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法律知識學習手冊(實用導圖版)
- 八五普法圖書中心
- 612字
- 2022-08-03 12:12:05
9.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員有哪些?
◆ 案例分析
朱某是江蘇省蘇州市某家政公司的員工,朱某的丈夫兩年前身患癌癥去世。當時,朱某為了給丈夫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欠下20萬元的債務。丈夫去世后,所有的家庭重擔落到了朱某一個人身上,她不但要供兩個兒子上學,還要照顧年邁的婆婆,家里生活一直非常拮據,每月只有1500元的收入。后來,朱某的兒子聽說可以申請低保,這樣就可以減輕一點兒家庭負擔。于是,朱某到社區居委會咨詢,以確認他們是否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那么請問,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條件是什么?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種社會救濟制度,是國家和社會為保障收入難以維持最基本生活的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我國《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第9條明確規定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員范圍和條件。本案中,朱某是家中唯一的勞動力,每月只有1500元的收入,人均收入只有375元,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因此,朱某可以申請低保。
◆ 法律條文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九條 國家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深度解析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維護貧困人口的生存權益,是對其生活的一種基本保障。在認定低保對象時,主要看其家庭的經濟情況,如勞動力人數、月基本工資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居委會人員發現社區有生活特別困難的人員時,應及時了解其是否符合申請低保的基本條件,如果符合,應幫助其申請辦理低保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