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知識產權保護的原則

CPTPP在第18.3條中明確了知識產權保護應當遵循的原則。雖然知識產權是絕對權,但基于其承載的促進社會科學文化進步的制度使命,對其賦予的保護并不是絕對的。基于知識產權承載的社會公共利益,本條特別明確了締約方在制定與修改法律時,針對保護公共營養與健康等事項,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促進對社會和技術發展至關重要部門的利益。并在第2款中重申了TRIPs防止權利人濫用知識產權、限制貿易轉讓的原則。無論是第18.2條對知識產權保護與實施目標的規定,還是本條規定的知識產權保護原則,都強調對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應考慮其承載社會利益與正常的國際技術交易秩序的維護,不能因為絕對的保護而損害到公共健康,或者成為權利人進行技術圈地、阻礙正常的國際技術貿易的工具。

(一)知識產權中的公共利益

CPTPP第18.3條對原則的規定來源于TRIPs第8條。鄭成思老師在對TRIPs第8條中的原則的規定進行分析時,曾指出,協定中所講的原則主要指的是防止專用權濫用的原則,防止濫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公共利益進行避讓,不能損害這一更為上位的利益;二是不能以不正當競爭的手段對貿易進行限制。[1]知識產權較之傳統民法上的物權等財產權來說,更多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例如,版權與言論自由的邊界問題,專利權與公共健康的關系等,都涉及知識產權人的專有權范圍基于公共利益的讓渡問題。無論是TRIPs還是TPP抑或之后的CPTPP文本,都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原則進行了規定,即(1)要受公共利益的制約;(2)不能不合理地對知識產權交易造成不利影響。公共利益是對財產權永恒的限制,有體財產與無體財產皆不例外。TRIPs及TPP以公共利益來限制各國的立法范圍,在國內立法和適用最低標準時,可以根據第18.3條規定的公共利益,規定例外的情形。[2]將公共利益納入知識產權保護的原則中,為各成員方進行國內立法留下了余地。但何為對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至關重要的部門的利益,何為必要的措施都是無法清晰界定的,此與公共利益的模糊性與地域性有密切關系,但原則的模糊性也為各國根據具體國情靈活適用該原則制定國內法留下了空間。

知識產權與對有體物享有的財產權不同,雖然同屬絕對權,但知識產權的邊界具有模糊性,相比之下也更多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為知識產權提供強保護不是制度設立的最終目的,通過為知識產品創造者提供有期限的保護而保證此種激勵能夠使公眾從利用知識產品中受益、推動社會知識創造能力的提升才是知識產權保護的目標。故知識產權人所享有的權利往往包含諸多例外規定。WTO的知識產權部負責人曾在多個場合強調TRIPs中“公共利益”的重要地位,鄭成思老師也認為其重要程度并不遜于民法中被奉為“帝王條款”的誠實信用原則。[3]WTO的加拿大藥品專利保護案中即體現出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應與社會公共利益相協調的制度理念。在1997年WTO歐共體與加拿大藥品專利保護案中,歐共體認為加拿大立法沒有為專利藥品在保護期內提供充分的保護,違反了TRIPs第27條第1款、第28條和第33條。原因是加拿大專利法第55.2(1)條與第55.2(2)條兩條規定了管理審查例外與存儲例外。管理審查例外目的是允許經營者為獲得政府的銷售許可,在未經專利所有人授權的情況下,在專利保護期內可以使用該專利進行測試與實驗,在專利保護期經過之后便可以使產品具備上市的條件。加拿大藥物的開發和新藥品專利的審批過程花費的時間約為8年至12年,不允許在專利期內利用專利藥品進行實驗實質上延長了專利保護期,削減了公眾以較低的價格獲得仿制藥的能力,不利于保護公共健康目的的實現。存儲例外允許經營者在專利保護期屆滿前的特定時間內制造和存儲專利產品,但不得銷售。這在藥品生產中十分重要。由于制藥商通常不具備生產藥物活性成分的能力,因此在專利期進行實驗時需要向精細化工生產商購買相關的活性成分,通過將“出售”解釋進“存儲”內,加拿大將此種行為也視為專利侵權的例外。歐共體認為加拿大的立法違反了TRIPs第28條第(a)項中規定為專利產品提供專利期內制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進口的權利的義務。加拿大認為TRIPs第7條要求知識產權保護與WTO成員政府的其他重大社會經濟目標相平衡,第8條更具體闡明了有關的社會經濟政策,其中尤其關注“健康與營養”,這些宗旨要求對第30條作寬泛理解,[4]以便成員方政府有必要的靈活性協調專利政策與國家其他重大政策之間的關系并達到期望的平衡。[5]該案最終裁決加拿大的立法與TRIPs有關規定不相沖突,這說明了知識產權保護并不是絕對的,僵化理解保護期限內知識產權人享有的各項權利可能會造成實質上的不公平,減損更為上位的公共利益。

