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張九齡
我是官場常青樹,也是詩壇不倒翁

盛唐時期,曾誕生過一位叱咤官場、縱橫詩壇的大佬。在官場,他曾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在詩壇,他影響了一代詩歌的發展。

此外,他還提攜過不少詩壇新秀。比如,他曾為“詩佛”王維打Call(加油、打氣),為“七絕圣手”王昌齡拉票,粉過“詩星”孟浩然。

這位大佬是誰呢?他就是嶺南文學的開拓者、被譽為“嶺南第一人”的張九齡。

張九齡是廣東人,打小就聰明好學,七歲時便能寫出滿分作文。
十三歲時,他曾拿著文章去拜訪廣州刺史王方慶。王方慶看罷,嘖嘖稱贊道——

長大后,張九齡輕輕松松考中進士,并且順利成為官場中的一分子。

當時,正在做宰相的張說非常看重張九齡。有多看重呢?他逢人便說——

有大咖賞識自己,擱誰誰不高興呢!所以,張九齡決定跟著張說混。

不久,唐玄宗宣布要舉行封禪大典。
這是百年不遇的盛事,能跟皇帝同行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
當時,由張說負責挑選跟隨者,而他選的全是自己人。

張九齡知道張說這么干會引起公憤,便勸阻張說,但張說卻滿不在乎。

果然,沒過多久,張說的政敵便拿這事彈劾張說,導致張說被罷相。張九齡也遭到牽連,被貶官,并被趕出京城。

由于張說經常在唐玄宗面前夸贊張九齡,等到張說去世后,唐玄宗突然想起張九齡,便將他重新召回京城并加以重用。

像張九齡這種集業務能手、先進個人、服務之星等多種榮譽稱號于一身的模范員工,很容易獲得領導賞識。幾年之后,他便做到了宰相。

說起來,張九齡特別擅長看人,一看一個準。
在大壞蛋安祿山還只是個裨將的時候,他就看出安祿山遲早會造反。

有一年,安祿山奉命討伐外敵,因為戰敗被押送到京城治罪。
按律,應當斬首,唐玄宗卻赦免了他。
張九齡聽說后立刻跳出來反對。

唐玄宗認為安祿山是個大忠臣,不但沒聽張九齡的,還讓安祿山回去繼續當官。

小貼士
優秀的人往往遭人嫉恨,張九齡也是如此。最嫉恨他的人正是一個腹黑(形容心機很多)男——李林甫。
小貼士

為了拉幫結派以排擠張九齡,李林甫推薦自己的心腹牛仙客做尚書。唐玄宗十分器重李林甫,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牛仙客“目不知書”,哪里是做尚書的料!張九齡立刻站出來反對,惹得唐玄宗一臉不高興。

沒過多久,張九齡便被罷相,而李林甫則坐上了他的位置,牛仙客也得償所愿。

不久,有個正直的監察御史上書唐玄宗,彈劾牛仙客,結果被流放,死在半路上。

這個監察御史恰恰是張九齡舉薦上來的,李林甫可算找到了借口,便將此事上報給了唐玄宗,這無異于火上澆油,所以張九齡被貶到荊州當長史。

在荊州,一想到奸相李林甫、牛仙客禍害朝政,打壓異己,張九齡便憤憤不平。
為了表明自己不愿與這幫小人同流合污的態度,他寫下:
感遇·其一
譯文:

客居他鄉,難免會思念親人。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張九齡寫下:
譯文:

沒過幾年,張九齡便去世了,享年六十八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