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民法商法
一、民法典
(一)判斷題
1.民法調整一切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
2.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
3.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可以獨立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4.失蹤人的財產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擔任財產代管人的人代管。( )
5.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其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
6.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
7.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繼承權。( )
8.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干涉。( )
(二)單項選擇題
1.自然人的( )一律平等。
A.民事能力
B.民事權利能力
C.民事義務
D.民事行為能力
2.(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
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A.14
B.15
C.16
D.17
3.被監護人的( )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A.祖父母
B.父母
C.子女
D.兄
4.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 )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
A.書面
B.口頭
C.書面或者口頭
D.公證
5.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的權利不包括( )
A.名稱權
B.名譽權
C.姓名權
D.榮譽權
6.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 )費用。
A.部分
B.必要
C.全部
D.適當
7.因他人沒有( )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A.事實
B.習慣
C.現實
D.法律
8.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可以就下列哪項客體依法享有專有權利?( )
A.水流
B.通用公式
C.商業秘密
D.礦產資源
(三)多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B.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C.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D.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有:( )
A.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
B.與其年齡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C.與其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D.與其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3.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 )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A.本人
B.利害關系人
C.民政部門
D.殘疾人聯合會
4.監護人有下列哪些行為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 )
A.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
B.無法履行監護職責并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
C.怠于履行監護職責,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
D.實施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5.自然人在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自( )之日起計算。
A.利害關系人確定的下落不明
B.失去音訊
C.戰爭結束
D.有關機關確定的下落不明
6.自然人享有的權利包括:( )
A.身體權
B.肖像權
C.榮譽權
D.婚姻自主權
7.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 )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A.收集
B.加工
C.使用
D.傳輸
8.法律對( )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
A.未成年人
B.殘疾人
C.老年人
D.婦女
(四)填空題
1.自然人從_____起到_____止,具有_____,依法享有_____,承擔_____。
2.成年人為_____,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_____周歲以上的_____,以自己的_____為主要生活來源的,_____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_____是其法定代理人。
4.被人民法院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_____、_____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_____、_____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5.依法具有_____資格的人之間可以_____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_____。
6.監護人_____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_____保護。
7.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_____、_____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8.民事主體行使權利時,應當履行_____的和_____的義務。
(五)簡答題
1.簡述撤銷權消滅的情形。
2.簡述委托代理終止的情形。
3.簡述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條件。
4.簡述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
1.×,解析:《民法典》第2條規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 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2.√,解析:根據《民法典》第13條。
3.√,解析:根據《民法典》第22條。
4.√,解析:根據《民法典》第42條。
5.×,解析:《民法典》第49條規定:“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響該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6.√,解析:根據《民法典》第112條。
7.×,解析:《民法典》第124條規定:“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8.√,解析:根據《民法典》第130條。
(二)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民法典》第14條規定:“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2.C,解析:《民法典》第18條規定:“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3.B, 解析:《民法典》第29條規定,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4.A,解析:《民法典》第33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5.C,解析:《民法典》第110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6.B,解析:《民法典》第121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7.D,解析:《民法典》第122條規定:“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8.C,解析:《民法典》第123條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一)作品:(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商標;(四)地理標志;(五)商業秘密;(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七)植物新品種;(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三)多項選擇題
1.ABCD,解析:《民法典》第13條、第14條、第16條。
2.ABC,解析:《民法典》第19條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3.ABCD,解析:《民法典》第24條規定:“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 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 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人,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 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4.ABC,解析:《民法典》第36條第1款規定:“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 定監護人:(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并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5.CD,解析:《民法典》第41條規定:“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時間自其失去音訊之日起計算,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自戰爭結束之日或者有關機關確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計算。”
6.ABCD,解析:《民法典》第110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7.ABCD,解析:《民法典》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8.ABCD,解析:《民法典》第128條規定:“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
(四)填空題
1.出生時;死亡時;民事權利能力;民事權利;民事義務。(《民法典》第13條)
2.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未成年人; 勞動收入;視為。(《民法典》第18條)
3.監護人。(《民法典》第23條)
4.本人;利害關系人;智力;精神健康。(《民法典》第24條第2款)
5.監護;協議;真實意愿。(《民法典》第30 條)
6.依法;法律。(《民法典》第34條第2款)
7.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民法典》第131條)
8.不得;社會公共利益。(《民法典》第132條)
(五)簡答題
1.答:《民法典》1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 1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 90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 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2.答:《民法典》第17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終止:(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二)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辭去委托;(三)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四)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五)作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
3.答:《民法典》第36條1款規定:“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 ;(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4.答:《民法典》第179條第1款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繼續履行;(八)賠償損失;(九)支付違約金;(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一)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