(二)對防止知識產權濫用原則的再次明確

CPTPP在原則中賦予了成員方采取適當措施的自由來防止權利人濫用權利或對知識產權國際貿易造成不利影響。該規定與TRIPs第8條保持了一致,允許成員方采取措施促使權利人正常行使權利。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承認知識產權固然重要,但保證權利的正當行使,不被用來損害市場自由競爭、損害公眾對信息獲取同樣重要。發達國家在貿易協定的制定過程中偏重于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但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基于其知識產權進口國的現實狀況,強調對權利的正當行使、禁止權利濫用更能使知識產權制度構建符合本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

知識產權本身是一種合法的壟斷,國家通過采取行政與司法救濟措施對侵權行為進行制裁,利用公權力對權利進行充分的保護。若知識產權人將這種高強度的保護作為限制競爭、限制科技文化進步或者不正當地阻礙公眾獲取信息資源的手段,就需要采取措施對這種不正常的權利行使狀態加以矯正。發達國家掌握著較多的知識資源,在向技術進口國輸出技術時,基于自己對某一技術或信息的獨占,提出不合理的交易條件,如搭售、限制出口、限制技術改進時,該進口國的利益就會面臨得不到有效保護的風險。在我國DVD生產商因6C專利聯盟收取的高額許可費而退出市場,“微軟壟斷案”“高通壟斷案”中專利持有人利用自身在市場中的有利地位而對產品進行不合理的捆綁銷售或者進行差別待遇等眾多濫用知識產權實例,也證明了知識產權賦權與權利的限制同樣重要。

1.TRIPs中關于防止知識產權濫用的規定

TRIPs除了在第8條原則中明確防止知識產權濫用,在具體的規定中也處處可見對知識產權濫用行為的規制,如對知識產權許可合同與執法程序的規定。防止知識產權濫用是實現TRIPs總目標的一個必要措施。[6]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曾于20世紀70年代起草過《國際技術轉讓行為規范》,該草案列舉了20種在國際技術轉讓合同中存在的限制貿易條款。[7]但由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對這些具體列舉的行為是否構成技術轉讓中的限制意見不一,因此該規范遲遲沒有獲得通過。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經常會因某些技術獨占持有者施加的不合理交易條件而遭受損失,因此,在知識產權保護中明確對權利濫用的限制對保障其正當利益是很有必要的。TRIPs在吸納《國際技術轉讓行為規范》失敗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舍棄了爭議較大的全面列舉技術貿易中限制競爭情形的做法,而是通過較為原則性的規定,對知識產權濫用進行了規定。例如,在第8節“對許可協議中反競爭行為的規制”中并未對知識產權濫用進行定義,且將對知識產權濫用情形認定和規制的自由賦予了各成員,并在該款以列舉的方式對某些濫用行為進行了示例。[8]在第41條關于“知識產權實施的一般義務”中,也以原則的方式對防止濫用執法程序阻礙合法貿易進行了規定。[9]雖然TRIPs中關于規制濫用知識產權的條款貫穿了協定的始終,但終究沒有采取《國際技術轉讓行為規范》中詳細列舉的形式,此也反映出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國情、利益以及對濫用知識產權的不同理解而最終選擇的折中妥協方式。但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利用原則的靈活性,根據本國國情對知識產權濫用行為采取較為寬泛的認定并規定較為嚴格的懲處措施。而TPP和CPTPP在該問題上的規定與TRIPs保持了一致,很可能是基于TRIPs制定過程中經驗的反思。

2.我國對濫用知識產權的規制

對知識產權濫用行為的規制在我國并不是沒有法律可依,除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等可對這些失范行為進行規范外,《合同法》[10]《對外貿易法》[11]《反壟斷法》[12]《反不正當競爭法》[13]中的相關規定都可為規制濫用權利的行為提供依據。2008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序言部分指明了我國“知識產權濫用行為時有發生”的現實,并提出了綱要的戰略目標是使“濫用知識產權現象得到有效遏制”。[14]《專利法》規定在專利權人在一定期限經過后,沒有正當理由不實施或未充分實施專利,以及在專利權人行使專利權的行為被依法認定為構成壟斷的情況下,具備實施能力的單位和個人都可申請強制許可,此為規制專利權濫用、防止過于絕對的專利權保護對社會公眾正常利用技術造成阻礙提供了法律依據。[15]《商標法》第7條規定了“申請注冊和使用商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我國知識產權濫用愈演愈烈的狀況使得立法者在最新的修法過程中也對此予以了關注和回應。例如,2018年《專利法》修訂草案第20條就規定了“申請專利和行使專利權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濫用專利權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或排除、限制競爭”。在知識產權專門法中對濫用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規定,可以使當事人的訴求有更加明確的法律依據,不必使法官冒著“法律創設”的風險對相關的糾紛進行裁判,也更加彰顯出法律對賦權、限權、正確行使權利的同等重視。

