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PP/CPTPP知識產權問題研究
- 叢立先等
- 1366字
- 2022-08-02 12:08:20
三、專利合作
CPTPP第18.14條是關于專利申請與審查方面的內容,強調了各締約國應通過信息成果共享與統一程序標準來簡化專利申請流程、提高專利審查效率、提升專利質量。各國交換信息或共享數據庫,有利于及時了解國外技術的發展,準確界定“公共領域”范圍,提高專利質量;簡化程序、降低流程差異、統一程序標準,一方面提高了效率,縮減專利審查時間,延長專利實際受保護的時間,從側面加強了對專利權人的保護;另一方面又便利了各國專利權人在其他締約國內的專利申請,促進專利的傳播及對專利權人的保護。同時,本條還特別強調了《專利法條約》的重要性,規定各締約國可采用或維持與《專利法條約》目標相一致的程序性規則,可見其吸納了《專利法條約》的相關規定與精神,是《專利法條約》的延續,也使得“自下而上”地促進各締約國專利審查程序的一體化成為可能。[1]但這種工作共享機制導致的程序與流程的一致以及標準的趨同,在一定程度上會縮小各國授予專利權的自由選擇空間,對國家科技創新政策的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公共利益的維護都會產生影響。[2]
此外,這一條僅規定了合作應達到的效果,而未規定具體的合作方案,這種靈活的表達方式雖然不具有直接的約束力,但為各締約國能主動地開展具體領域的合作留下了空間。
專利作為知識產權三大領域之一,在CPTPP此處特別提及,足可見其特殊性、重要性及各締約國對專利的重視。在市場競爭中,專利技術既是企業生存發展、逐漸壯大的重要動力,也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工具。在國際競爭中,創新能力與技術水平更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體現,是提升國家形象、保障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跨國企業與國際貿易的發展均對各國的專利保護水平及相關行政程序和效率提出了要求,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我國作為國際社會的重要一員,發達的對外經濟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要求我國順應國際趨勢,不斷簡化專利申請程序、提高專利申請效率和專利質量。因此,我國在未來制定專利申請與審查的相關政策和制度時,應積極向CPTPP靠攏,借助國際條約加強合作,使相關程序與國際接軌,以更好地吸引國外投資、減少貿易摩擦,促進本國經濟進一步發展。
CPTPP條文:
第18.14條:專利合作和工作共享
1.締約方認識到為所有專利制度使用者和公眾整體利益而提高各自專利注冊制度的質量和效率以及精簡各自專利局辦事程序和流程的重要性。
2.對于第1款,締約方應努力在其各自的專利局之間進行合作,以便分享和利用其他締約方的檢索和審查工作。該合作可包括:
(a)使其他締約方的專利局可獲得檢索和審查結果;9及
(b)交換與專利審查有關的質量控制制度信息和質量標準信息。
3.為降低獲得專利授權的復雜度并減少其費用,締約方應努力合作,以減少其各自專利局在辦事程序和流程方面的差異。
4.各締約方認識到,適當考慮批準或加入2000年6月1日在日內瓦簽署的《專利法條約》的重要性;或,作為替代,認識到采納或維持與《專利法條約》的目標相一致的程序標準的重要性。
腳注9:締約方認識到促進檢索和審查結果分享和利用的多邊努力的重要性,目的是提高檢索和審查程序的質量并降低申請人和專利局的費用。
[1] 參見謝青軼:《〈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專利條款探究》,載《知識產權》2016年第1期。
[2] 參見佘力焓、朱雪忠:《專利審查國際協作制度完善及中國的策略》,載《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