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偵查推理的步驟

如前所述,偵查思維中的偵查推理是為了查明或者認識案情事實。一般而言,偵查思維中的偵查推理需要遵守一些可行的操作步驟。

(一)確認偵查中需要查清的問題

確定問題是為了明確待解釋或者探究的案情事實或者事件。偵查活動是一種實踐活動,從實質上說,偵查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正如科學研究始于問題一樣,偵查思維也是始于問題,所以,首先要提出需要通過偵查查明的問題。為了解決問題,首先必須確定問題到底是什么。偵查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查明案件事實的七大要素即所謂的“七何”:何人;何動機、目的;何時;何地;何手段;何犯罪行為;何后果。一個問題可以表示成一個或一組沒有可接受的解釋的事實。例如,偵查人員面臨一起案件,他的問題就是如何將之偵破,即確定犯罪嫌疑人并予以證實。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如柯南道爾所著的關于神探福爾摩斯的傳奇故事中,問題產生于尚未發生犯罪案件的特定事件或環境之中,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問題是產生于犯罪出現之后的。

偵查需要查明的問題來源于需要通過偵查查明的案件事實。既然進入立案程序,那么對于已經查明確有犯罪事實的案件,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九條,需要通過偵查查明的問題包括:犯罪行為是否存在;實施犯罪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節;犯罪行為是否為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目的;犯罪嫌疑人的責任以及與其他同案人的關系;犯罪嫌疑人有無法定從重、從輕、減輕處罰以及免除處罰的情節;有無其他與案件有關的事實。

在偵查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明確,那么問題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偵查人員逐漸發現了不相容或奇怪之處,這些不相容或奇怪之處就演化成一個特定問題。因此,可以說,問題在于偵查人員對反常、對矛盾等現象的懷疑。如果不存在值得思考的問題,偵查人員是不可能進行深刻的思考的。對問題的反思性思考正是為了解決問題。偵查人員在開始偵查活動,進行偵查思維之前,問題必須被確定,或者至少以模糊的形式被確定。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警方受理案件后,必須按照法定的程序對受理的案件迅速進行審查即所謂的初查以確認:(1)是否有犯罪事實;(2)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3)是否屬于自己管轄。如果經過初查,上述三個條件都成立,那么就進入立案程序即公安機關按照法定的程序對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作為自己管轄的案件立卷查辦。

初查確認反常后進入立案程序,接著就是明確提出需要通過偵查來解釋的問題。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反常或者反常導致的疑點。從犯罪學上講,反常就是違背社會規范特別是法律規范的事實。警方受案后,必須對案件進行初查以確認引起上述問題并且需要解釋的犯罪事實。確認案件事實,要求符合法律要件但不要求邏輯證明充分。有一些立案“事實”是假定性的。尤其是某些指控和自首都以當事人承擔的法律責任為假定事實的基礎,警方立案時并不必定相信受案事實一定是真的。因此反常可能是一個確認的事實,也可能是一種事實懷疑。

(二)展開偵查以獲取并查證犯罪事實

刑事偵查本質上說是一種實證方法或者經驗方法,其主要方式就是觀察。刑事個案偵查中的觀察活動,不可能是純客觀的,事實上也確實不是純客觀的,偵查人員的觀察總是多多少少受到理性因素的影響。這是因為:

(1)觀察受情景和經驗意識背景的影響,而情景和經驗的交互作用產生習慣的邏輯,使得觀察都有個人的特點和定勢。

(2)特殊的觀察意味著特殊意念在先,觀察已經被賦予一種解釋且框定在一個概念或者推理系統中,因此觀察也就在特殊的邏輯中進行——進一步說,觀察是受邏輯支配的。

(3)觀察也會受偶然假定的影響。一個積極思索的大腦有時候會產生奇怪的邏輯,依憑假定的和想象的方式去注意和接納對象。

理論滲透觀察即科學哲學中著名的“理論滲透”(theory loaded)的理論來自科學哲學家漢森。其實他的學說更依賴于心理學的實證。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們進行觀察時,頭腦并非白板一塊,只等事物的影像自然地投射到思維的網絡中。實際上,思維比感覺更主動,有時更快,所以難免產生錯覺。心理學關于錯覺的一些經典例證最能說明觀察中的理論滲透。

