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新規則速查速用大全集
- 張思星主編
- 7663字
- 2022-07-29 16:32:05
三、合同
(一)合同的訂立與效力
28.電子郵件能否被認定為書面合同?
案例
甲公司在乙公司訂購了一批辦公設備,為節約時間和成本,具體報價、運輸流程、設備安裝等事項都由雙方工作人員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協商。在完成購貨合同各事項的協商之后,雙方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簽訂了合同。郵件中,雙方約定由乙公司負責設備的運輸和安裝,并由甲公司承擔這部分費用。然而,在乙公司完成設備的運輸及安裝后,甲公司認為乙公司要求的費用過高,便以雙方無書面合同為由主張合同并未成立,要求與乙公司重新協商訂立書面合同。那么,電子郵件能否被認定為書面合同?
解析
現代通信技術發達,電子郵件等數據電文在社會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那么,電子郵件是否能夠被認定為書面合同呢?對此,《民法典》合同編中已經有非常明確的規定。根據《民法典》第469條的規定,電子郵件應當視為書面形式。因此,以電子郵件形式簽訂的合同在法律上應當被認定為書面合同,雙方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合同,如果合同相對方違反合同約定,另一方可以將電子郵件作為書面合同證明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本案例中,兩家公司以郵件形式簽訂的合同成立并且有效,甲公司應當按照電子郵件中的約定履行合同,而不能以電子郵件非書面形式為由否定合同的有效性。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29.基金招募說明書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
案例
一天,龐某來到某證券交易市場,打算了解一下基金理財的運作方式和收益等情況。龐某剛進門,證券交易市場的客戶經理就拿出基金招募說明書給他看。這本基金招募說明書內容非常詳細,足足有100多頁,涉及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募集、基金合同的生效、基金份額的申購和贖回、基金的投資目標與策略、基金的信息披露、收益分配方式、風險提示等重要信息。龐某不清楚基金招募說明書的性質,他想知道基金招募說明書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
解析
要約是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提出合同條件,希望對方當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而要約邀請則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在現實生活中,要約與要約邀請的辨別有時有一定的難度,當事人因為知識的欠缺很可能分不太清楚。就拿基金招募說明書來說,是指基金發起人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發售基金時,為基金投資者提供的、對基金情況進行說明的一種法律性文件。基金招募說明書通常包括基金的名稱、類型、發起人、管理人、托管人的情況、承銷商、基金募集金額、地點、申購和贖回的方式及價格、費用種類及比率、基金的投資目標、基金的會計核算原則、收益分配方式等。從概念上來看,基金招募說明書似乎是直接向對方提出的合同條件,但是,其本質是為了吸引相對人購買,希望相對方可以向基金理財公司提出要約表示。因此,根據《民法典》第473條第1款的規定,基金招募說明書為要約邀請,而不是要約。
在上面的案例中,龐某所看的基金招募說明書是要約邀請,是該客戶經理希望龐某向自己提出購買基金的意愿的表示。如果龐某看后想購買基金的話,可以與其簽訂購買合同。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三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債券募集辦法、基金招募說明書、商業廣告和宣傳、寄送的價目表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和宣傳的內容符合要約條件的,構成要約。
30.撤銷要約的意思表示何時發生效力?
案例
佟某根據白某的要求為其訂做了一批生產設備。在生產過程中,佟某缺少某種特殊的零部件,經多方詢問后得知祝某那里有此種零部件,于是以信件的方式向祝某發出要約,稱其愿意購買祝某的此種零部件,并列出了所需零部件的標準、數量等要求發送給了祝某。不料,信件寄出后的第三天,白某因為某種原因不再需要該批設備,佟某為避免損失擴大,趕緊向祝某去信要求撤銷原要約。祝某收到撤銷信件后認為佟某出爾反爾,其行為構成違約,要求佟某履行承諾。佟某則認為祝某在收到撤銷要約的信件之前并未承諾為自己提供零部件。那么,佟某能撤銷自己發出的要約嗎?撤銷要約的意思表示,何時發生效力?
