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經典案例及法律法規(guī)政策匯編
- 王露 李芷君主編
- 11字
- 2022-07-29 16:30:16
第二部分 經典案例及分析
1.“長期兩不找”的勞動關系應如何處理?
案情簡介
李某于1983年6月入職某研究院。1987年,李某申請停薪留職,自己創(chuàng)業(yè),先后與該研究院簽訂了三份停薪留職協議。雙方于1993年6月25日簽訂的第三份協議中約定:停薪留職時間為1993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李某須于每年6月底支付管理費2147.52元,如果逾期一個月不交,視為自動離職。
1994年2月25日,該研究院以李某未交管理費為由,按期自動離職處理,并限期交回住房,但該處理決定未送達李某本人。2010年,李某不服研究院的上述決定,遂提起仲裁,要求該研究院補發(fā)1995年至2003年的工資76156元;補發(fā)2004年至2010年的退休金98280元,并自2011年開始正常發(fā)放退休金。
審理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第一,雙方簽訂停薪留職協議系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是合法有效的。第二,李某未按約定支付管理費,存在過錯。在第三份停薪留職協議簽訂后至今,李某一直未支付管理費,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支付管理費的違約責任及后果。第三,雙方處于“互不找”的狀態(tài)長達16年,其勞動人事關系基礎已不存在很多年。在此期間,李某在停薪留職期滿后一直未支付管理費,也未申請回該研究院工作或者申請延期、續(xù)簽停薪留職協議,更未提出其他勞動人事關系方面的主張,同時李某也在從事其他有報酬的經營活動。故認定雙方勞動人事關系實際已經終止,駁回李某全部訴訟請求。
評析意見
“長期兩不找”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情況,HR們該如何應對呢?
1.能否按自動離職處理?
“自動離職”并非我國勞動法中的法定概念,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長期兩不找”,實際上屬于勞動合同的“中止”履行,即雙方的勞動關系被按了暫停鍵,當合適的條件出現時,還存在繼續(xù)履行的可能性。因此,按“自動離職”處理,會使雙方的勞動關系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tài),也會有很多意外情況發(fā)生,給公司的人事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
本案中,最終某研究院勝訴,但不能忽視的前提是雙方已經簽訂書面協議并明確約定了違約責任,李某知道違反協議的責任和后果,即李某用行為履行了雙方的合約,勞動關系按終止處理并無不妥。而在我們遇到的大部分“兩不找”案例中,無此案中的前提條件。
2.及時發(fā)送書面通知催勞動者返崗是正解!
首先,如遇勞動者口頭“辭職”后即“失聯”,或未經任何通知就不回來上班。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在第一時間發(fā)送書面通知,要求員工按時返崗,并就缺勤行為給出合理解釋、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如達到曠工標準,應按曠工處理。
其次,應當在員工手冊中明確哪些行為屬于曠工,并明確曠工達到一定天數、次數的,即為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公司可依法解除勞動關系。
最后,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及時給員工發(fā)送書面通知。通知發(fā)送時,應通過快遞寄送,同時可通過郵件、微信等方式,及時把書面文件內容發(fā)送給員工。溝通盡量留下書面痕跡,不建議僅進行口頭溝通。
-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實施條例關聯條文對照與適用精解(2022年版)
- 類案檢索實用指南
- 公司常見法律問題及糾紛解決法條速查與文書范本
- 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法律政策解答
- 行政執(zhí)法與行政審判(總第77集)
- 行政執(zhí)法合規(guī)一本通(第二版)
- 法學論文寫作指南(第二版)
- 公訴案件證據參考標準(最新修訂版)
- 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一本通(第八版)
- 合同之稅:合同涉稅法律疑難問題解析
- 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本通(第八版)
- 新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全書:2014年版
- 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釋義
- 江蘇“三農”干部學法用法實用手冊
- 公司法司法實務與辦案指引(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