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愛問法律百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征收征用、宅基地必知120問作者名: 嚴威本章字數: 612字更新時間: 2022-08-02 15:18:52
8.什么是農村土地的“三權分置”?
在2013年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指出,“要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2016年發布的《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則要求各地區結合當地實際落實。
“三權分置”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自我完善,也符合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三權分置”有利于土地產權的明晰,維護農民集體、承包戶和經營主體的權益,有利于促進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三權分置”改革是繼家庭承包責任制之后農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創新,從理論和實踐上豐富了農村雙層經營體制的內涵。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現集體土地的“兩權”分離,主要解決調動億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問題,“三權分置”主要解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集約化經營及發展現代農業問題。目前農村已有30%以上的承包農戶在流轉承包地,流轉土地面積4.79億畝。黨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法源地位,需要在法律中科學界定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權、土地經營權的內涵、權能及相互關系,確立土地經營權的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