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物權編釋論:條文縷析、法條關聯與案例評議
- 楊垠紅 徐小琴編著
- 469字
- 2022-07-28 10:43:28
第二章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本章概要
物權規范體系的重要實踐價值之一就是保證物盡其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更好地維護社會交易秩序,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物權的變動是保證物盡其用的重要渠道。本章重點就物權變動應當遵守什么樣的規則、產生何種法律后果等內容進行了規定。物權的變動,是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的總稱,具體來說:就物權內容而言,是指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就類型而言,主要分為不動產物權變動和動產物權變動;就變動原因而言,分為依法律行為、依事實行為以及依法律的直接規定,后二者即非依法律行為方式而產生的物權變動,不需以外部性公示要件為物權變動效果的限制條件。
在民法典編撰之際,從諸多提交的立法建議中可以看出,法學界大多數意見認為對于因法律行為發生的物權變動,采取公示生效主義作為原則是正確的選擇。[1]根據本章規定,公示原則是物權編的基本原則,涉及物權靜止狀態和運動狀態的變動都應該遵守公示原則。從物權法理看,不動產物權和動產物權的享有和變動分別以登記和交付為公示方法,完成規定的公示行為后相應物權才能獲得公信力和權利推定力。
推薦閱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釋義(下冊)
- 民辦學校(非營利性)稅收法律政策研究與案例評析
- 新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全書(2017年)
- 最高人民法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理解適用與實務指南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條文釋解
- 你知道我的迷惘:商業倫理案例選輯
-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釋義及實用指南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案例注釋版·第五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制度精義與條文評注(上冊)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案例注釋版(第五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釋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配套解讀:含實施條例
- 農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糾紛與抗爭
- 知識產權:技術顛覆背后的法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