刑事偵查是為了獲取事實,但是“事實”一詞有三種含義,或者說,事實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事實1:客觀事實,是現象、事件、事物本身,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對象。理論上講,這是本體論的事實。

事實2:科學事實,又稱經驗事實或實驗事實,是作為某種特殊經驗陳述或判斷,其中描述著被認識的事件和現象,它是人們關于事物比較直接、比較確實的知識。理論上講,這是認識論的事實。

事實3:法律事實,即認定事實,是在偵查中由偵查人員依據法律和客觀性而認定的事實。認定必然包含個人或者集體意志,認定事實的首要特征是利用意志來表達“事實”。不難理解,偵查人員欲獲取的犯罪事實是一種法律事實。

這一步的目的是收集相關的案情事實并且查證屬實,形成對案情的正確認識。在確定需要尋求答案的問題之后,偵查人員應該在該問題的引導下收集相關事實。這些事實也可以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偵查人員得出比較完整和比較接近正解的答案。

在這一階段,有兩種方式可以獲得發生的案情的知識:(1)通過簡單觀察或者認知而不需要借助于推理就能夠看到某些事實;(2)通過實驗觀察或已得知識干預事情的進行,然后經過觀察推斷得出結果。實驗是指對事物的試驗、證實或者測試;一個行為、操作和過程,旨在發現未知的真理、原理或者結果,或者測試已經為人所接受的、著名的真理或者原理。

在實際偵查中,提出問題和收集事實不是完全分離的。它們緊密相連、相互依賴。在開始收集證據的時候,提出問題是必需的;以問題為導引來收集事實的過程,也是調整和精煉問題本身的過程,這又引導偵查人員進一步尋找其他的事實,也導致新的發現,而這又使偵查人員不斷完善問題甚至增加問題。

任何案件總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和條件下發生的,深入勘查現場,收集有關案件的事實材料,并結合有關的經驗和知識,是建立偵查推理前提的重要依據。事實材料越豐富,知識面越寬廣,思路越開闊,偵查推理的前提的內容就越充實。例如,如果具備法化學知識,就可以推斷毒物的種類;如果具備法醫學知識,就可以根據死者的生理特征推斷死者的年齡、死亡時間;如果具備痕跡學知識,就可以推測犯罪嫌疑人的身高、體重等;如果具備犯罪心理學知識,就可以推斷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

收集事實材料后,首先要對它進行查證屬實,因為只有經過查證屬實的事實材料才能作為推斷的前提。所謂查證屬實的事實材料主要是指得到其他證據充分支持的事實材料。之后再按照事實之間的內在聯系將這些已經查證屬實的案情事實進行整合。

(三)對犯罪事實材料進行初步加工

偵查人員獲取犯罪事實后,形成個案案情事實材料,其載體就是所謂的“卷宗”或者“案卷”。對于犯罪事實材料,偵查人員必須對其進行初步加工。這些初步加工工作主要是科學方法論問題,包括:

(1)對刑事個案案情事實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甄別和認定,這就是所謂的“去偽存真”。

(2)根據刑事個案案情事實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其進行分類和歸類,這就是所謂的“分門別類”。比如,哪些是關于犯罪時間的,哪些是關于犯罪手段的,哪些是關于犯罪地點的,哪些是關于犯罪嫌疑人特征的,等等。

