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文化,習(xí)俗,傳統(tǒng),禁忌
- 趙惠玲 劉燁編著
- 1070字
- 2022-07-22 17:25:58
潑水節(jié)的傳說
傳說之一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男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wǎng),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jīng)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于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頭上。

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
傣族人民為了紀(jì)念李良,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并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dāng)頂時,眾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
這項活動延續(xù)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
傳說之二
古時候,一個叫捧瑪點達拉乍的魔神,違抗天神的旨意,為所欲為,把人間弄得雨旱失調(diào),冷熱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
怎樣懲治這個法術(shù)高明的惡魔呢?智慧的天神英達提心生一計,即裝扮成帥氣的花美男,去接近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并將實情告訴她們。這七個女孩生性善良,本來就對父王的罪惡有所不滿,這時,她們決心殺死父王,為人間除害。
一天,她們終于探聽到了父王的生死“秘密”,并趁機將他灌得酩酊大醉,悄悄撥下他的一根頭發(fā),做成弓賽宰(即用心弦做成的弓),斷了惡魔的頭。但滾落地上的這顆頭顱竟又變成了新的災(zāi)難,頃刻間邪火熊熊,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七個女孩把魔頭輪流懷抱,直到腐爛。每次輪替時,她們便打來清水相互潑灑,去除污穢。七姐妹大義滅親的果敢行動和功績,受到普天下百姓的熱情贊頌。深深的懷念變?yōu)榱擞谰玫木匆狻R矠榱思o(jì)念麻哈捧重修風(fēng)雨冷熱法公諸于世,人們就把魔王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腐爛的日子,定為潑水的日子。這一天,浴佛之后,人們就用清水相互潑灑,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幸福久長。
傳說之三
遠(yuǎn)古的時候,有個魔王作惡多端,人們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成功殺死他。后來,魔王搶來七個少女當(dāng)他的妻子。聰明的七少女從魔王口中打聽到牠的致命弱點——即用魔王的頭發(fā)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將牠置于死地。七少女趁魔王熟睡時,拔下牠的頭發(fā)一勒脖子,魔王的頭就滾了下來。可是頭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熊熊大火,少女一抱起頭,大火就跟著熄滅。
為了避免大火燃燒,她和六個少女輪流抱住魔王的頭,一年換一次。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替抱頭的少女潑水,沖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勞,為新的一年能消災(zāi)除難而祈禱。從此形成了送舊迎新的潑水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