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醫療糾紛法律常識小全書:案例自測實用版作者名: 全民普法圖書中心本章字數: 1178字更新時間: 2022-07-29 17:00:19
非法行醫致人損害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案例實錄
隋某曾在縣中醫院學習過中醫。后隋某在未取得行醫資格證和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在鎮上私自開辦了一間個體診所。某日,農婦馬某因類風濕病到隋某處就診,隋某為其配制了一服中藥,囑咐其按時吃藥。當天晚上,馬某在服藥后即開始上吐下瀉,后來竟昏厥。家人急忙將其送至醫院搶救,方得脫險。后馬某以隋某開具藥方致人中毒構成醫療事故為由,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那么,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呢?
律師分析
隋某的行為不構成醫療事故。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60條第1款的規定,醫療機構是指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因此,只有經過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機構和個體行醫者行醫引起的損害,才可認定為醫療事故。本案中,隋某未取得行醫資格證和執業許可證,在此種情況下導致馬某身體受損,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只能對其以非法行醫論處。對于非法行醫致人受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61條規定,非法行醫致人損害,不屬于醫療事故,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賠償,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所以,馬某可以依照《民法典》中關于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相關規定主張權利。
法條鏈接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六十條第一款 本條例所稱醫療機構,是指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
第六十一條 非法行醫,造成患者人身損害,不屬于醫療事故,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賠償,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衛生院、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醫療機構執業,必須進行登記,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溫馨提示
非法行醫是指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無證行醫,包括不具備開業行醫條件的人擅自無證行醫,也包括雖具備開業行醫條件但未經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核發行醫執照而擅自開業行醫。非法行醫的主要形式有:走街串巷游走行醫;在集市街邊擺攤給人看病;在自己家中掛牌私自開診;在藥店內坐堂行醫等。非法行醫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自測小題
選擇:哪些單位或個人從事診療活動,必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 )
A.只有公立醫院需要取得
B.只有私立醫院需要取得
C.只有私人診所需要取得
D.任何單位和個人都需要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