有學者提出,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進行的知識產權修法活動時間緊迫,準備不足,當時的主要任務是完善對權利的保護,而沒有對濫用權利的限制進行通盤考慮。且在入世談判的過程中,因該議題不是其他成員關注的焦點而被忽略,在當時的立法中沒有完整地進行規定。[16]而隨著知識產權專門法新一輪的修訂,若能對知識產權濫用行為在專門法中進行規定,不僅能使我國立法全面符合TRIPs的要求,也能利用TRIPs中靈活的原則性規定使知識產權的實施助推社會科技文化的進步。

CPTPP條文:

第18.3條:原則

1.締約一方在制定或修改其法律和法規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護公共健康和營養,促進對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至關重要部門的利益,前提是這些措施與本章的規定相一致。

2.只要與本章的規定相一致,適當的措施應該被采取以防止權利人濫用知識產權,或者不合理地限制貿易或對國際技術轉讓造成不利影響的做法。


[1] 參見鄭成思:《WTO知識產權協議逐條講解》,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頁。

[2] 孔祥俊:《WTO知識產權協定及其國內適用》,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頁。

[3] 參見鄭成思:《WTO知識產權協議逐條講解》,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頁。

[4] TRIPs第30條規定了授予專利的例外:各成員可對專利授予的專有權規定有限的例外,只要此類例外不會對專利的正常利用發生無理抵觸,也不會無理損害專利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考慮到第三方的合法權益。

[5] 王新奎、劉光溪主編:《WTO與知識產權爭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頁。

[6] 張偉君、單曉光:《TRIPS協議對知識產權濫用的規制探析》,載《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07年第10期。

[7] 參見武長海:《論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濫用的法律規制》,載《河北法學》2010年第2期。

[8] 見TRIPs第40條:本協定的任何規定均不得阻止各成員在其立法中明確規定在特定情況下可構成對知識產權的濫用并對相關市場中的競爭產生不利影響的許可活動或條件。如以上所規定的,一成員在與本協定其他規定相一致的條件下,可按照該成員的有關法律法規,采取適當的措施以防止或控制此類活動,包括諸如排他性返授條件、阻止對許可效力提出質疑的條件和強制性一攬子許可等。

[9] TRIPS第41.1條后半段規定了,這些程序的實施應避免對合法貿易造成障礙并為防止這些程序被濫用提供保障。

[10] 如《合同法》第329條:非法壟斷技術、妨礙技術進步或者侵害他人技術成果的技術合同無效。第343條:技術轉讓合同可以約定讓與人和受讓人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的范圍,但不得限制技術競爭和技術發展。

[11] 《對外貿易法》第30條:知識產權權利人有阻止被許可人對許可合同中的知識產權的有效性提出質疑、進行強制性一攬子許可、在許可合同中規定排他性返授條件等行為之一,并危害對外貿易公平競爭秩序的,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危害。

[12] 《反壟斷法》第55條:經營者依照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行使知識產權的行為,不適用本法;但是,經營者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適用本法。

[13]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作為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一般規定,可為規制市場競爭中濫用權利的行為提供依據。

[14]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全文),http://www.sipo.gov.cn/ztzl/gjzscqzlgybbssszn/szngyjs/1124905.htm,2019年2月20日訪問。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48條。

[16] 參見李順德:《知識產權保護與防止濫用》,載《知識產權》2012年第9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山县| 沐川县| 奉贤区| 福贡县| 洞头县| 大同县| 沙雅县| 杂多县| 体育| 渭源县| 隆德县| 天全县| 荥经县| 聊城市| 延寿县| 隆子县| 长汀县| 新晃| 印江| 满洲里市| 安康市| 洪泽县| 封开县| 土默特左旗| 乳源| 乌拉特后旗| 稻城县| 庆城县| 美姑县| 兴宁市| 沂南县| 临沭县| 当涂县| 平果县| 阳城县| 吴旗县| 大新县| 隆尧县| 绥化市| 循化|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