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五”普法案例教程
-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
- 793字
- 2022-07-29 17:20:59
案例7:一事不再罰原則
——孫某超載運輸被兩次罰款案
案情
孫某駕駛著一輛超載貨車運送一批貨物從A省開往B省。在A省行駛時,被路政管理人員查獲,并依照法定程序罰款200元,但未采取糾正措施。孫某駕駛超載貨車繼續行駛,當行駛到B省某縣時,又被該縣交通局路政管理人員查獲。孫某一再聲明,自己已經在A省被罰過款了,并出示了在A省被罰的罰單,但仍然被路政管理人員罰款200元。孫某不服,向該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評析
《行政處罰法》第29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同一個違法行為違反多個法律規范應當給予罰款處罰的,按照罰款數額高的規定處罰。從而在罰款領域確立了一事不再罰原則。
所謂一事不再罰,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只能科處一次行政處罰,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一事不再罰”原則,主要禁止兩種情況:(1)對于只侵害一個社會關系的違法行為,同一個行政機關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反復給予處罰;(2)對于只侵害一個社會關系的違法行為,由于管轄上的問題,使幾個機關都擁有處罰權,在其中一個機關實施處罰后,其他機關又進行處罰。
在本案中,A省的路政管理人員對孫某駕駛超載貨車運送貨物的違法行為進行罰款處罰后,B省某縣的路政管理人員再次給予其罰款處罰,構成了對“一事不再罰”原則的違反,原因是:(1)在整個違法超載運輸貨物的過程中,孫某實施的是一個違反交通運輸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只不過一直處于持續狀態,未因A省路政管理人員的處罰而及時得到糾正,在性質上應當屬于“一事”。(2)雖然對孫某進行處罰的A省和B省交通管理部門都有權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行政處罰,但這兩個互不隸屬的行政主體的行政處罰權都來自國家授權,只是國家設立在不同地區進行行政管理的代表機構,且其處罰的理由和依據也是完全一樣的。因此縣人民法院應當依法撤銷該縣交通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