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證據

13 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合理分配舉證責任確定房屋強制拆除實施主體

——北京市華東電子技術研究所訴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行政強制案

【裁判要旨】在強制拆除房屋案件中,原告應當對適格被告承擔初步證明責任。在行政機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后原告的房屋被強制拆除,原告提供了初步證據,但因客觀原因無法提供確鑿證據證明具體組織實施強制拆除機關的,原則上應推定作出征收決定的行政機關是強制拆除機關,除非該行政機關有證據證明強制拆除行為確屬其他行政機關或者組織所為。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2016)京04行初439號 [1]

原告北京市華東電子技術研究所,住所地北京市門頭溝區。

法定代表人孫安勝,所長。

委托代理人豐培華,北京朗仕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王達,北京朗仕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住所地北京市門頭溝區。

法定代表人付兆庚,區長。

委托代理人王雷,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楊練兵,北京市亞太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北京市華東電子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華東研究所)訴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門頭溝區政府)確認行政行為違法一案,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2016年3月29日受理后,于2016年4月1日向被告門頭溝區政府送達了起訴狀副本及應訴通知書。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8月30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華東研究所的委托代理人豐培華、王達,被告門頭溝區政府的委托代理人王雷、楊練兵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華東研究所訴稱,原告于2006年與北京市門頭溝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門頭溝區國資委)簽訂協議,購買了原北京市門頭溝汽車齒輪廠(以下簡稱原門頭溝汽車齒輪廠)的廠房及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后,依法辦理了房產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現房產證已被撤銷,但房屋買賣合同依然有效,原告華東研究所處于正常營業狀態。2012年5月28日,被告門頭溝區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后,原告不服提出起訴。經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高院)終審判決確認該征收決定部分違法,并責令被告采取補救措施。2014年5月7日,被告組織相關人員將原告廠房及相應的設備拆毀,給原告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綜上,請求依法確認被告門頭溝區政府于2014年5月7日拆除原告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城子市場××號房屋(以下簡稱第××號房屋)及室內機器設備的行為違法。

原告華東研究所于開庭審理前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1.房產及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證明原告與門頭溝區國資委簽訂轉讓協議,是合法的土地使用權人;2.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證明原告為城子市場第××號房屋地塊的合法產權人;3.營業執照,證明原告的主體情況;4.北京高院(2013)高行終字第1665號行政判決書(以下簡稱第1665號行政判決),證明原告與涉案地塊存在利害關系;5.強拆的視頻錄像資料及照片,證明2014年5月5日及5月7日,被告門頭溝區政府組織強拆的視頻、第××號房屋原貌及強拆情況;6.廢墟照片,證明第××號房屋被拆后的廢墟。

被告門頭溝區政府辯稱,1.被告沒有實施拆除房屋的行為,經核實,被告并未實施原告所述的拆除行為;2.原告不是房屋的所有權人,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本案中原告的房屋所有權證已于2014年4月28日被撤銷,其不能就第××號房屋相關事項主張權利;3.原告提出起訴已經超過起訴期限。原告訴稱2014年5月7日房屋被拆除,同時造成機器設備、原材料、產品及經營損失,其提出起訴已經超過了6個月的起訴期限。綜上,請求依法駁回原告華東研究所的起訴。

被告門頭溝區政府在法定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

1.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一中院)(2015)一中行初字486號行政裁定;2.北京高院(2015)高行終字第2055號行政裁定,證明原告華東研究所不具備原告主體資格。

經庭審質證,原告華東研究所對被告門頭溝區政府提交全部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認可,關聯性和證明目的不認可,認為雖然撤銷了房產證但沒有撤銷房屋買賣合同,原告對該房產仍然存在相應的權利。被告門頭溝區政府對原告華東研究所提交證據1的真實性、關聯性認可,合法性不認可,認為該轉讓協議存在其他的違法犯罪行為;對證據2的真實性認可,關聯性不認可,認為該轉讓協議目前正在訴訟程序中,其合法性處于不確定狀態;對證據3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均不持異議;對證據4的真實性認可,關聯性不認可,認為不能證明是被告實施的拆除行為;認為證據5、證據6只能證明2014年5月7日發生過強拆,但不能證明被告門頭溝區政府組織實施。

為了確定第××號房屋內是否存在機器設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本院依法要求原告補充提交相應證據,原告補充提交了《市場××號丟失物品清單》及照片,以證明第××號房屋存在機器設備。被告認為其沒有拆除原告所述的機器設備,也不知道拆除主體,對該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均不認可。另外,根據原告當庭陳述,在強制拆除房屋及機器設備過程中,拆除當時有現場錄像且拆除后的機器設備由被告保存,但存放的地點不詳。對此,本院依法要求被告門頭溝區政府提供或者補充該機器設備存在的證據。經本院核實,案涉房屋被拆除后,相應機器設備等現暫存于北京市門頭溝區侯莊子新村口對面平房內。據此,本院認定原告主張存在上述機器設備及附屬物屬實,只是設備的數量、型號以及附屬產品等不能詳細確定。

