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四)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三)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二)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 附錄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時間:2020-11-14 18:07:02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四) 更新時間:2020-11-14 18:13:06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三)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二)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 附錄
- 30. 公司員工偽造公司印章與第三方簽訂合同 是否必然導致簽訂的合同無效?
- 29. 公司員工與公司之間的經濟糾紛是否會阻卻職務侵占罪的認定?
- 28. 刑事上未經追贓是否影響民商事案件的受理和審理?
- 27. 生產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易涉嫌的罪名有哪些?
- 26. 公司虛開發票的達到何種情況會涉嫌犯罪?
- 25. 企業或個人在與他人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的哪些行為會被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 24. 公司非法集資 員工需要負責嗎?
- 23. 公司的哪些行為易被認定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 22. 公司從銀行貸款后 將貸款獲取的資金借與他人收取高額利息 是否構成高利轉貸罪?
- 21. 如何理解信用卡詐騙罪中的惡意透支?
- 20. 公司向銀行貸款 何種情況下會被認定為騙取貸款罪?
- 19. 公司、公司高管易涉嫌犯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 18. 企業刑事法律風險防范的對策有哪些?
- 17. 公司高管、主要負責人在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后 親屬應如何應對?
- 16. 國家工作人員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是玩忽職守罪還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
- 15.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何種情形下會涉嫌犯為親友非法牟利罪?
- 14. 公司在破產清算中的哪些行為易被認定為妨害清算罪?
- 13. 股東股權轉讓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刑事法律風險有哪些?
- 12. 公司、企業人員受賄與挪用侵占犯罪的潛伏期有多長? 什么時間段最易暴露?
- 11. 公司負責人交代行賄事實中何為“主動交待” ?
- 10. 商業賄賂可能涉及的罪名有哪些?
- 9. 企業在招標過程中與其他投標人串標 是否構成串通投標罪?
- 8. P2P平臺債權轉讓模式是否構成非法集資犯罪?
- 7. P2P平臺借款項目造假是否一定構成集資詐騙罪?
- 6. 企業何種情況可以認定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 5.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 如何避開日常結算的刑事風險?
- 4. 公司及其員工支付回扣、手續費等涉嫌什么犯罪?
- 3. 夫妻公司中 夫妻一方轉移財產是否構成職務侵占罪?
- 2. 企業家、公司高管為何容易觸犯職務侵占罪?
- 1. 公司為逃避債務轉移財產進行破產會觸犯刑法嗎?
- 第六章 公司刑事風險
- 27. 被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公司 是否有權請求抽逃出資的股東返還出資款?
- 26. 債權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申報債權 還可以補充申報嗎?
- 25. 公司依法清算結束并辦理注銷登記前 可否進行有關的民事訴訟?
- 24. 清算周期有多長?
- 23. 清算方案需要有關機關確認嗎?
- 22. 清算組清算時的職權有哪些?
- 21. 清算組可以宣告破產嗎?
- 20. 公司在清算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哪些訴訟?
- 19. 清算期間 公司財產資不抵債時如何處理?
- 18. 申報債權期間 可否單獨清償債權人財產?
- 17. 清算后的剩余財產如何分配?
- 16. 清算組可以代表公司參加訴訟嗎?
- 15. 如何確定解散公司訴訟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的管轄地?
- 14. 清算組成員履行清算義務時 給公司或債權人造成損失時的 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 13. 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 尚未繳納出資的股東及其他股東是否需要承擔清償責任?
- 12. 債權人可以主張未履行或怠于履行清算義務的公司清算義務人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嗎?
- 11. 被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公司是否具有法人資格?
- 10. 債權人未收到清算組的通知或公告 可以要求賠償嗎?
- 9. 債權人可以申請法院指定清算組清算嗎?
- 8. 清算組由哪些人組成?
- 7. 公司解散時 尚未繳納出資的股東還需要繼續繳納嗎?
- 6. 債權人可否追究在公司解散后惡意處置公司資產的公司股東或董事的責任?
- 5. 公司解散后可以直接注銷嗎?
- 4. 解散公司和清算申請可否同時提起?
