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龍骨”引出殷墟

關于殷墟的發現,還要從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出土的“龍骨”傳說起。

小屯位于安陽市西郊洹河岸邊,因這一帶地勢較高,自從戰國特別是隋唐以來,一度被當作埋葬的理想地點;直到明朝時,才逐漸有人移居到此。所以,小屯村距今只有幾百年的“村史”。

清代末期,小屯的村民在耕作時,經常會從地下挖出一些碎骨片。開始他們并沒在意,將這些碎骨片順手丟棄。直到十九世紀末,當地村民中忽然興起了一個傳聞,說這些碎骨是可以治病的所謂“龍骨”。人們聽了這樣的傳聞,紛紛收集這些碎骨片,或留作已用,或賣到中藥鋪。從此,“龍骨”就被源源不斷地從地下掘出。

一八九九年,官居清朝國子監祭酒的金石學家王懿榮偶然患了瘧疾,就派人到北京城內的藥店購藥。在購回的藥中,有一味即是“龍骨”。

王懿榮平時較為細心,他親自察看買回的各味中藥,發現所謂的“龍骨”其實是龜甲或獸骨的碎片;而令他吃驚的是,在一些碎甲片或骨片上還刻著符號。由于王懿榮是個金石學家,他的文字學知識,讓他立刻意識到這些“符號”的重要性。于是他一面派人到藥店買回更多的“龍骨”,一面開始研究龍骨上的“符號”,結果認定這些符號是商代文字。由此,他成為甲骨文的第一位發現者以及第一位甲骨收藏家,被稱為“甲骨文之父”。

商代甲骨文被發現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許多學者也加入到收藏甲骨的行列中。經考證認為,小屯就是文獻上所說的殷墟。隨后,考古學家又考據了這些甲骨文上的資料,進一步證實這里就是盤庚遷至的都城。

為了尋找更多的甲骨,在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七年間,考古學家對殷墟進行了十五次發掘,后因抗戰而中止;一九五〇年,發掘工作又重新開始。在此期間,考古人員在殷墟內共找到有字甲骨八百余片,銅、陶、骨、蚌等若干。

一九二九年,考古人員又對殷墟進行了第二次發掘,這也是首次對殷墟進行正式發掘。

一九三一年,中國首次在高樓莊后岡發掘中應用了地層學原理,使殷代、龍山和仰紹文化發展序列得以理清。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發現了墓坑棋布、文物豐富的侯家莊西北岡商王陵區,一時學界轟動。

一九三六年,殷墟第十三次發掘,在一處編號為YH127的窖穴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形狀規整、數量龐大、積疊有序的甲骨,這也是殷墟發掘以來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

一九五〇年,武官村大墓發掘。

一九七六年,小屯西北地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商王武丁配偶婦好之墓;到一九八六年,對十幾個點的挖掘已有二十多次,共獲十五萬片左右的刻字甲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舟曲县| 会宁县| 尚志市| 陵川县| 略阳县| 延安市| 禹城市| 安徽省| 土默特右旗| 成都市| 揭东县| 呼伦贝尔市| 建水县| 永平县| 沭阳县| 伽师县| 万载县| 门源| 万盛区| 迭部县| 东平县| 页游| 神农架林区| 庐江县| 理塘县| 济南市| 皮山县| 漳州市| 新蔡县| 会理县| 巫溪县| 东兰县| 余庆县| 西昌市| 杭锦后旗| 方城县| 宾川县| 刚察县| 尖扎县|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