(3)根據刑事個案案情事實材料價值的不同,對其進行區分,特別是要分清哪些是關鍵的,哪些不是關鍵的;哪些是本質的,哪些不是本質的;哪些是主要的,哪些不是主要的。

(4)對刑事個案案情事實材料進行必要整合,形成刑事個案案情事實材料的系統或者鏈條。

(四)進行合乎規則的推理

推理就是在一些事實(或者假設)基礎上作出異于或者超出這些事實(或者假設)的斷定。一個完整的推斷的要素應當包括前提、背景根據、假設、推理方式。第二步中通過偵查獲得并查證屬實的事實材料就是推斷的前提。推斷的背景根據,包括案情背景和知識背景。推斷的假設是指假定性的前提。

(五)得出結論并對之進行檢驗

推理是為了建立偵查傾向性解釋,即關于案情的新認識。這個結論雖然被偵查推理的主體斷定為真實,但是最終還是要訴諸證據進行檢驗。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盡量推出不同的結論,因為這些不同的結論都可能是真的,雖然其為真的可能性不盡相同。對于同一案件事實,要盡量考慮不同的可能性。

依據所在的判斷類型的不同,偵查推理的結論可以分為必然性結論、確然性結論和或然性結論。一般而言,必然性結論的真實性高于確然性結論,確然性結論的真實性高于或然性結論。

推理得出的結論無論是否具有邏輯上的真實性,在未經檢驗之前,其事實上的真實性都是未知的。但是,偵查思維中,偵查推理結論在事實上的真實性更加重要。因此,為了在事實上確定偵查推理的結論事實上的真實性,必須對偵查推理的結論進行檢驗。

(1)直接檢驗

直接檢驗就是直接將偵查推理的結論所斷定的內容與通過偵查獲得的查證屬實的偵查證據進行對照以直接判定其真實性。直接檢驗的優點在于簡單、直接、快速、高效;其缺點在于其運用需要比較嚴苛的條件,很少直接使用,而且如果運用不當,極易造成冤假錯案。在運用偵查推理得出結論后,監控視頻、查實的證詞以及收集得到的實物、工具、痕跡等都可以作為直接檢驗偵查推理之結論真假的偵查證據。

(2)間接檢驗

間接檢驗的方法一般稱為假說演繹法,其操作程序是:先從偵查推理的結論演繹出一個可直接檢驗的推論;再將該推論訴諸偵查證據進行直接檢驗以判定其真假;最后根據該推論的真假判定偵查推理的結論的真假。一般而言,能夠被直接證實的可檢驗推論的數量越多,結論得到的支持度也越高;能夠被證實的可檢驗推論的質量越高,結論得到的支持度也越高。比如,預測性的可檢驗推論如果被證實,它對于結論的支持度就高于解釋性的可檢驗推論對于結論的支持度。

(3)印證檢驗

印證檢驗,也稱邏輯推論法,其操作程序是:“根據偵查活動逐步深入獲得的事實材料,利用邏輯理論,采用必然性推理的方法,以事實為根據,必然性地獲得推理結果;若推理結果與類比推理的結論相容、一致甚至完全同一,由此便可確證甚至證實類比推理的結論。”[4]印證檢驗雖然應用最廣泛,但是僅適用于三種情況:針對特殊事件的結論的檢驗;所有情況都被窮盡后的選言排除;對同一案件要素若干結論真實性和虛假性的同時判定。[5]在偵查思維中,如果運用前提真實而且遵守規則的演繹推理也得出了運用其他偵查推理得出的相同結論,那么偵查推理的結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印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陆县| 宜良县| 彭泽县| 图们市| 大连市| 双柏县| 巴林左旗| 广平县| 苍溪县| 福鼎市| 中宁县| 东源县| 杂多县| 子洲县| 仪陇县| 封丘县| 连州市| 山阴县| 舞阳县| 淄博市| 廊坊市| 文水县| 建昌县| 乐昌市| 沧源| 通渭县| 莲花县| 鄂温| 江门市| 德令哈市| 南京市| 门源| 茶陵县| 休宁县| 政和县| 达孜县| 香港 | 庆云县| 舞阳县| 曲麻莱县|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