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法典
(一)判斷題
1.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可以不履行負擔的義務。( )
2.被監護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不能二次申請監護人資格。( )
3.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該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受到一定影響。( )
4.承包期內發包人可以收回承包地。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5.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
6.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
7.居住權有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
8.居住權可以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
9.人格權不得放棄、轉讓,但可以繼承。( )
10.自然人享有健康權。自然人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權。( )
11.夫妻沒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
12.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
13.離婚后,男女雙方自愿恢復婚姻關系的,可以不到婚姻登記機關重新進行結婚登記。( )
14.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沒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
15.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2名子女;有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1名子女。( )
16.孤兒或者生父母無力撫養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親屬、朋友撫養;撫養人與被撫養人的關系也適用本章。( )
17.外國人不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 )
(二)單項選擇題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 )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A.口頭形式
B.第三人見證的方式
C.書面形式
D.公證形式
2.自然人享有身體權。自然人的身體完整和( )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他人的身體權。
A.身體健康
B.行動自由
C.身體器官
D.身體自由
3.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無償捐獻其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利誘其捐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據前款規定同意捐獻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 )。
A.訂立遺囑
B.采取口頭形式
C.第三人見證
D.采用公證形式
4.夫妻雙方平等享有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 )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A.分別承擔
B.按婚前協議承擔
C.按比例承擔
D.共同承擔
5.夫妻有( )的義務。需要扶養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有要求其給付扶養費的權利。
A.相互撫養
B.相互扶養
C.相互贍養
D.相互扶助
6.( )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
A.有勞動能力
B.有經濟能力
C.有負擔能力
D.有義務能力
7.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 )的,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可以將其送養。
A.可能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損害
B.可能無法為未成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C.年事已高
D.可能嚴重危害該未成年人
8.監護人送養孤兒的,應當征得( )同意。
A.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B.有撫養義務的人
C.兒童福利機構
D.當地居委會或村委會
9.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 )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A.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B.兒童福利機構
C.公安機關
D.司法部門
10.收養關系成立后,( )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被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
A.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B.兒童福利機構
C.公安機關
D.司法部門
11.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養未成年子女的,( )有優先撫養的權利。
A.死亡一方的兄弟姐妹
B.死亡一方的父母
C.死亡一方的三代以內旁系血親
D.死亡一方的近親屬
12.( )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適當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但是,因養父母虐待、遺棄養子女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除外。
A.生父母
B.養父母
C.養子女
D.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繼承從遺囑訂立時開始
B.相互有繼承關系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
C.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后輩先死亡
D.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發生繼承
(三)多項選擇題
1.失蹤人的財產由其( )或者其他愿意擔任財產代管人的人代管。代管有爭議,沒有前款規定的人,或者前款規定的人無代管能力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A.配偶
B.監護人
C.成年子女
D.父母
2.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 )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A.土地補償費
B.老年人生活補助費
C.安置補助費
D.老年人精神補助費
3.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法對其承包經營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 )的權利,有權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農業生產。
A.處分
B.占有
C.使用
D.收益
4.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 )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A.收益
B.占有
C.處分
D.使用
5.( )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A.居住權期限屆滿
B.居住權經合同約定轉移的
C.居住權人死亡
D.居住權被繼承的
6.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 )、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A.生命權
B.身體權
C.健康權
D.姓名權
7.死者的姓名、肖像、( )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A.名譽
B.榮譽
C.隱私
D.遺體
8.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 )的合法權益。
A.婦女
B.未成年人
C.老年人
D.殘疾人
9.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 )的婚姻家庭關系。
A.平等
B.和睦
C.自由
D.文明
10.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 )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A.離婚
B.戀愛
C.再婚
D.結婚
11.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 )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A.共同花費
B.共同支出
C.共同生活
D.共同生產經營
12.有( )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A.重婚
B.與他人同居
C.實施家庭暴力
D.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13.夫妻一方隱藏、( )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A.轉移
B.變賣
C.毀損
D.揮霍
14.收養關系解除后,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養子女,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應當給付生活費。因養子女成年后( )養父母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養子女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
A.虐待
B.辱罵
C.家暴
D.遺棄
(四)填空題
1.土地承包經營權自____時設立。登記機構應當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林權證等證書,并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法律規定,有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未經依法批準,不得將承包地用于____。
3.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婚姻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____判決。
4.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____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5.夫妻雙方自愿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離婚協議應當載明____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6.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____。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____。
7.離婚后,不滿2周歲的子女,以由____為原則。已滿2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8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8.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____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
9.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對夫或者妻在____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10.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____、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11.離婚時,如果一方____,有負擔能力的另一方應當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12.無配偶者收養異性子女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____周歲以上。
13.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愿。收養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____。
14.收養關系解除后,養子女與養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行消除,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____。
(五)簡答題
1.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哪些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2.監護人有哪些情形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
3.根據《民法典》的規定,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哪些條款?
4.夫妻共有財產包含哪些內容?
