匯。因此,本書的主要章節將圍繞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小天文望遠鏡的發展展開敘述,而對更早的小天文望遠鏡只做簡單介紹。

至于21世紀的小天文望遠鏡發展如何,本書暫且無法將其清晰論述。在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幾年內,小天文望遠鏡界發生了幾件大事,一是日本的高端光學廠紛紛撤出這一領域,讓眾多愛好者惋惜不已。二是美國市場份額最大的兩家天文望遠鏡廠商——星特朗、米德先后被中國企業收購,中國制造的天文望遠鏡成為世界主流。三是中國自主品牌快速發展,市場在多元化的同時也出現了混亂。若說現今世界的小天文望遠鏡文化從歐洲起步,在美國和日本興盛,那么下一次大發展,或許就是在五到十年,或者二三十年后的中國。而這段發展還是要留到以后去書寫。

張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县级市| 肃宁县| 神农架林区| 错那县| 库车县| 大足县| 邵阳县| 望城县| 普安县| 南澳县| 锡林郭勒盟| 财经| 南岸区| 河西区| 海南省| 锡林浩特市| 图木舒克市| 江达县| 遂昌县| 新竹县| 南城县| 玉门市| 集安市| 共和县| 虎林市| 屏山县| 阿瓦提县| 象州县| 星座| 肥西县| 开平市| 广南县| 日喀则市| 泸西县| 文化| 凭祥市| 周口市| 五华县| 太湖县|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