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9 自復議申請人領取征收土地補償款之日起,可以視為其已經知道征收土地決定的主要內容

【裁判要旨】

根據國法〔2014〕40號《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于認定被征地農民“知道”征收土地決定有關問題的意見》第四條第三項規定,行政機關不能提供發布征收土地公告或者征收土地補償安置公告的證據,但是能夠舉證證明申請人在征收土地決定作出后,被征收人已經領取征收土地補償款的,自申請人領取征收土地補償款之日起,可以視為申請人知道征收土地決定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

(2017)最高法行申6219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韓某。

委托代理人:李群輝。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湖南省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許達哲。

委托代理人:孫運山。

委托代理人:冉義。

再審申請人韓某因訴被申請人湖南省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湖南省政府)駁回行政復議申請一案,不服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4月27日作出的(2016)湘行終808號行政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于2017年8月9日立案受理,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并于2017年11月7日在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18法庭組織各方當事人開庭詢問,申請人韓某及委托代理人李群輝,被申請人湖南省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孫運山、冉義到庭參加詢問活動,湖南省政府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因會議安排沖突未到庭,向本院提交書面說明。案件現已審查終結。

2005年8月7日,湖南省政府作出(2005)政國土字第385號《農用地轉用、土地征用審批單》(以下簡稱385號審批單),批準“望城縣2004年第十七批次”建設用地申請,同意將高塘嶺鎮高沖村、仁和村28.7799公頃的農業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并與8.3276公頃城鎮村莊、工礦用地一并辦理集體土地征收手續,合計征收集體土地37.1075公頃。韓某的房屋和設施位于385號審批單批準征地的紅線范圍內。2005年6月11日,望城縣政府作出望政發(2005)106號《關于望城縣2004年第17批次建設項目征用土地的公告》(以下簡稱106號征用土地公告),該公告內容包括批準征地的385號審批單文號、征地位置和范圍、征地補償標準和安置辦法等內容,并送達高沖村、仁和村村民委員會。兩村委會均證明于2005年7月分別將106號征用土地公告在本村予以張貼。2006年11月22日,征地單位制作《工業房產用地(高沖)房屋、設施補償費用匯總表》,載明韓某的房屋總面積、房屋合法面積、房屋補償費、設施補償費及總金額,韓某于當日在該表上簽名確認,并于2007年后陸續領取補償款。2013年3月27日,韓某的房屋被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望城經開區管委會)強制拆除。2014年12月4日,韓某不服強制拆除行為,提起行政訴訟。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法院于2015年3月4日作出(2014)望行初字第00044號行政判決,確認望城經開區管委會強拆行為違法,駁回韓某的其他訴訟請求,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2015年5月3日,韓某不服385號審批單,向湖南省政府郵寄行政復議申請書。2015年5月5日,湖南省政府收到韓某的郵寄申請。2015年6月17日,湖南省政府以韓某申請復議超過法定期限為由,作出湘府復駁字(2015)25號《駁回行政復議申請決定書》(以下簡稱25號復議決定),決定駁回韓某的行政復議申請。韓某不服,于2015年11月16日提起本案行政訴訟,請求撤銷25號復議決定,責令湖南省政府重新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長中行征初字第00300號行政判決認為,385號審批單的主要內容已經2005年6月11日望城縣人民政府發布的106號征用土地公告予以公告。望城區人民法院審理強制拆除案時,385號審批單及106號征用土地公告均作為證據在該案的庭審中予以質證,可以確信韓某至遲在2015年3月4日庭審活動之前已經明確知悉385號審批單及106號征用土地公告的內容。韓某不服385號審批單,應自知道該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復議,2015年5月3日申請行政復議,明顯超過法定期限。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判決駁回韓某的訴訟請求。韓某不服,提起上訴。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湘行終808號行政判決認為,韓某于2006年11月22日在《工業房產用地(高沖)房屋、設施補償費用匯總表》上簽名,該簽名行為表明韓某當時就應當知道土地被征收的事實,應以上述日期作為計算韓某申請行政復議期限的起算時間。湖南省政府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告知韓某申請行政復議權利和期限,應當適用國法〔2014〕40號《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于認定被征地農民“知道”征收土地決定有關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國務院法制辦40號意見)中第六條的規定,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規定,復議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之日起最長不超過2年。韓某直至2015年5月3日申請行政復議,確已超過行政復議的申請期限。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韓某申請再審稱:從(2014)望行初字第00044號案件中得知385號審批單,行政復議期限為兩年,申請人于2015年5月3日提起行政復議,未超過法定申請行政復議期限。請求撤銷一、二審判決,責令湖南省政府受理其行政復議申請。

湖南省政府答辯稱:湖南省政府作出的復議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依據正確,復議程序合法。一、二審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并無不當。請求駁回韓某的再審申請。

本院經審查認為,國務院法制辦40號意見第六條規定,行政機關在征收土地決定作出后,沒有告知被征地農民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行政復議機關或者申請期限的,行政復議申請期限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辦理,即行政復議申請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行政復議機關或者申請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征收土地決定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國務院法制辦40號意見第四條第三項還規定,行政機關不能提供發布征收土地公告或者征收土地補償安置公告的證據,但是能夠舉證證明申請人在征收土地決定作出后,被征收人已經領取征收土地補償款的,自申請人領取征收土地補償款之日起,可以視為申請人知道征收土地決定。本案中,106號征用土地公告是否在韓某所在的高沖村張貼,沒有充分證據證明,且公告沒有告知被征收人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和期限。但是,韓某于2006年11月22日在《工業房產用地(高沖)房屋、設施補償費用匯總表》上簽字確認后,在2007年后陸續領取補償款。自2007年領取補償款時,韓某應當知道385號審批單的主要內容,2009年年底,韓某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已經屆滿,2015年5月3日申請行政復議,顯然已超過法定的申請期限。湖南省政府以韓某的復議申請超過法定期限為由,決定駁回其行政復議申請,處理結果并無不當。韓某主張從(2014)望行初字第00044號案件審理中得知385號審批單,申請行政復議未超過法定期限,其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根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韓某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第三、四項規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十四條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韓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郭修江;審判員:錢小紅、龔斌;法官助理:黃寧暉;書記員:陳清玲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五寨县| 嫩江县| 平定县| 新闻| 上栗县| 泸溪县| 武定县| 大兴区| 肃南| 扎兰屯市| 铁力市| 新邵县| 高清| 介休市| 阿合奇县| 凤台县| 阿城市| 阿拉善左旗| 仙居县| 惠州市| 蓝田县| 博客| 景德镇市| 和林格尔县| 铜陵市| 鹤峰县| 镇巴县| 夏邑县| 辉南县| 信宜市| 绿春县| 金秀| 三穗县| 基隆市| 东平县| 南川市| 丁青县| 从化市| 吉林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