- 3. 小股東可以解散公司嗎?
- 2. 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時 公司還能否存續?
- 1. 哪些事由將導致公司解散?
- 第五章 公司解散、清算和注銷
- 42. 董事違反忠實義務 公司應如何處理?
- 41. 董事可無故被更換嗎?
- 40. 股權受讓方發現股東隱瞞債務時的救濟途徑有哪些?
- 39. 股東協議退股是否屬于抽逃出資?
- 38. 公司是否可以強制退股的方式除名股東?
- 37. 外資企業增資或減資有什么特別流程嗎?
- 36. 股東轉讓股權過程中 應如何尊重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
- 35. 侵犯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合同是否有效?
- 34. 股東對轉讓的股權是否可以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
- 33. 如何確定股東優先購買權中的“同等條件” ?
- 32. 股東出資瑕疵是否影響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 31. 未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是否影響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 30. 外資并購境內企業的情況及安全審查的范圍有哪些?
- 29.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 是否可以連續計算存續時間?
- 28. 對公司形式變更決議持有異議的股東 能否行使股份回購請求權?
- 27. 公司變更后商標怎么辦?
- 26. 一人有限公司發生轉讓的 其債權債務應如何處理?
- 25. 燃氣等特許經營企業是否可以私自轉讓股權?
- 24. 國有企業的股權轉讓應遵循哪些法律程序?
- 23.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股東需要繳稅嗎?
- 22. 公司變更名稱或法定代表人的 對勞動合同是否有影響?
- 21. 股份有限公司為增加注冊資本發行新股 股東如何認購新股?
- 20. 有限責任公司增加注冊資本時 股東應如何認繳新增資本的出資?
- 19. 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的一般流程是怎樣的?
- 18. 公司減少注冊資本的一般流程是怎樣的?
- 17. 公司的哪些變更行為需要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
- 16. 債權人能否直接組織公司合并?
- 15. 公司發生合并或分立的 債權債務如何處理?
- 14. 公司合并的流程是什么?
- 13. 公司合并的方式有哪些?
- 12. 有限責任公司的自然人股東死亡 其合法繼承人如何繼承股東資格?
- 11. 股權轉讓完成后還需辦理什么手續?
- 10.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是否可以自由轉讓股權?
- 9.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向股東之外的人
- 8. 法院依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權利時 有限責任公司其他股東是否可以優先購買該股權?
- 7.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必須辦理變更登記嗎?
- 6. 公司超出登記經營范圍經營有何法律風險?
- 5. 公司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等事項 應在什么期限內提出申請?
- 4. 公司變更住所的 應該在遷入前還是遷入后辦理變更登記?
- 3. 如何在網上辦理公司變更登記?
- 2. 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如發生變動 需要辦理變更登記嗎?
- 1. 公司的哪些變更行為應辦理變更登記?
- 第四章 公司變更
- 44. 增資糾紛中 股東會決議被冒簽能否影響增資結果?
- 43. 股東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法人注銷登記的 對公司債務是否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 42. 夫妻關系存續期間 股權登記一方是否可以單獨處分名下股權?
- 41. 股權質押后能否增資或者減資?
- 40. 虛擬股權激勵分紅權引起的糾紛是否是勞動糾紛?
- 39. 股東在認繳期限屆滿前轉讓股權的 轉讓股東是否仍負有出資義務?
- 38. 公司法股東表決形式有哪些?
- 37. 公務員出資可否確認其股東資格?
- 36. 公司章程該如何設計股東退出機制?
- 35. 股東退出機制有哪些?
- 34. 如何確定股東資格取得的具體時間及方式?
- 33. 以技術作為投資的風險大 作為合作相對方該如何防范?
- 32. 股權受讓方需要承擔股權轉讓前公司的債務嗎?
- 31. 《公司法》規定的董事會的一些權利能否由股東會來行使?
- 30. 股東分紅是否需要代扣納稅?
- 29. 公司新設合并 原公司注銷是否需要經過清算程序?
- 28. 股東違反股東協議的約定行使表決權 是否屬于濫用股東權利?
