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法律知識實用問答
- 和偉偉
- 949字
- 2022-07-28 11:06:52
4 公務員回避包括哪些情形?
情境再現
小李報考了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崗位,在參加公務員面試的時候,面試考官向小李提問:“如果你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對自己親人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你會怎么做?”小李答道:“我一定會秉公執法,必要時大義滅親。”聽聞小李的回答后,幾位考官相視一笑。小李不知道自己是答得好還是不好,回去后認真翻閱資料,發現自己的回答雖然正氣凜然,但是可能已經違反了回避規定,自己對相關知識竟一無所知。那么,公務員在哪些情形下應當回避呢?
法律分析
公務員回避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因自己與所處理的事務有利害關系,為保證處理程序合法以及處理結果公正,根據當事人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申請,或有權機關發現存在影響職權行使的情形,由有權機關依法作出決定,停止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一種制度。嚴格執行公務員回避制度,是公務員廉潔公正執行公務的重要保證。
按照《公務員回避規定》第2條的規定,公務員回避分為任職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務回避。根據《公務員法》第74條的規定,任職回避是指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位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位工作,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另外,公務員不得在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營的企業、營利性組織的行業監管或者主管部門擔任領導成員。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質特殊,需要變通執行任職回避的,由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
根據《公務員法》第75條的規定,地域回避是指公務員擔任鄉級機關、縣級機關、設區的市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實行回避。適用地域回避的人員是擔任上述機關和部門的主要領導職務的人員。一般包括鄉、縣級黨政正職、紀委書記、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黨委組織部部長、人事局局長、監察局局長、公安局局長等。適用地域回避的情形包括在原籍任職或在一地擔任領導職務較長時間。地域回避主要規范對象為原籍任職。
根據《公務員法》第76條的規定,公務回避是指公務員執行公務時,涉及本人利害關系,或者涉及親屬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情形的,應當回避。本案中小李面對的考題便涉及此種需要回避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