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實用九型人格心理學(暢銷5版)
- 楊珊珊
- 1969字
- 2022-07-28 11:49:39
更多地關注自己——給予者心理調適
給予者能夠和任何權威套近乎,并且給予權威支持的力量,他們一般是某個宗教忠實的信徒、某個歌星的忠誠粉絲或者是某個領導的得力助手。總之,給予者很樂意為了一個大群體的利益而服務。
但是,正是因為給予者甘于自我犧牲的特質,他們很容易卷入三角關系中,成為插足別人婚姻的第三者。他們也會從事一些能夠展示自我魅力的工作,如化妝師、演員或者個人形象顧問等。
給予者最希望的是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同,這個比什么都重要。和給予者在一起,他能讓周圍的人都感覺良好,他們能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人際關系融洽在給予者看來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會想方設法地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在組織朋友聚餐時,他們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朋友的生日禮物也會特別準備。總之,給予者的所有關注點都集中在別人身上。
雖然將注意力轉移到自身,可以發現自己的需求和渴望,可是這樣做又會使給予者感到焦慮和難受,他們無法體驗到情感上的安全感。所以,只有在給予者獨處時,他們才能感到更自由,也更容易發現自己的需求。
給予者對別人的付出和幫助都是基于本能反應,這種反應不受思想控制,也不是為了贏得他人的回報。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對給予者的付出僅僅是為了回報他們,會讓給予者感到特別不舒服。
作為一個給予者
要嘗試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表達自己真正的意思,不去討好對方,內心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要更多地告知別人有關你的事情,就像你請求別人講述他們的事情一樣,要讓周圍人更了解你。
如果你感受到了不被尊重和不公平,不要將此視為理所當然,要心平氣和地將這件事情說出來。
如果你需要什么就大聲說出來,不要在背后抱怨別人沒有給你什么——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像你一樣有能洞察別人需要的直覺。
要容許別人對你所提供的幫助說“不”。你不是他們肚子里的蛔蟲,他們心里想什么,你無法全然明白,要嘗試讓他人自己解決問題。
要給別人提供自己解決問題的空間。與接受他人的幫助相比,每個人都希望能獨立完成一件事情,要明白和理解別人的真正需求。
作為一個與給予者交往的人
當你接受幫助時,一定要告訴給予者,你很感激他們為你所做的事情,因為有了他們的幫助,你才感覺生活是無比美好的。
要讓給予者知道,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沒有必要做不愿意或者不喜歡的事情來博得你的歡心。
當你在某些方面拒絕了給予者的幫助時,一定要告知他們你拒絕的原因和你當時的感覺,這樣他們就會知道,有時候不幫助其實也是一種幫助。
當你想為給予者做一些事情的時候,要提前告知他們,并且說明這樣做并不是為了回饋他們的幫助,只是出于朋友的本能。
當你們在一起相處時,要注意多詢問給予者身邊發生的事情,否則,他們會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上。
要不定時地詢問給予者的感受和需求,特別是當對方處于情緒化、若有所思或者焦慮不安的狀態時。這個時候,也許他們正有需要。
當給予者埋頭苦干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讓他一個人待著,要經常和他保持溝通,這會讓他感到舒服和滿足。
給予者對交談者的態度真誠與否非常敏感,所以在和他們交談時,一定要確保你的態度真誠并對他們感興趣,這樣會讓交流順利進行。
心理專家給給予者的建議
給予者最大的問題是需要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別人或者別的事物上轉移到自己身上。有鑒于此,給予者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要靜心發現自己的欲望。多留些時間獨處,只有獨處的時候,給予者才會感到安全,也才會關注自己的內心,看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第二,要認識到自己對別人的真正價值。和別人交往時,既不要過于夸大自己,也不要過分貶低自己,要明白自己的幫助對別人沒有那么重要,沒有自己,別人照樣也可以解決問題。也不要一味地討好別人,揣摩別人的心思。
第三,要認識到奉承的危害性。奉承最大的危害就是使人焦慮,當你在試著揣測別人心思的時候,你會感到緊張,尤其是當你思考自己的揣測是否正確的時候,你會更加緊張。
第四,要從自我的強大中增強自己的安全感。給予者總是通過奉承拉攏他人,希望他人能充當自己的保護者,一旦失去他人的保護,給予者就會體驗到強烈的不安全感,感覺生活受到了威脅。因而給予者要讓自我強大,通過自己賦予自己安全感。
第五,要處理好外界認可和自我滿足的矛盾。給予者總是在不斷地尋求外界的認可,一旦自我需要和外界的認可之間產生了沖突,給予者會立馬摒棄自身的需求,轉而尋求外界的認可。這個時候給予者就需要平衡外界的認可和自我需求的矛盾,最好能將兩者放在一起考慮,并拿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第六,要明白真正的親密關系是獨享的,是不能與他人一起分享的。在追求愛的過程中,給予者總是會被難以得到的關系所吸引,陷入復雜糾結的三角戀中。對于難以到手的目標,切勿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學會區分逢場作戲和真愛。
第七,要時時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從扮演這些角色中,給予者可以發現每個角色的需求和希望,進而更能理解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