- 27. 公司董事會決議將公司經營權承包 是否損害小股東利益?
- 26. 公司董事會是否可以約定某個董事擁有“一票否決權”?
- 25. 公司股東會是否可以約定大股東擁有“一票否決權”?
- 24. 股權激勵可以授予公司的外部人員嗎?
- 23. 公司股權激勵中如何確定激勵對象?
- 22. 通過有限合伙企業作為持股平臺進行股權激勵 若員工行權后 回購其合伙份額的錢由誰承擔?
- 21. 現實中很多公司通常有“兩套賬簿” 股東實現知情權時 是否可以要求復制“私賬”?
- 20. 股權激勵方案中 與被激勵對象約定高額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
- 19. 公司章程未約定股東出資期限是否合法?
- 18. 冒名轉讓股份 被冒名人能采取什么措施?
- 17. 一人能否同時擔任兩個以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16. 公務員可以兼任法定代表人嗎?
- 15. 外國人可以成為內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嗎?
- 14. 法定代表人超越職權擅自訂立的合同 對公司有效嗎?
- 13. 僅有法定代表人的簽名 沒有公司蓋章 所簽訂的合同有效嗎?
- 12. 母公司股東能否要求查閱子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
- 11. 公司經營期限屆滿 其他股東要延長公司經營期限 部分小股東不同意 該如何處理?
- 10.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能否約定股東的分紅比例和持股比例不一致?
- 9. 公司第一大股東既未擔任董事 也未擔任總經理 能否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 8. 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仍有表決權嗎?
- 7. 在發生“人章分離”的情況下 如何確定訴訟代表人?
- 6. 股東會違反法律的規定 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 該如何處理?
- 5. 股東會決議是否可以為股東增設競業禁止義務?
- 4. 股東在股東會未結束時即中途離席 該股東會決議是否有效?
- 3. 修改章程、增資減資、公司合并、分立、解散事項的決議 是否可以通過公司章程約定為董事會通過即可?
- 2. 公司章程約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須經全體股東同意 這一約定是否有效?
- 1. 公司在未事先取得員工股東同意的前提下 是否有權以股東會決議的方式強制轉讓離職股東的股權?
- 第三章 股東會決議、增減資、章程和運營
- 50. 哪些途徑可以消滅股東身份?
- 49. 股東能否起訴要求撤銷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的決議?
- 48. 股東要查詢公司會計資料被公司拒絕時怎么辦?
- 47. 公司高級職員執行職務造成公司損害時 在滿足什么條件時需要向公司承擔法律責任?
- 46. 股東能否起訴損害股東利益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
- 45. 沒有實際出資或者抽逃出資的股東能夠轉讓股權嗎?
- 44. 受讓股權的新股東是否還有出資驗資的義務?
- 43. 大股東是否有權阻止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外股權轉讓?
- 42. 股權轉讓協議主要內容有哪些?
- 41. 股權轉讓后原股東能否請求分配其持股期間公司盈利的分紅?
- 40. 股權各項權能能否分別轉讓?
- 39. 法律對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和高管人員的股份轉讓有哪些特殊要求?
- 38. 公司能否直接規定股東不能對外轉讓股權?
- 37. 公司新增資本導致出質人持股縮減 質權人能否要求出質人增加擔保物?
- 36. 公司股東能否未經其他股東同意而單方增資?
- 35. 股東行使新增資本優先認繳權有時間限制嗎?
- 34. 雙重代持是否有效?
- 33. 隱名股東要求顯名的條件有哪些?
- 32. 顯名 (名義) 股東主要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 31. 隱名股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自己的利益?
- 30. 股權代持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 29. 如何確認股權代持關系?
- 28. 股權代持在我國是合法的嗎?
- 27. 有限責任公司能否實行累積投票制?
- 26. 什么是累積投票制?
- 25. 哪些情況下 股東行使表決權受到限制和排除?
- 24. 股東表決權能否委托他人代為行使?
- 23. 為何有些公司希望實施同股不同權?
- 22. 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確定的利潤分配比例錯誤 股東能否請求司法變更?