解析
佟某可以撤回自己發出的要約。《民法典》第477條將要約撤銷分為兩大類:以對話方式作出的要約撤銷和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要約撤銷。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撤銷要約的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為受要約人所知道。因為以對話方式作出的要約,對話作出后,受要約人當即受領,所以要約人發出要約后,立即生效。因此,當決定撤銷要約時,只要受要約人知道該意思表示,即達到要約失效的法律效果。而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要約撤銷,撤銷要約與受要約人受領有時間差,應遵從到達生效的原則。也就是說,撤銷要約應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在上面的案例中,佟某是以信件的方式向祝某發出的要約,要約自祝某收到時生效。要約生效后,在祝某作出承諾前,佟某可以依照法律規定撤銷要約。要約被撤銷后,失去效力,不管祝某是否愿意承諾,合同都不再成立。既然合同未成立,佟某也就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一條 行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應當在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前或者與意思表示同時到達相對人。
第四百七十五條 要約可以撤回。要約的撤回適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
第四百七十七條 撤銷要約的意思表示以對話方式作出的,該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為受要約人所知道;撤銷要約的意思表示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31.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時到達要約人的,為新要約還是承諾?
案例
甲百貨公司準備進購一批兒童牛奶,并對兒童牛奶的質量、數量等要求作了說明。乙乳業公司得知后,向甲百貨公司發出了一份包括本公司生產的兒童牛奶的質量、生產原料、保質期等信息在內的非常詳細的書面要約,希望甲百貨公司購買乙乳業公司生產的兒童牛奶,并在要約中注明:“請貴公司于2021年3月21日晚8點前答復,否則該要約失效。”甲百貨公司于2021年3月21日下午5點將承諾信件以快遞的方式發給乙乳業公司,表示愿意與乙乳業公司訂立合同,但其后未得到乙乳業公司的答復。那么,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時到達要約人的,為新要約還是承諾?
解析
根據《民法典》第486條的規定,即使承諾人是在承諾期限內發出的承諾,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時到達要約人的,也不構成承諾,而變為一份新要約。當然,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除外。
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或者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但是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時到達要約人的,最終該承諾到達要約人時就已經超出了要約所確定的承諾期限。而時機對商事交易而言非常重要,在合同期限內對要約人有利的條款,可能過一段時間就會對要約人不利。因此,如果承諾不能及時到達要約人,則不能當然地認為承諾到達了要約人合同就成立,否則將損害要約人的利益。此時,該承諾的性質轉變為一份新的要約,如果相對方同意則可以再作出承諾,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當事人的利益。
在上面的案例中,乙乳業公司明確要求甲百貨公司在3月21日晚8點前作出承諾,但是甲百貨公司在3月21日下午5點才將承諾信件以快遞的方式寄給乙乳業公司。顯然,根據通常情形乙乳業公司不能在當晚8點前收到。此時,甲百貨公司的承諾為新要約,是否作出承諾的決定權在于乙乳業公司。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六條 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或者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時到達要約人的,為新要約;但是,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除外。
32.在網絡交易中,合同何時成立?
案例
黎某在某購物網站看到某款手鐲正打6.6折,于是就提交訂單購買了一個,想在情人節給女朋友一個驚喜。誰料,黎某當天晚上收到了商家發來的消息,聲稱商品標價錯誤,無法正常發貨。請取消訂單,若想購買請按原價補交價款差額。黎某很生氣,覺得商家是故意為之,于是以合同已經成立為由要求商家履行合同。那么,在網絡交易中,合同何時成立?
解析
《民法典》第491條第2款規定,除當事人對合同成立的時間有特別規定外,網購交易合同的成立時間為買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并提交訂單成功時。提交訂單成功表明承諾已經到達要約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此時合同成立。
在上面的案例中,黎某與某商家的商品買賣合同成立時間為黎某提交訂單成功時,因此合同已經成立,商家應該遵守合同約定履行發貨義務。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一條第二款 當事人一方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并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3.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沒有主營業地的,合同的成立地點如何確定?