經審查,本院認為除被告提交的證據不能實現其證明目的以外,原告和被告提交的全部證據形式上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提供證據的要求,能夠證明第××號房屋及室內相應機器設備被拆除的事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且具備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均可以作為認定本案相關事實的證據,本院予以采信。

根據上述合法有效證據以及當事人無爭議之陳述,本院認定如下事實:

2006年8月,原告與門頭溝區國資委簽訂《房產及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購買了北京市門頭溝區城子市場××號,即原門頭溝汽車齒輪廠的廠房及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后,依法辦理了×京房權證門股字第X1號《房屋所有權證》及京門國用(2008出)第×2號國有土地使用證。2014年5月,原告廠房及相應的設備被拆除后,原告認為被告實施了拆除行為,于2016年3月29日向本院提出起訴。

另查,2012年5月28日、2012年8月15日,門頭溝區政府分別作出門政征字〔2012〕3號房屋征收決定和《關于門政征字〔2012〕3號〈房屋征收決定〉的補充決定》(以下簡稱第3號征收決定),第29號房屋及相應的國有土地在上述征收范圍內。雙方當事人均認可,就上述房屋的征收補償,到目前為止未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征補條例》)的規定達成安置補償協議,亦未作出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案涉土地已經被用于項目建設。

本院依職權查明案涉房屋涉及訴訟并聽取了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原告因上述房屋的安置補償先后提起了以下訴訟:

2013年,原告不服第3號征收決定提出起訴,北京高院作出第1665號行政判決,認為《門頭溝區采空棚戶區國有土地上非住宅房屋征收補償方案》和《門頭溝區采空棚戶區集體土地上非住宅房屋征收補償方案》,適用了已被廢止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助費有關規定的批復》(京政函〔2001〕109號)作為補償依據,且涉案項目屬于《征補條例》施行后開展的房屋征收項目,應當認定屬于適用法律錯誤,但鑒于第3號征收決定涉及采空棚戶區改造公共利益,撤銷該征收決定將會給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因此,依法確認第3號征收決定涉及非住宅房屋征收補償的部分違法,并責令被告門頭溝區政府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判決“一、撤銷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3)一中行初字第849號行政判決;二、確認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門政征字〔2012〕3號房屋征收決定涉及住宅房屋征收補償的部分合法;三、確認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門政征字〔2012〕3號房屋征收決定涉及非住宅房屋征收補償的部分違法,由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四、駁回北京市華東電子技術研究所的其他訴訟請求”。

2014年4月28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市住建委)作出京建登記〔2014〕13號《撤銷房屋登記決定書》,決定“撤銷你單位名下坐落于北京市門頭溝區城子市場×號房屋登記。請你單位自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將×京房權證門股字第X1號《房屋所有權證》交回北京市門頭溝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逾期不交回,我委將公告該證書作廢”。原告不服,起訴撤銷上述決定。一中院作出(2014)一中行終字第10906號終審行政判決,認為市住建委“撤銷華東研究所名下的坐落于城子市場××號的房屋登記,所作被訴決定并無不當”。判決駁回原告上訴。

2014年,原告在案涉房屋被強制拆除過程中向北京市公安局門頭溝分局(以下簡稱門頭溝公安分局)報警,認為該局行政不作為致使其遭受損失,故以門頭溝公安分局為被告提出起訴,一中院作出(2014)一中行終字第10902號終審行政判決(以下簡稱第10902號行政判決),認為“門頭溝公安分局在接到華東研究所相關人員的報案后及時出警,其在向京門中心等人員進行調查后,認定華東研究所相關人員所報案件不屬于治安案件,并告知了華東研究所相關人員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其與京門中心之間的糾紛”。門頭溝公安分局已經履行了法定職責,駁回原告上訴。

2016年,原告因案涉房屋范圍內的土地被用于建設項目,以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門頭溝區采空棚戶區改造建設中心為被告,提起排除妨害糾紛民事訴訟。一中院(2016)京01民終6301號終審民事判決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因門頭溝區政府于2012年5月28日作出了房屋征收決定,××號地塊內的房屋處于征收范圍之內,故××號地塊上原有的房屋所有權因此消滅……”認為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駁回原告上訴。

在本案審理期間,雙方當事人均表示希望協調解決案涉房屋因征收而引發的行政糾紛。本院為此多次組織協調,雙方當事人也進行了溝通,但由于雙方對補償安置相關問題差距較大,未能達成調解協議。

