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01 失衡與重建
從人類秩序的角度來看,當今正處在一個劇烈變遷的時代。劇烈的變遷會讓人們感到困惑、混沌、無所適從,因為這種時代充滿不確定性。劇變時代帶來不確定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技術變遷已經把人們不自覺地帶入一個新的時代,人們卻還是在以上一個時代的觀念看待問題。新的時代不服從上一個時代的邏輯,基于上一時代的觀念所形成的預期在現實中會屢屢落空,不確定性便浮現出來。
這種狀況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次。比如,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開啟了地理大發現,然而兩國仍然是站在陸地的觀念下來理解大海的。后起者英國、荷蘭到海上冒險的時候,最好的土地已經都被西班牙、葡萄牙占取了。這兩國被迫轉換視角,不再是站在陸地上看海洋,而是轉到海洋上看陸地。視角一旦轉換,海洋就不再是人們需要克服的障礙,而是連通全球的大道了。所以,英、荷等國不再以占有海外土地為目標,而以占領咽喉航道的據點為手段,以稱霸海洋為目標。這開啟了一整套全新的戰略邏輯,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全新政治-經濟邏輯。而率先開啟了海洋時代的西、葡兩國因為觀念的滯后,并未真正地統治海洋。
觀念與時代的錯位,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失衡,失衡經常又是由技術進步帶來的。知識生產和傳播技術的進步會給人們帶來對于正當秩序的新想象,以及這種想象的社會擴散。
進一步來說,物質層面的失衡,精神層面的失衡,最終都可以歸結為觀念上的失衡。技術已經呼喚出了新的時代,但人們在觀念上仍然停留在上一個時代,應對失衡的方案與策略可能就是南轅北轍,甚至引發更大的失衡,引爆更大的問題。
所謂進步就是重建均衡,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又是觀念上的升維。技術進步驅動著新的財富和知識的出現,但倘若這些新的東西還未獲得精神自覺,則此時還沒有形成新的秩序,而僅僅是出現了新的要素。此時也不是說傳統秩序就不存在了,它通常會以某種形式成為人們突進到新的要素世界時所依憑的基礎設施;但是傳統秩序與新要素之間又可能有各種激烈的沖突。如何能夠安頓激烈沖突的傳統秩序與新要素,并導向新的秩序呢?這就需要一種觀念層面的升維。
02 互聯網與人類秩序
觀察歷史是為了理解當下。當下的世界處在巨大的不均衡當中,我們需要看清是什么技術造成這種不均衡,未來我們又需要如何升維。
造成這種不均衡的技術就是廣義的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并不僅僅是種技術,它更是對人類秩序之演化邏輯的一種技術模擬。更進一步,因為互聯網在重新構造人類相互之間的連接方式;同時,互聯網上有大量的新觀念,觀念的傳播速度也是前所未有地快,人們對于正當秩序的想象模型也就在不斷地迭代演化,新的想象模型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飛快傳播。這些都使得互聯網技術推動人類秩序的演化節奏大幅加快。
從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開始大規模興起到現在,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世界已經變得面目一新。這毫無疑問會帶來大量不均衡的情況,同時,我們的觀念更是會大幅落后于這個時代。所以迄今為止的互聯網世界仍然處在秩序的混沌期,混沌期的意思是說,互聯網世界還未獲得精神自覺,從而仍不構成新秩序,而僅僅是一些仍然內含著各種偶然性的新要素而已。直到我們能夠足夠地升維,從更高視角來同時俯瞰新要素與傳統秩序,找到統合兩者的邏輯,新的秩序才能真的浮現出來。
03 數字世界的層次
(廣義的)互聯網構造著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數字世界,但這個數字世界內在是分層次的。這里所謂層次不是高低之分,而是以其與傳統世界的距離遠近來劃分。
(1)近幾年來我們不斷可以聽到一句話:“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以互聯網的方式。”數字經濟再怎么發達,仍然需要各種線下經濟實現,這些線下實現必須依托傳統產業,所以傳統產業是不可能消亡的,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做法。傳統產業在今天必須以互聯網的方式重構自身。這里我們就看到了與傳統世界有著最緊密關聯的數字領域,物聯網,以及各種設備生產商、運營商等都是數字世界與傳統世界的接口性存在,這是數字世界的第一層次。
(2)第二層次的數字世界則進入了由當下諸多數字巨頭構建的虛擬經濟,但這是非分布式的數字世界。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數字巨頭營造出了一個龐大無比的數字世界,虛擬經濟所制造的財富規模及其增值速度是傳統世界完全無法想象的。在其所推動的內容生產上,這些數字巨頭毫無疑問是分布式的;但網民都是在數字巨頭提供的平臺上活動的,數字平臺本身的管理則是集中式的。所以,第二層次的數字世界由數字巨頭主導。
(3)第二層次的數字世界是非分布式管理的,這還沒有窮盡互聯網的分布式可能性。于是又有了第三層次的數字世界,這會是一種純分布式的世界,從用戶的活動到平臺的管理,這些都是分布式的。區塊鏈為第三層次數字世界的出現提供了技術可能性。區塊鏈的公有鏈的生命力基于鏈上的群體共識,而群體共識本身是分布式的,它可以基于某種原因建立起來,也可以一哄而散,沒有人能夠實質性地掌控它。
這就是第三層次的真正分布式數字世界的特征,它是由群體共識所主導的。
(4)元宇宙屬于哪一層次,目前它還處在一種模糊狀態。現在的元宇宙多半是由第二層次的數字巨頭所推動建立的,仍然是一種非分布式的狀態,是被數字巨頭所主導,可以被數字巨頭創造與摧毀的。但在邏輯上來說,真正的元宇宙應當是屬于第三層次的,它應該是一種真正分布式的數字世界,它會有最初的發起者,但其發展演化的過程會超脫于最初發起者,獲得其獨立的生命力。區塊鏈技術為這種元宇宙提供了技術可能性,分布式自治組織這種全新的類公司機制則為元宇宙提供了組織可能性。
元宇宙有著極大的可能性代表著未來,這又與技術的演化有關。當下元宇宙的大火,很像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泡沫的時候,由于人們直覺意識到了未來,于是紛紛擁進來卡位。也正是在泡沫過后活下來的公司把人類真正帶入了互聯網時代,才有了我們今天這個樣子的世界,我們也才能坐在這里討論元宇宙。
簡單說,我們眺望到了未來,但我們還看不清最后會是誰真正地帶來未來;甚至很有可能,真正帶來未來的還沒有出現,屬于第三層次數字世界的元宇宙還未真正出現。而第三層次數字世界又依賴于第一層次數字世界作為基礎設施,第一層次數字世界則更多地依賴傳統世界作為基礎設施,層層的傳導會構成一個龐大的相互依賴、共生演化的網絡。這種共生網絡會反向地重塑傳統世界的產業邏輯,也會更加深刻地重塑整個“傳統-數字”共生世界的政治-社會邏輯。
面對這個正在生長中的數字世界,人們就像500年前面對海洋的西班牙人一樣。這個數字世界還沒有充分長成,其邏輯也還沒有充分展開,人們無法對其有實在的認識,更多的是站在傳統世界來想象這個世界。如何把握這樣一種現實,對其獲得精神自覺,從而真正地實現升維,構建起一種統合傳統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更具超越性的秩序,這是當下人類必須回應的一個時代問題。
施展
2021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