案例
甲公司與乙科技公司通過數據電文形式簽訂了買賣合同,雙方約定由乙科技公司按照貨物清單約定的規格型號、數量和價格向甲公司銷售一批某品牌機器設備,貨款合計20萬元,合同簽訂一周后付清全款。甲公司指定的收貨地址為某省某市某縣某街道201號,指定收貨人為郭某,運輸方式為汽車運輸,交貨時間為付款成功后一個月內。后因收件人甲公司沒有自己的主營業地,雙方就合同成立的地點發生了爭議。那么,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沒有主營業地的,合同的成立地點如何確定?
解析
根據《民法典》第492條第2款的規定,一般情況下,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如果收件人沒有主營業地的,其住所地即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同時,根據《電子簽名法》第12條的規定,發件人的主營業地為數據電文的發送地點,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數據電文的接收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發送或者接收地點。由此可見,法律規定以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電子合同成立的地點,與要約、承諾生效規則一致,是承諾生效采到達主義的體現。收件人沒有主營業地的,其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為合同的成立地點。
在上面的案例中,甲公司與乙科技公司沒有對合同成立的地點作出約定,應當遵循法律的一般規定確定合同成立地點,由于收件人甲公司沒有主營業地,所以應以甲公司的住所地(營業執照注冊地)作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二條 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住所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第十二條 發件人的主營業地為數據電文的發送地點,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數據電文的接收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發送或者接收地點。
當事人對數據電文的發送地點、接收地點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34.意向書能作為預約合同嗎?
案例
穆某與秦某簽訂了一份《房屋買賣意向書》,約定秦某出資購買穆某的一套房屋。該意向書就房屋轉讓的價款及價款支付方式等條款作了約定,并寫明在意向書簽署之日起一個月內,簽訂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次日,穆某與秦某約定該意向書僅表示雙方買賣房屋的意向,房屋買賣的具體內容以雙方另行簽訂的正式房屋買賣合同為準,同時約定意向書未盡事宜經雙方協商,在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中約定。那么,二人簽訂的意向書是什么性質?此意向書是否能作為預約合同?
解析
意向書在房地產交易、公司并購、股權轉讓等大宗交易、復雜交易領域廣泛存在,因此發生的糾紛也不在少數。但《民法典》第495條并未明確將意向書規定為預約合同。這是因為意向書的性質不能一概而論,根據意向書內容的不同,其可能會被認定為磋商性文件、預約、本約三種不同的性質。
如果意向書中當事人只是表達了簽訂合同的意愿,不具備合同成立的基本要件,也沒有約定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簽訂合同,那么這種意向書只能被認定為磋商性文件。如果意向書具備了當事人、標的以及未來訂立本約合同的意思表示這三個必備要素,則一般將其認定為預約合同。而如果意向書中載明了合同標的、數量、價格等合同主要內容的,一般認定為本約。
在上面的案例中,穆某與秦某簽訂的《房屋買賣意向書》應當被認定為預約合同,因為其中約定在簽訂之日起一個月內,雙方簽訂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而且雙方還約定意向書未盡事宜經雙方協商,在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中約定。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五條 當事人約定在將來一定期限內訂立合同的認購書、訂購書、預訂書等,構成預約合同。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預約合同約定的訂立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預約合同的違約責任。
35.郵寄電腦丟失,因快遞員未提示說明而未保價的,能否要求快遞公司賠償?
案例
曾某將價值1萬元的電腦委托某快遞公司運輸,并在快遞員提供的一份空白快遞單上簽了名。該單據正面發件人簽名處上方注有“您的簽名意味著您已閱讀并接受背面的合同條款”,背面契約條款第5條約定:“未保價的快件賠償最高金額為300元人民幣。凡申報價值超過300元人民幣的快件,本公司將在原收費標準的基礎上,按申報價值增收5%的保價費,并以實際收費時認定的申報價值的實際損失酌情予以賠償,但最高不超過其保價額。”快遞員看見曾某郵寄的是電腦,但并沒有向曾某提示或說明此條款,也沒有建議保價。曾某沒有申報托運物品的價值,也未交納保價費。其后,該電腦在運輸中丟失,雙方因為賠償問題發生爭議。那么,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該條款效力如何?