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有二:一是華東研究所是否具有原告主體資格并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起訴;二是被告門頭溝區政府是否實施了原告所述拆除行為,具體分析如下:

關于焦點問題一,華東研究所是否具有原告主體資格并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起訴的問題,具體分析如下:第一,關于華東研究所是否具有原告主體資格。《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中,原告基于《房產及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是第××號房屋的實際使用人,與實際使用的房屋及室內設施被拆除當然存在利害關系。考慮到原告屬于生產經營性企業,不能排除有的機器設備屬于固定資產,以及因組織生產而存在原材料、產品等情形。因此,原告針對該房屋及室內設備被拆除認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具有本案原告主體資格。被告方認為原告不是房屋所有權人,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第二,關于原告是否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起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本案中,現有證據證明2014年5月7日實施拆除行為時,未有行政機關告知原告訴權或者起訴期限,故原告于2016年3月29日提出起訴,沒有超過法定起訴期限。故被告門頭溝區政府認為原告超過六個月起訴期限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亦不予支持。

關于焦點問題二,被告門頭溝區政府是否實施了原告所述拆除行為的問題,具體分析如下:第一,第××號房屋及室內相應的設備已經被拆除。首先,第××號房屋位于第3號征收決定的范圍,原告不服補償安置向法院提出了起訴。根據第10902號行政判決記載,結合原告因房屋被拆除向門頭溝公安分局報警、原告提供的視頻資料、相關民事判決及雙方當事人的自認,可以確認第××號房屋及室內設備已經被拆除。

第二,拆除第××號房屋沒有履行法定程序。首先,被告沒有根據《征補條例》的規定作出補償決定。《征補條例》第三條規定,房屋征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在案證據顯示,第××號房屋的征收補償問題,被告門頭溝區政府既未與他人達成征收補償協議,也未作出征收補償決定,原告作為該房屋的實際使用人在客觀上難以獲得拆除主體的證據。故被告否認拆除該房屋的,應當提交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否則應當承擔不利后果。其次,第××號房屋及室內相應的設備未實際補償安置。原告于2013年不服第3號征收決定提出起訴,北京高院作出終審判決,確認征收決定涉及原告的非住宅房屋征收補償的部分違法,并責令門頭溝區政府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2014年4月,案涉房屋的產權證被市住建委撤銷。本院注意到,案涉房屋的產權證被撤銷后其權利并未自動恢復至門頭溝區國資委或者原實際使用人門頭溝汽車齒輪廠。原告持有與門頭溝區國資委簽訂《房產及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仍實際占有使用該房屋,現有證據證明雙方未達成任何形式的安置補償協議,被告門頭溝區政府沒有為此支出補償安置費,而房屋被征收后依法應當給予的補償安置權益并不會消失。現原告主張被告拆除了案涉房屋及室內機器設備,被告應積極舉證其沒有實施拆除行為或者其行為合法。

第三,被告怠于履行應當承擔的舉證義務。《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本案中,第××號房屋處于征收范圍,原告已經提交了強制拆除房屋現場的部分視頻資料,房屋內存在機器設備的清單以及拆除現場有攝像證據線索,結合拆除現場有警察、城管工作人員,原告向門頭溝公安分局報警等事實,可以認定原告已經盡到了初步的證明義務。上述證據均指向被告門頭溝區政府組織實施了拆除行為,如果被告予以否認的,應當積極提交證據予以反駁。現被告僅陳述沒有實施過原告所述拆除行為,而怠于提交相應證據支持其主張,應當承擔不利法律后果。

綜上,被告門頭溝區政府拆除了第××號房屋及室內的機器設備,并且該拆除行為沒有法律依據。故原告請求確認被告門頭溝區政府拆除第××號房屋及室內機器設備違法的訴訟請求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確認被告門頭溝區政府于二〇一四年五月七日拆除原告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城子市場××號房屋及室內機器設備的行為違法。

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政府負擔(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上訴期限內未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又不提出緩交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向緒武

人民陪審員  張風光

人民陪審員  王占平

二〇一七年四月一日

法官 助理  李世邦

書 記 員  高秀麗

書 記 員  劉子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福海县| 运城市| 渝中区| 新化县| 江津市| 西青区| 濉溪县| 盖州市| 罗江县| 陵川县| 大安市| 法库县| 古田县| 淮南市| 克什克腾旗| 志丹县| 依安县| 偃师市| 海丰县| 聊城市| 兰坪| 吉林省| 揭西县| 和田县| 于都县| 宜丰县| 三原县| 驻马店市| 大邑县| 肇州县| 尼勒克县| 宝丰县| 田林县| 胶州市| 鸡东县| 白银市| 容城县| 仁化县| 文化|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