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推理及其主要特征

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中,人們在經常進行推理。比如,警車突然發動不了了,需要通過推理發現其原因,才能進一步解決問題;大學生根據最近幾個月的物價上漲指數,預測下個月的生活費用的增加額;各種理科學習中的演算、求解以及文科學習中的話語理解;等等。

(一)推理的含義

英國18世紀的著名邏輯學家斯圖亞特·密爾認為:推理這個詞語,遠不止它的字面意義那么簡單。[1]在日常的普遍的談話中,憑借推理能力,人們能從錯誤中尋找到真理、明辨是非,同時還可以總結出完成特定目標、取得偉大成就的好方法。其實,推理不僅在日常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諸如偵查這樣的特殊工作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為一個重要的基本的概念,諸如心理學、思維學、腦科學、邏輯學、人工智能學等不同學科的學者對推理作出了各種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解釋和界定。就邏輯學意義上的推理而言,筆者粗淺地認為,推理是在設定作為出發點的一個或者多個判斷的基礎上得出一個新判斷的心智過程。推理是從已知過渡到未知、探究事實真相的主要方式。人類之所以必須進行推理,是因為基于各種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人們無法通過感官直接發現事情的真相,只有通過推理才能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通過現象認識本質和發現規律;人類之所以可能進行推理,在于事物現象之間、現象與本質之間存在具體的、相對的、客觀的、有條件的、可認識的聯系以及人類具有認識事物本質和發現事物規律的能力。

與推理有關的幾個漢語詞匯有“推斷”“推測”“推想”“推定”“推論”“推求”“推證”“推知”。它們具有比推理更多的含義,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推斷側重于斷定;推測側重于猜測;推想側重于心理過程;推定側重于認定;推論側重于推理的結果,與事實相對;推求側重于求得結果;推證側重于證明或者驗證;推知側重于通過推理知道,與感知相對。

推理的兩個基本要素是前提和結論。推理的前提就是推理中被設為出發點的那個或者那些判斷,它是推理的依據;推理的結論就是推理中得出的那個新判斷,它是推理的結果。推理的基本思維方向是從前提推出結論,這是一個內在的心智過程,不總是也不必然通過語言表達出來。

(二)推理的主要特征

1.從構成要素上看,推理是由判斷構成的。無論推理的前提還是推理的結論都是判斷,前提是給定或者已知的判斷,結論是推得或者未知的判斷。判斷是對思維對象進行斷定的思維形態。斷定包括直接斷定和間接斷定、肯定性斷定和否定性斷定、確然性斷定和模態性斷定等。根據不同的標準,判斷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康德根據質、量、關系、程態將判斷分為四大類十二小類。根據量的不同,判斷分為全稱判斷(universal judgement)、特稱判斷(particular judgement)和單稱判斷(singular judgement)。根據質的不同,判斷分為肯定判斷(affirmative judgement)、否定判斷(negative judgement)和無定判斷(infinite or indefinite judgement)。根據關系的不同,判斷分為直言判斷(categorical judgement)、假言判斷(hypothetical judgement)和選言判斷(disjunctive judgement)。根據程態的不同,判斷分為或然的(problematical)、實然的(assertory)、必然的(apodictic)。或然包括可能、不可能;實然包括存在、不存在;必然包括必然、偶然”[2]。常見的判斷包括直言判斷、模態判斷、負判斷、假言判斷、選言判斷、聯言判斷等。判斷的性質是指判斷的真假特征,即判斷的真假及其條件。

2.從表現形態上看,推理主要表現為一個內在的心智過程。推理可以表現為內在的心理過程,也可以表現為外在的語言形態;推理可以表現為一種思維成果,也可以表現為一種認識方法。但是,僅就推理與思維的關系而言,推理不僅是思維的主要形態,而且是思維的主要方法。推理不僅是思維的主要類型,也是一個重要的思維過程。抽象思維是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思維類型,它的基本形態是概念、判斷、推理,而形成這些形態無疑是一個過程,即形成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的過程。因此,推理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即從前提得出結論的過程。對此,也有人反對說,不能將推理視為一個過程,因為如果將推理視為一個過程,那么這個內在的心理思維過程是無法研究的;即使能夠研究,也無法將心理學和邏輯學區別開來。筆者認為這一觀點不成立,因為心理學和邏輯學都研究推理這一內在的心理思維過程,但是二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心理學著重描述具體的推理過程,邏輯學著重規范一般的推理過程。因此,推理本質上是一個思維過程。既然推理本質上是一個思維過程,那么它就不必借助于語言來進行。

