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距考古課:不熱、不累、不出門,宅宅的古文明游玩攻略
- 陳深名
- 978字
- 2022-07-22 17:10:43
氣勢恢宏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以東三十公里的驪山北麓,南依驪山的層層疊嶂,山林蔥郁;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臥的渭水之濱。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總面積為五十六點二五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約一百一十五公尺,現仍高達七十六公尺;陵園內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三千八百四十公尺,外城周長六千兩百一十公尺。內外城廓有高約八到十公尺的城墻,現在尚殘留遺址。墓葬區在南面,寢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面。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即位的次年,就開始修陵園。陵寢于西元前二〇八年完工,歷時三十九年。當時的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由大將軍章邯監工,共征集七十二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八十萬,幾乎相當于修建古夫金字塔人數的八倍。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墓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整個陵園是按照秦始皇死后同樣享受榮華富貴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咸陽的布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
陵園南部有一個土冢,高四十三公尺,筑有內外兩道夯土城墻。內城周長三千八百九十公尺,外城周長六千兩百四十九公尺,分別象征皇城和宮城。在內城和外城之間,考古工作者還發現了葬馬坑、陶俑坑、珍禽異獸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馬廄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員的墓室。目前已發現的墓坑達四百多座。
秦始皇陵的冢高五十五點零五公尺,周長兩千公尺。經調查,整個墓地占地面積為二十二萬平方公尺,內建有大規模的宮殿樓閣。陵寢的形制分為內外兩城,內城周長為兩千五百二十五公尺,外城周長六千兩百二十四公尺,其規模之大遠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
在秦始皇陵中,共發現了十座城門,南北城門與內垣南門在同一中軸線上。墳丘的北邊是陵園的中心部分,東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東西兩側還并列著四座建筑遺存。有專家認為,這也是寢殿建筑的一部分。
陵墓地宮的中心安放著秦始皇棺槨,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四百多個,范圍廣及五十六點二五平方公里。主要陪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出土了五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一九八〇年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更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