- 21. 股權轉讓中如何確定公司未分配利潤的歸屬?
- 20. 公司未能及時向股東支付分紅款 是否需要承擔利息?
- 19. 隱名股東能否直接請求公司分紅?
- 18. 公司長期不分紅 股東能否起訴要求公司分紅?
- 17. 股東能夠放棄分紅權嗎?
- 16. 股東分紅權能否單獨轉讓?
- 15. 未實繳出資的股東能行使分紅權嗎?
- 14. 股東能否按照認繳出資比例分取紅利?
- 13. 股東能否聘請律師、會計師協助其查賬?
- 12. 公司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拒絕股東查賬?
- 11. 股東行使知情權的范圍是什么?
- 10. 被冒名成為股東時如何維權?
- 9. 如何看待向公司投入資金行為性質不明情況下的股東資格問題?
- 8. 有哪些方式可以取得股東資格?
- 7. 股權代持情形下股東資格如何認定?
- 6. 瑕疵出資股東是否可以行使股東知情權?
- 5. 合伙企業可以做公司的股東嗎?
- 4. 兒子能繼承父親的股東資格嗎?
- 3. 股東可以被除名嗎?
- 2. 判斷是否為股東的標準是什么?
- 1. 哪些主體不可以做股東?
- 第二章 股東、股權
- 43. 掛名股東需要對公司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嗎?
- 42. 股東已將非貨幣形式的出資交付給公司 但未辦理
- 41. 股東的出資責任什么情況下會加速到期?
- 40. 公司發起人未按期足額繳納認繳的出資 其他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可以要求公司返還出資嗎?
- 39. 股東可以以其對公司享有的債權抵銷其認繳的出資嗎?
- 38. 公司的注冊資本和開辦資金有區別嗎?
- 37. 無處分權的財產可以出資嗎?
- 36. 非貨幣財產在出資后貶值時可以要求出資人補足嗎?
- 35. 股東出資不到位時 其他股東怎么辦?
- 34. 存在瑕疵出資的股東的股東權利是否可以受到限制?
- 33. 股東出資瑕疵的類型有哪些?
- 32. 有限責任公司的發起人與原始股東是否一致?
- 31. 外商在中國投資的類型有哪些?
- 30. 公司一定要設立董事會嗎?
- 29. 公司未成立時 其設立中的盈利如何分配?
- 28. 股權比例和表決權是對應的嗎?
- 27. 公司設立期間的經營行為是發起人之間的合伙經營嗎?
- 26. 股東實物出資需履行哪些法律程序?
- 25. 債權人追債時 未繳納或繳納出資不足的股東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 24. 股東出資糾紛由哪個法院管轄?
- 23. 股東抽逃出資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22. 隱名股東具有出資的義務嗎?
- 21. 股東出資一定要在章程規定的出資期限內嗎?
- 20. 股東用知識產權出資的條件是什么?
- 19. 知識產權的許可使用權是否可以出資?
- 18. 股東應否在公司成立時繳足出資?
- 17. 配偶一方在設立公司中承擔的責任 另一方需要承擔嗎?
- 16.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能轉讓自己的股份嗎?
- 15. 公司設立失敗 發起人是否可以按分紅比例承擔公司債務?
- 14. 未能設立公司 發起人可以抽回出資款嗎?
- 13. 發起人以設立中的公司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時 產生的責任由誰承擔?
- 12. 發起人為設立公司在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時 產生的責任由誰承擔?
- 11. 公司未設立 投資人可以收回投資款項嗎?
- 10. 公司發起人轉讓全部股權后 還需要對股東出資瑕疵承擔連帶責任嗎?
- 9. 公司發起人的數量有沒有限制?
- 8. 有限責任公司的發起人、實際控制人、股東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 7. 公司設立的字號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構成侵權嗎?
- 6. 丟失身份證 被冒用登記為公司法人時怎么辦?
- 5. 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有風險嗎?
- 4. 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一樣嗎?
- 3. 設立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區別是什么?
- 2. 一人有限公司和個人獨資企業的區別是什么?
- 1.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需要哪些基本條件?