3.從思維方向上看,推理是從前提得出結論,具有發現作用。推理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舊及新的特征表明了推理的主要作用在于發現。雖然發現可以通過感官的感覺以及作為人的感官的延伸的科技手段實現,但是,相比而言,推理作為發現的方法具有感官無可比擬的優勢。邏輯經驗主義者把發現問題當作經驗加以排斥,認為發現不受理性的管轄,而受靈感或者機遇的左右,發現無邏輯更無推理可言。很明顯,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至少是不全面的。確實有很多發現(如借助于感官的發現)不需要借助于邏輯推理,但是還有很多發現不便、難以甚至不能通過感官完成,必須通過推理來實現。特別是對對象本質或者規律的理性認識,是不可能不借助于推理的。所以,即使不是所有發現,也至少是大部分發現需要推理的參與。

4.推理與經驗方法關系密切。推理的前提一般是由觀察等經驗方法獲得。這就涉及認識活動的經驗方法和邏輯方法的關系問題。推理等邏輯方法與經驗方法的關系是:經驗方法獲得的感性材料體現的是人們的感性認識,推理等邏輯方法獲得的認識是理性認識;推理等邏輯方法加工的對象主要就是經驗方法獲得的感性認識材料,其目的是通過推理等邏輯方法將感性認識上升或者深化到理性認識;經驗方法不僅可以為推理等邏輯方法提供前提,而且可以檢驗推理等邏輯方法獲得的理性認識的真實性。

(1)觀察

觀察是獲得感性認識的主要經驗方法之一,它是人們為了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通過感官或者借助于某些科學技術和儀器,有目的地、有計劃地考察、收集和描述有關自然、社會、思維現象的一種方法。觀察可以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自然觀察和實驗室觀察。觀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觀、全面、深入、細致、系統。

觀察是認識的起點,沒有觀察就沒有認識。但是,正如漢森的“觀察滲透理論”所主張的那樣,沒有純粹的觀察,觀察總是或多或少滲透著理論的,其中包括觀察者的經驗、常識、專業知識等背景知識。這就解釋了面對同樣的觀察對象和觀察條件,為什么不同的觀察者形成的感性認識不盡相同。這一理論不僅已經得到邏輯學的確證,還得到了認識論和心理學的證明。

(2)描述[3]

在進行推理之前,除了通過觀察來發現事實之外,還得正確、恰當地描述相關的事實。描述事實的方法有:①類分(classification):類分表示描述是一種有系統的描述。一個個體屬于某一類,而該類又可以屬于較高類。所以類分是“類屬層級”所表示的描述。在經驗知識中,這種類屬層級到何級為止,完全是臨時的和經驗的。這實際上是概念的概括的具體運用。②區分(division):類分是上屬的,而區分是下派的。區分可以分為多分法和二分法。二分法是將一個類分為兩種互斥且窮盡的小類,即兩個相互矛盾的子類。比如,將S區分為P和非P。作為描述事實的方法時,最好采用多分法,不要采用二分法。因為描述事實必須從正面看,做正面的描述,而不能用一個負概念表示。負概念是無定的,我們對于它究竟所指為何一無所知,這就不是經驗的事實。比如,故意殺人案可以分為情殺、仇殺和財殺三種類型。③定義(definition):無論是類分還是區分,其中的概念,都必須有明確的意義。其確定意義的形成需要定義。如果不加定義,那么類分和區分無法進行,即使進行,也可能是隨意的。

除此之外,一般而言,推理的結論既然得自前提,那么結論與前提多少就具有內容、意義或者實質上的聯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英德市| 湘乡市| 石家庄市| 莱西市| 汽车| 依安县| 紫金县| 基隆市| 牡丹江市| 韶关市| 江达县| 宣化县| 铁岭市| 抚顺市| 阜南县| 井冈山市| 济源市| 瓮安县| 彭阳县| 昌吉市| 黄浦区| 闸北区| 巴林右旗| 邳州市| 洛南县| 潮安县| 安庆市| 曲周县| 临高县| 夏津县| 华安县| 称多县| 无为县| 察隅县| 东山县| 嫩江县| 巩留县| 来宾市| 宽甸|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