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法律知識學習手冊(實用導圖版)
- 八五普法圖書中心
- 674字
- 2022-08-03 12:12:05
10.城市低保必須以貨幣形式給付嗎?
◆ 案例分析
張大爺是某市某社區的居民,無兒無女,一直獨自居住,主要靠收廢品生活。后來,由于年老體弱多病,張大爺無法再繼續工作,便失去了經濟來源。在社區居委會的幫助下,張大爺申請了低保。今年春節前夕,社區居委會為張大爺送來了現金。張大爺認為,像他這樣的老年人行動不便,以后的低保金如果能以發放生活必需品的形式給付就好了,這樣他就不用再自己去購買了。那么請問,城市低保是否只能以貨幣形式給付呢?
貨幣并不是城市低保待遇的唯一發放形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為了解決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難而建立的,該制度的最終目的是維持生活困難人員的基本生活水平。因此,給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形式并不局限于貨幣,有時發放實物可能更有利于幫助保障對象。對此,我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第8條第4款規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管理審批機關以貨幣形式按月發放;必要時,也可以給付實物,如給低保對象發放米面糧油等也是被允許的。在本案中,社區居委會可以向上級部門反映張大爺的需求,必要時可以以米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作為支付低保的形式。
◆ 法律條文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八條第四款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管理審批機關以貨幣形式按月發放;必要時,也可以給付實物。
深度解析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納入法治化發展軌道,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城市困難居民的基本生活。然而,在向低保戶發放低保待遇時,一定要結合其實際情況。在必要的情況下,是可以給付實物的。但是,給付實物的質量一定要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