5.簡述人民法院應當準予離婚的情形。
6.簡述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的條件。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
1.×,解析:《民法典》第37條規定,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2.×,解析:《民法典》第38條規定,被監護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除對被監護人實施故意犯罪的外,確有悔改表現的,經其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愿的前提下,視情況恢復其監護人資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監護關系同時終止。
3.×,解析:《民法典》第49條規定,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響該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4.×,解析:《民法典》第337條規定,承包期內發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5.√,解析:《民法典》第359條第1款。
6.√,解析:《民法典》第364條。
7.×,解析:《民法典》第368條規定,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8.×,解析:《民法典》第369條規定,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9.×,解析:《民法典》第992條規定,人格權不得放棄、轉讓或者繼承。
10.√,解析:《民法典》第1004條。
11.×,解析:《民法典》第1061條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12.√,解析:《民法典》第1070條。
13.×,解析:《民法典》第1083條規定,離婚后,男女雙方自愿恢復婚姻關系的,應當到婚姻登記機關重新進行結婚登記。
14.×,解析:《民法典》第1084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2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8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15.√,解析:《民法典》第1100條。
16.×,解析:《民法典》第1107條規定,孤兒或者生父母無力撫養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親屬、朋友撫養;撫養人與被撫養人的關系不適用本章。
17.×,解析:《民法典》第1109條規定,外國人依法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
(二)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民法典》第33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2.B,解析:《民法典》第1003條規定,自然人享有身體權。自然人的身體完整和行動自由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他人的身體權。
3.A,解析:《民法典》第1006條規定,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無償捐獻其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利誘其捐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據前款規定同意捐獻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訂立遺囑。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決定捐獻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4.D,解析:《民法典》第1058條規定,夫妻雙方平等享有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共同承擔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5.B,解析:《民法典》第1059條規定,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需要扶養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有要求其給付扶養費的權利。
6.C,解析:《民法典》第1074條第1款規定,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
7.D,解析:《民法典》第1095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可能嚴重危害該未成年人的,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可以將其送養。
8.B,解析:《民法典》第1096條規定,監護人送養孤兒的,應當征得有撫養義務的人同意。有撫養義務的人不同意送養、監護人不愿意繼續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依照本法第一編的規定另行確定監護人。
9.A,解析:《民法典》第1105條第1款規定,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10.C,解析:《民法典》第1106條規定,收養關系成立后,公安機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被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
11.B,解析:《民法典》第1108條規定,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養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優先撫養的權利。
12.A,解析:《民法典》第1118條第2款規定,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適當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但是,因養父母虐待、遺棄養子女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除外。
13.B,解析:《民法典》第1121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相互有繼承關系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生繼承。
(三)多項選擇題
1.ACD,解析:《民法典》第42條規定,失蹤人的財產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擔任財產代管人的人代管。代管有爭議,沒有前款規定的人,或者前款規定的人無代管能力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2.AC,解析:《民法典》第243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3.BCD,解析:《民法典》第331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法對其承包經營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農業生產。
4.BD,解析:《民法典》第366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5.AC,解析:《民法典》第370條規定,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6.ABCD,解析:《民法典》第990條規定,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7.ABCD,解析:《民法典》第994條規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8.ABCD,解析:《民法典》第1041條規定,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9.ABD,解析:《民法典》第1043條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10.AC,解析:《民法典》第1069條規定,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11.CD,解析:《民法典》第1064條第2款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12.ABCD,解析:《民法典》第1091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與他人同居;(三)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13.ABCD,解析:《民法典》第1092條規定,夫妻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14.AD,解析:《民法典》第1118條第1款規定,收養關系解除后,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養子女,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應當給付生活費。因養子女成年后虐待、遺棄養父母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養子女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
(四)填空題
1.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生效。(《民法典》第333條)
2.非農建設。(《民法典》第334條)
3.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民法典》第1054條第1款)
4.缺乏勞動能力。(《民法典》第1067條第2款)
5.雙方自愿離婚。(《民法典》第1076條)
6.近親屬;家庭成員。(《民法典》第1045條)
7.母親直接撫養。(《民法典》第1084條)
8.子女身心健康。(《民法典》第1086條第3款)
9.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民法典》第1087條)
10.老年人。(《民法典》第1088條)
11.生活困難。(《民法典》第1090條)
12.40。(《民法典》第1102條)
13.征得被收養人的同意。(《民法典》第1104條)
14.自行恢復。(《民法典》第1117條)
(五)簡答題
1.答:《民法典》第28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親屬;(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2.答:《民法典》第36條規定:“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組織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前款規定的個人和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
3.答:《民法典》第367條規定:“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二)住宅的位置;(三)居住的條件和要求;(四)居住權期限;(五)解決爭議的方法。”
4.答:《民法典》第1062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5.答:《民法典》第1079條規定:“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6.答:《民法典》第1098條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撫養、教育和保護被收養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四)無不利于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五)年滿三十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