- 第一章 公司設立、出資
- 序言
- 作者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序言
- 第一章 公司設立、出資
- 1.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需要哪些基本條件?
- 2. 一人有限公司和個人獨資企業的區別是什么?
- 3. 設立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區別是什么?
- 4. 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一樣嗎?
- 5. 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有風險嗎?
- 6. 丟失身份證 被冒用登記為公司法人時怎么辦?
- 7. 公司設立的字號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構成侵權嗎?
- 8. 有限責任公司的發起人、實際控制人、股東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 9. 公司發起人的數量有沒有限制?
- 10. 公司發起人轉讓全部股權后 還需要對股東出資瑕疵承擔連帶責任嗎?
- 11. 公司未設立 投資人可以收回投資款項嗎?
- 12. 發起人為設立公司在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時 產生的責任由誰承擔?
- 13. 發起人以設立中的公司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時 產生的責任由誰承擔?
- 14. 未能設立公司 發起人可以抽回出資款嗎?
- 15. 公司設立失敗 發起人是否可以按分紅比例承擔公司債務?
- 16.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能轉讓自己的股份嗎?
- 17. 配偶一方在設立公司中承擔的責任 另一方需要承擔嗎?
- 18. 股東應否在公司成立時繳足出資?
- 19. 知識產權的許可使用權是否可以出資?
- 20. 股東用知識產權出資的條件是什么?
- 21. 股東出資一定要在章程規定的出資期限內嗎?
- 22. 隱名股東具有出資的義務嗎?
- 23. 股東抽逃出資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24. 股東出資糾紛由哪個法院管轄?
- 25. 債權人追債時 未繳納或繳納出資不足的股東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 26. 股東實物出資需履行哪些法律程序?
- 27. 公司設立期間的經營行為是發起人之間的合伙經營嗎?
- 28. 股權比例和表決權是對應的嗎?
- 29. 公司未成立時 其設立中的盈利如何分配?
- 30. 公司一定要設立董事會嗎?
- 31. 外商在中國投資的類型有哪些?
- 32. 有限責任公司的發起人與原始股東是否一致?
- 33. 股東出資瑕疵的類型有哪些?
- 34. 存在瑕疵出資的股東的股東權利是否可以受到限制?
- 35. 股東出資不到位時 其他股東怎么辦?
- 36. 非貨幣財產在出資后貶值時可以要求出資人補足嗎?
- 37. 無處分權的財產可以出資嗎?
- 38. 公司的注冊資本和開辦資金有區別嗎?
- 39. 股東可以以其對公司享有的債權抵銷其認繳的出資嗎?
- 40. 公司發起人未按期足額繳納認繳的出資 其他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可以要求公司返還出資嗎?
- 41. 股東的出資責任什么情況下會加速到期?
- 42. 股東已將非貨幣形式的出資交付給公司 但未辦理
- 43. 掛名股東需要對公司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嗎?
- 第二章 股東、股權
- 1. 哪些主體不可以做股東?
- 2. 判斷是否為股東的標準是什么?
- 3. 股東可以被除名嗎?
- 4. 兒子能繼承父親的股東資格嗎?
- 5. 合伙企業可以做公司的股東嗎?
- 6. 瑕疵出資股東是否可以行使股東知情權?
- 7. 股權代持情形下股東資格如何認定?
- 8. 有哪些方式可以取得股東資格?
- 9. 如何看待向公司投入資金行為性質不明情況下的股東資格問題?
- 10. 被冒名成為股東時如何維權?
- 11. 股東行使知情權的范圍是什么?
- 12. 公司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拒絕股東查賬?
- 13. 股東能否聘請律師、會計師協助其查賬?
- 14. 股東能否按照認繳出資比例分取紅利?
- 15. 未實繳出資的股東能行使分紅權嗎?
- 16. 股東分紅權能否單獨轉讓?
- 17. 股東能夠放棄分紅權嗎?
- 18. 公司長期不分紅 股東能否起訴要求公司分紅?
- 19. 隱名股東能否直接請求公司分紅?
- 20. 公司未能及時向股東支付分紅款 是否需要承擔利息?
