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偵查思維中的推理方法(第2版)
- 馬前進
- 810字
- 2022-08-02 15:40:09
三、偵查思維中的典型枚舉推理
偵查思維中的典型枚舉推理也稱從某個到所有的枚舉推理,是從某類對象中某一成員具有某種屬性推出該類對象中所有成員可能具有該屬性,其結論是一個或然性全稱判斷。這種枚舉推理的結構形式可以表示為:
Si具有屬性P;
Si是S類對象中的某一成員;
所以,可能S類對象中的所有成員具有屬性P。
典型枚舉推理是以研究某類對象中的代表性個體即所謂的標本為基礎的,所以其優勢在于它預先對某類對象的成員進行初步篩選以抽取出典型。標本之選擇是否恰當,不在于其數量的多少,而在于它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為某類對象中的代表性成員。典型枚舉推理實際上是以具有某對象類的普遍性特征中一個典型個體具有某種屬性而推出該類對象的所有個體也具有該屬性。對象的普遍特征是指一類對象所共同具有的屬性。這類共性是一類事物必然具有的穩定特征,也是該類對象之所以構成或者從屬于該類的內在規定性和本質屬性,不會因為某類對象中個別成員的差異而發生根本的改變。
選擇典型的標準一般是定義屬性,即一類對象區別于其他對象從而能夠界定該類對象的那些屬性。人們正是通過定義屬性來鑒定某個具體事物是否可以作為某一類的代表性個體。比如,在偵查思維中,要研究醉駕行為,首先必須根據醉駕的定義屬性“駕駛機動車時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80毫克的駕駛行為”,才能選出醉駕行為的標本。比如,可以選擇一個現場查處的醉駕行為作為醉駕行為的代表,然后對它們進行研究,發現這起醉駕行為導致了嚴重的交通事故,于是,通過典型枚舉推理得出結論,可能所有醉駕行為都容易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當然,由于偵查人員認識的深化以及相關的法律規定的改變,對象的定義屬性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與時俱進地變化著的。這里有一個問題,被選擇作為典型的個體成員的屬性一般是多重的,在典型對象所具有的眾多屬性之中,到底選擇哪個或者哪些屬性用于推至全體對象呢?這通常需要背景知識的參與,背景知識不同,選擇作為推廣的屬性也就不同。
- 刑事訴訟法一本通(第五版)
- 道路交通法律政策解讀與實用范本典型案例全書
- 民事法律適用全書(第六版)
- 危害公共安全罪類案裁判規則與適用
- 中國保險訴訟裁判規則集成:保險訴訟經典案例判詞邏輯分類匯編(上冊)
- 資本項目的魔術師:公司投融資、并購、重組、節稅實戰演練
- 金融市場法律實務新解
- 家事審判理論與實踐
- 保險訴訟典型案例年度報告(第四輯)
- 證券監管實務:行政執法流程?熱點難點問題及典型案例指引
- HR全程法律顧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高效工作指南
- 2015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三卷):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外出打工法律知識問答
- 路在前方:“90后”律師助理成長手記
- 2015國家司法考試全攻略: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