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文化,習俗,傳統(tǒng),禁忌
- 趙惠玲 劉燁編著
- 1066字
- 2022-07-22 17:25:59
彝族英雄斗天神的故事
中國第六大少數(shù)民族彝族,關于火把節(jié)由來的傳說很多。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敗天神惡魔,團結民眾與邪惡和災害抗爭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六個太陽和七個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曝曬,晚上有強光照耀,土地荒蕪,妖魔橫行,世間萬物面臨著滅頂之災。就在這個時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龍射死了灼熱的五個太陽和六個月亮,馴服了剩下的最后一個太陽和最后一個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滅了殘害人間的各種妖魔。
從此,天下風和日麗,水草豐茂,彝族人民開始過著安居樂業(yè),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是,統(tǒng)治天地萬物的天神恩體古孜看到人間如此繁榮富足,心懷不滿,于是年年派他的兒子大力神斯熱阿比率天兵到人間征收苛捐雜稅。天兵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好端端的人間又被天神惡魔攪得民不聊生,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后來支格阿龍的故鄉(xiāng)出了個彝族英雄叫黑體拉巴,他力大無窮,智慧超人,英勇無畏,跨上駿馬能日行千里,邁開腳步可飛崖走壁。他經常為各個部落排憂解難,除暴安良,深受民眾的愛戴。
一天,黑體拉巴上山打獵,站在高高的山顛上,陶醉在美不勝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發(fā)對大自然的愛,對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來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女子妮璋阿芝悠揚婉轉的歌聲。他們隔著高山河流對唱情歌直到天黑。從此,他們相親相愛,山盟海誓。
早就對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熱阿比聽說了兩人的戀情,心里交織著憤恨和嫉妒,總想找機會置黑體拉巴于死地。
沒過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熱阿比便下凡挑戰(zhàn),想與黑體拉巴摔跤決斗。結果在摔跤決斗中,被彝族民間英雄黑體拉巴摔死,天神為此大怒,便放出鋪天蓋地的天蟲(蝗蟲)到人間毀滅成熟的莊稼。
聰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嶺,找到了天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畢摩(祭司),畢摩翻看了天書,告訴妮璋阿芝:“消滅蝗蟲,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體拉巴帶領民眾上山扎蒿桿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終于燒死了所有的天蟲,保住了莊稼。
看到這情景,可惡的體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將勞累過度的黑體拉巴變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著這一切,傷心欲絕,痛不欲生,在大畢摩的祈禱聲中舍身化作滿山遍野美麗的索瑪花盛開在黑體拉巴變成的那座高山上。這一天,正好是農歷的六月二十四。
從此,彝族人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這天便要以傳統(tǒng)方式擊打燧石點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人們載歌載舞,普天同慶抗災的勝利,歌唱阿體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聰明美麗。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