- 21. 股權轉讓中如何確定公司未分配利潤的歸屬?
- 22. 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確定的利潤分配比例錯誤 股東能否請求司法變更?
- 23. 為何有些公司希望實施同股不同權?
- 24. 股東表決權能否委托他人代為行使?
- 25. 哪些情況下 股東行使表決權受到限制和排除?
- 26. 什么是累積投票制?
- 27. 有限責任公司能否實行累積投票制?
- 28. 股權代持在我國是合法的嗎?
- 29. 如何確認股權代持關系?
- 30. 股權代持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 31. 隱名股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自己的利益?
- 32. 顯名 (名義) 股東主要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 33. 隱名股東要求顯名的條件有哪些?
- 34. 雙重代持是否有效?
- 35. 股東行使新增資本優先認繳權有時間限制嗎?
- 36. 公司股東能否未經其他股東同意而單方增資?
- 37. 公司新增資本導致出質人持股縮減 質權人能否要求出質人增加擔保物?
- 38. 公司能否直接規定股東不能對外轉讓股權?
- 39. 法律對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和高管人員的股份轉讓有哪些特殊要求?
- 40. 股權各項權能能否分別轉讓?
- 41. 股權轉讓后原股東能否請求分配其持股期間公司盈利的分紅?
- 42. 股權轉讓協議主要內容有哪些?
- 43. 大股東是否有權阻止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外股權轉讓?
- 44. 受讓股權的新股東是否還有出資驗資的義務?
- 45. 沒有實際出資或者抽逃出資的股東能夠轉讓股權嗎?
- 46. 股東能否起訴損害股東利益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
- 47. 公司高級職員執行職務造成公司損害時 在滿足什么條件時需要向公司承擔法律責任?
- 48. 股東要查詢公司會計資料被公司拒絕時怎么辦?
- 49. 股東能否起訴要求撤銷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的決議?
- 50. 哪些途徑可以消滅股東身份?
- 第三章 股東會決議、增減資、章程和運營
- 1. 公司在未事先取得員工股東同意的前提下 是否有權以股東會決議的方式強制轉讓離職股東的股權?
- 2. 公司章程約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須經全體股東同意 這一約定是否有效?
- 3. 修改章程、增資減資、公司合并、分立、解散事項的決議 是否可以通過公司章程約定為董事會通過即可?
- 4. 股東在股東會未結束時即中途離席 該股東會決議是否有效?
- 5. 股東會決議是否可以為股東增設競業禁止義務?
- 6. 股東會違反法律的規定 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 該如何處理?
- 7. 在發生“人章分離”的情況下 如何確定訴訟代表人?
- 8. 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仍有表決權嗎?
- 9. 公司第一大股東既未擔任董事 也未擔任總經理 能否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 10.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能否約定股東的分紅比例和持股比例不一致?
- 11. 公司經營期限屆滿 其他股東要延長公司經營期限 部分小股東不同意 該如何處理?
- 12. 母公司股東能否要求查閱子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
- 13. 僅有法定代表人的簽名 沒有公司蓋章 所簽訂的合同有效嗎?
- 14. 法定代表人超越職權擅自訂立的合同 對公司有效嗎?
- 15. 外國人可以成為內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嗎?
- 16. 公務員可以兼任法定代表人嗎?
- 17. 一人能否同時擔任兩個以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18. 冒名轉讓股份 被冒名人能采取什么措施?
- 19. 公司章程未約定股東出資期限是否合法?
- 20. 股權激勵方案中 與被激勵對象約定高額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
- 21. 現實中很多公司通常有“兩套賬簿” 股東實現知情權時 是否可以要求復制“私賬”?
- 22. 通過有限合伙企業作為持股平臺進行股權激勵 若員工行權后 回購其合伙份額的錢由誰承擔?
- 23. 公司股權激勵中如何確定激勵對象?
- 24. 股權激勵可以授予公司的外部人員嗎?
- 25. 公司股東會是否可以約定大股東擁有“一票否決權”?
- 26. 公司董事會是否可以約定某個董事擁有“一票否決權”?