解析
格式條款是指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根據《民法典》第496條第2款的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如因未履行告知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在上面的案例中,某快遞公司提供的快遞單背面的合同條款屬于格式條款,其中第5條關于賠償條款限制了承運人的賠償責任。依照相關法律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負有對格式條款進行提醒說明的義務,以提醒合同相對方對該條款加以注意,但某快遞公司的快遞員看到曾某郵寄的物品是電腦,屬于貴重物品,卻未盡此義務。曾某沒有對電腦進行保價,導致電腦在運輸中丟失后無法得到相應的賠償,曾某可以以某快遞公司沒有盡到告知義務為由要求其賠償。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六條第二款 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36.合同應該報批而未報批,致使合同未生效的,無責任方可以追究對方的責任嗎?
案例
王某和劉某曾簽訂《礦山轉讓協議》,約定王某將其在A縣的采礦權轉讓給劉某。但是,根據《礦產資源法》第3條第3款的規定,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分別申請、經批準取得探礦權、采礦權,并辦理登記。因此,劉某與王某簽訂的《礦山轉讓協議》屬于依照法律規定應到相關部門辦理批準手續才能生效的合同。劉某按照約定支付了相應款項,王某卻遲遲未向有關部門提交材料申請辦理轉讓采礦權的批準手續,最終導致上述礦山轉讓協議未生效。那么,劉某能向王某主張違約責任嗎?
解析
通常情況下,合同一經成立即生效,但是特殊情況下有些合同需要具備特殊的要件才能生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情形下,批準要件為法定生效要件,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即使合同為依法簽訂也不會實際生效。
在上述案例中,因為王某未按規定進行報批,導致合同不能生效,根據《民法典》第502條第2款的規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同時,根據《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38條對報批義務及相關違約條款獨立生效的規定,若雙方當事人對報批義務約定了違約責任,一方當事人可以基于約定要求報批人承擔違約責任,若沒有約定,只能要求報批義務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在上述案例中,劉某與王某簽訂的《礦山轉讓協議》屬于經批準方能生效的合同,現因合同一方未履行報批義務導致合同未生效,結合《民法典》及《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規定,劉某可以要求王某承擔責任。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
38.須經行政機關批準生效的合同,對報批義務及未履行報批義務的違約責任等相關內容作出專門約定的,該約定獨立生效。一方因另一方不履行報批義務,請求解除合同并請求其承擔合同約定的相應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37.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被代理人有履行合同的義務嗎?
案例
郭某系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生產機械設備。李某是郭某的司機,與郭某發生了矛盾,想給郭某制造麻煩,于是偷了甲公司的公章,與不知情的孫某簽訂了買賣合同,從孫某處購買了甲公司生產機械設備所需的零部件,并于合同中約定將貨物運送到甲公司車間,貨到之后10日內付款。合同成立后,孫某按照合同約定將貨物運送到了指定地點,郭某明知本公司沒有簽訂此合同,仍然接收了貨物并投入生產。支付貨款的日期屆滿,孫某要求甲公司支付貨款,郭某卻以李某無權代理甲公司簽訂合同為由拒絕支付貨款。那么,甲公司有支付貨款的義務嗎?
解析
甲公司有支付貨款的義務。李某偷了甲公司的公章,與不知情的孫某簽訂買賣合同,李某的行為屬于無權代理,孫某系善意第三人。根據《民法典》第503條的規定,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本案例中,甲公司接收了貨物并投入生產,符合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要件要求,是以實際行動追認了該買賣合同的效力。因此,該買賣合同對甲公司具有約束力,甲公司有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貨款的義務。
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三條 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