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力:吸引力法則X畢馬龍效應X心理暗示,打造迷人氣場的11堂練習課
- 林庭峰
- 1374字
- 2022-07-22 17:01:06
認識、了解你自己的氣場
俗話說,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的道理,人與人之間的氣場也都千差萬別。每個人的氣場都是獨立的,而且一種氣場都和一種職業相對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擅長,所以,當你認識了自己的氣場后,就能根據自己的氣場特性去尋找究竟什么樣的路線適合自己。
認識自己的氣場,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必修課。因為只有你了解自己的氣場,也只有你才可能有針對性的去發展和經營自己的氣場。而氣場強大了,你才能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得更好,也才能讓自己的明天灑滿陽光。
走向成功的人,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氣場有明確的了解,也明白自己的氣場能給自己帶來什么。所以,這就促使他們有明確的目標和強大的動力,于是,就不會有迷失的時候。
一位叫薩沙的英國老師,在一次整理舊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疊作文本子,這些都是三十年前自己所教的一屆小學四年級學生寫的。打開一看,第一篇的作文題目叫“我的理想是……”。
在作文中,孩子們各自描述了自己的理想,而且理由也都千奇百怪。有的孩子這樣寫道:我將來一定要做一名海軍,因為我有這方面的潛質。有一次在海中游泳的時候,我當時喝了三公升水,但很幸運的游到了岸上;有的孩子說,我長大后必定能坐上法國總統的寶座,因為我對法國很熟悉,我可以一口氣背出二十多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別的同學最多還背不到十個呢;有一個叫格林的小孩子,他雖然是個盲人,可是他認為,自己將來必定能成為是英國的內閣成員之一,因為英國歷史上還沒有一個盲人成為內閣成員。
薩沙老師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把這些本子重新發給當年的學生們,讓他們看看自己是否已經把三十年前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于是,他透過當地的電視臺和報紙發出了一則尋人啟事。幾天后,薩沙便收到了來自英國各地的回信。這些人中有商人、學者和政府官員,還有不少人都沒有表明自己的身分,他們在給老師的信中說很想知道自己兒時的夢想,也很想得到那個作文本,于是,薩沙老師便按照那些地址一一把他們的作文本寄了過去。
過了不久,他收到了一封來自內閣教育大臣布蘭克特的信。在信中,布蘭克特說:“當年那個叫格林的孩子就是我,感謝老師這么久以來一直保存著我們少年時期的夢想。不過那個本子我現在已經不需要了。這是因為從我寫下那篇文章時起,長大后成為內閣大臣的夢想就像刻在了我的腦海中一樣,什么時候我都沒有放棄過;經過這么多年的辛苦努力,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還想透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三十位同學,對每個人而言,只要把自己年輕時的夢想深深的刻在腦海中,始終向著它前進,那么成功總有一天就會光顧你。”
布蘭克特雖然身為一個盲人,可是他對自己的氣場有著比較清楚的了解,因為了解了氣場,才會讓氣場更好的發揮作用。所以,在氣場的推動下,他走向了成功。
走向成功的最好訣竅就是打造屬于自己的氣場。一個人倘若沒有在自己的人生座標中標出符合自己的氣場,那他就只能在屢戰屢敗中變得一蹶不振,找不到自我。了解自己的氣場,并且能學會經營自己氣場的人就會譜寫出美麗的人生樂章。因為只有懂得經營適合自己的氣場,才能讓你的人生升值。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氣場,積極的氣場能讓我們搭上順風車,帶領我們走向夢寐以求的成功;而消極的氣場,則會讓我們面臨失意和沉淪。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對自己的氣場做個清楚、透徹的認識和了解。認識了自己的氣場,就能看清自己的人生之路該走向何方,就能讓自己的前程更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