- 27. 公司董事會決議將公司經營權承包 是否損害小股東利益?
- 28. 股東違反股東協議的約定行使表決權 是否屬于濫用股東權利?
- 29. 公司新設合并 原公司注銷是否需要經過清算程序?
- 30. 股東分紅是否需要代扣納稅?
- 31. 《公司法》規定的董事會的一些權利能否由股東會來行使?
- 32. 股權受讓方需要承擔股權轉讓前公司的債務嗎?
- 33. 以技術作為投資的風險大 作為合作相對方該如何防范?
- 34. 如何確定股東資格取得的具體時間及方式?
- 35. 股東退出機制有哪些?
- 36. 公司章程該如何設計股東退出機制?
- 37. 公務員出資可否確認其股東資格?
- 38. 公司法股東表決形式有哪些?
- 39. 股東在認繳期限屆滿前轉讓股權的 轉讓股東是否仍負有出資義務?
- 40. 虛擬股權激勵分紅權引起的糾紛是否是勞動糾紛?
- 41. 股權質押后能否增資或者減資?
- 42. 夫妻關系存續期間 股權登記一方是否可以單獨處分名下股權?
- 43. 股東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法人注銷登記的 對公司債務是否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 44. 增資糾紛中 股東會決議被冒簽能否影響增資結果?
- 第四章 公司變更
- 1. 公司的哪些變更行為應辦理變更登記?
- 2. 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如發生變動 需要辦理變更登記嗎?
- 3. 如何在網上辦理公司變更登記?
- 4. 公司變更住所的 應該在遷入前還是遷入后辦理變更登記?
- 5. 公司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等事項 應在什么期限內提出申請?
- 6. 公司超出登記經營范圍經營有何法律風險?
- 7.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必須辦理變更登記嗎?
- 8. 法院依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權利時 有限責任公司其他股東是否可以優先購買該股權?
- 9.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向股東之外的人
- 10.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是否可以自由轉讓股權?
- 11. 股權轉讓完成后還需辦理什么手續?
- 12. 有限責任公司的自然人股東死亡 其合法繼承人如何繼承股東資格?
- 13. 公司合并的方式有哪些?
- 14. 公司合并的流程是什么?
- 15. 公司發生合并或分立的 債權債務如何處理?
- 16. 債權人能否直接組織公司合并?
- 17. 公司的哪些變更行為需要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
- 18. 公司減少注冊資本的一般流程是怎樣的?
- 19. 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的一般流程是怎樣的?
- 20. 有限責任公司增加注冊資本時 股東應如何認繳新增資本的出資?
- 21. 股份有限公司為增加注冊資本發行新股 股東如何認購新股?
- 22. 公司變更名稱或法定代表人的 對勞動合同是否有影響?
- 23.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股東需要繳稅嗎?
- 24. 國有企業的股權轉讓應遵循哪些法律程序?
- 25. 燃氣等特許經營企業是否可以私自轉讓股權?
- 26. 一人有限公司發生轉讓的 其債權債務應如何處理?
- 27. 公司變更后商標怎么辦?
- 28. 對公司形式變更決議持有異議的股東 能否行使股份回購請求權?
- 29.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 是否可以連續計算存續時間?
- 30. 外資并購境內企業的情況及安全審查的范圍有哪些?
- 31. 未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是否影響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 32. 股東出資瑕疵是否影響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 33. 如何確定股東優先購買權中的“同等條件” ?
- 34. 股東對轉讓的股權是否可以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
- 35. 侵犯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合同是否有效?
- 36. 股東轉讓股權過程中 應如何尊重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
- 37. 外資企業增資或減資有什么特別流程嗎?
- 38. 公司是否可以強制退股的方式除名股東?
- 39. 股東協議退股是否屬于抽逃出資?
- 40. 股權受讓方發現股東隱瞞債務時的救濟途徑有哪些?
- 41. 董事可無故被更換嗎?
- 42. 董事違反忠實義務 公司應如何處理?
- 第五章 公司解散、清算和注銷
- 1. 哪些事由將導致公司解散?
- 2. 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時 公司還能否存續?
- 3. 小股東可以解散公司嗎?
- 4. 解散公司和清算申請可否同時提起?
- 5. 公司解散后可以直接注銷嗎?
- 6. 債權人可否追究在公司解散后惡意處置公司資產的公司股東或董事的責任?
- 7. 公司解散時 尚未繳納出資的股東還需要繼續繳納嗎?
- 8. 清算組由哪些人組成?
- 9. 債權人可以申請法院指定清算組清算嗎?
- 10. 債權人未收到清算組的通知或公告 可以要求賠償嗎?
- 11. 被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公司是否具有法人資格?
- 12. 債權人可以主張未履行或怠于履行清算義務的公司清算義務人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嗎?
- 13. 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 尚未繳納出資的股東及其他股東是否需要承擔清償責任?
- 14. 清算組成員履行清算義務時 給公司或債權人造成損失時的 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 15. 如何確定解散公司訴訟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的管轄地?
- 16. 清算組可以代表公司參加訴訟嗎?
- 17. 清算后的剩余財產如何分配?
- 18. 申報債權期間 可否單獨清償債權人財產?
- 19. 清算期間 公司財產資不抵債時如何處理?
- 20. 公司在清算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哪些訴訟?
- 21. 清算組可以宣告破產嗎?
- 22. 清算組清算時的職權有哪些?
- 23. 清算方案需要有關機關確認嗎?
- 24. 清算周期有多長?
- 25. 公司依法清算結束并辦理注銷登記前 可否進行有關的民事訴訟?
- 26. 債權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申報債權 還可以補充申報嗎?
- 27. 被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公司 是否有權請求抽逃出資的股東返還出資款?
- 第六章 公司刑事風險
- 1. 公司為逃避債務轉移財產進行破產會觸犯刑法嗎?
- 2. 企業家、公司高管為何容易觸犯職務侵占罪?
- 3. 夫妻公司中 夫妻一方轉移財產是否構成職務侵占罪?
- 4. 公司及其員工支付回扣、手續費等涉嫌什么犯罪?
- 5.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 如何避開日常結算的刑事風險?
- 6. 企業何種情況可以認定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 7. P2P平臺借款項目造假是否一定構成集資詐騙罪?
- 8. P2P平臺債權轉讓模式是否構成非法集資犯罪?
- 9. 企業在招標過程中與其他投標人串標 是否構成串通投標罪?
- 10. 商業賄賂可能涉及的罪名有哪些?
- 11. 公司負責人交代行賄事實中何為“主動交待” ?
- 12. 公司、企業人員受賄與挪用侵占犯罪的潛伏期有多長? 什么時間段最易暴露?
- 13. 股東股權轉讓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刑事法律風險有哪些?
- 14. 公司在破產清算中的哪些行為易被認定為妨害清算罪?
- 15.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何種情形下會涉嫌犯為親友非法牟利罪?
- 16. 國家工作人員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是玩忽職守罪還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
- 17. 公司高管、主要負責人在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后 親屬應如何應對?
- 18. 企業刑事法律風險防范的對策有哪些?
- 19. 公司、公司高管易涉嫌犯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 20. 公司向銀行貸款 何種情況下會被認定為騙取貸款罪?
- 21. 如何理解信用卡詐騙罪中的惡意透支?
- 22. 公司從銀行貸款后 將貸款獲取的資金借與他人收取高額利息 是否構成高利轉貸罪?
- 23. 公司的哪些行為易被認定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 24. 公司非法集資 員工需要負責嗎?
- 25. 企業或個人在與他人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的哪些行為會被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 26. 公司虛開發票的達到何種情況會涉嫌犯罪?
- 27. 生產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易涉嫌的罪名有哪些?
- 28. 刑事上未經追贓是否影響民商事案件的受理和審理?
- 29. 公司員工與公司之間的經濟糾紛是否會阻卻職務侵占罪的認定?
- 30. 公司員工偽造公司印章與第三方簽訂合同 是否必然導致簽訂的合同無效?
- 附錄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一)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二)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三)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四) 更新時間:2020-11-14 18: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