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商標民事糾紛

8 涉網商標權糾紛中管轄法院的確定

——中隧橋公司訴中交大建公司、某度公司侵害商標權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書字號

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浙01民轄終657號民事裁定書

2.案由:侵害商標權糾紛

3.當事人

原告(被上訴人):中隧橋公司

被告(上訴人):中交大建公司、某度公司

【基本案情】

中隧橋公司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準取得“中隧橋”文字商標,并以此作為企業字號,經過多年對商標及品牌的宣傳,已經在行業內積累了較高的知名度。后中隧橋公司發現中交大建公司通過某度公司搜索引擎中的競價排名廣告,擅自以“中隧橋”文字商標及企業字號作為關鍵字,在競價排名廣告的廣告語中使用上述商標及企業字號,點擊后直接進入中交大建公司網站,其認為上述行為足以誤導消費者將中交大建公司與中隧橋公司產生聯系,達到“搭便車”的目的,故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

在審理過程中,中交大建公司和某度公司均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起管轄權異議。中交大建公司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中交大建公司住所地位于西安市雁塔區,故要求將案件移送至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審理。某度公司認為按照“原告就被告”的管轄原則,應由某度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同時本案系發生在互聯網環境下的侵權糾紛案件,中隧橋公司訴稱的“侵害商標權”行為主要發生在某度公司運營的搜索引擎上,涉訴侵權行為的網絡服務器所在地為北京市海淀區,某度公司的住所地及網絡服務器均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要求將本案移送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審理。

【案件焦點】

管轄法院的確定。

【法院裁判要旨】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中隧橋公司所訴被告中交大建公司利用被告某度公司的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廣告,侵害中隧橋公司的商標專用權,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屬于信息網絡侵權糾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信息網絡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被侵權人即中隧橋公司的住所地位于杭州市蕭山區,中隧橋公司有權選擇向侵權結果發生地人民法院起訴,故蕭山區人民法院作為侵權結果發生地的人民法院,對本案有管轄權。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一百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之規定,作出如下裁定:一、駁回被告中交大建公司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二、駁回被告某度公司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

一審裁定后,兩被告均提起上訴。

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中隧橋公司起訴的事實與理由,其主張因中交大建公司通過某度公司的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廣告,擅自使用中隧橋公司第9134253號、第9134346號“中隧橋”文字商標及企業字號作為關鍵字,在競價排名廣告的廣告語中使用上述商標及企業字號,足以誤導消費者將中交大建公司與中隧橋公司產生聯系,達到“搭便車”的目的,故中隧橋公司認為中交大建公司的行為侵害其商標專用權且構成不正當競爭,某度公司與中交大建公司構成共同侵權。因被控侵權行為發生在信息網絡環境中,故原裁定據此認定本案應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五條“信息網絡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的規定,并無不當。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同意杭州市、寧波市、合肥市、福州市、濟南市、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內設專門審判機構并跨區域管轄部分知識產權案件的批復》第二條“同意指定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以下知識產權案件……2.發生在杭州市、嘉興市、湖州市、金華市、衢州市、麗水市轄區內,訴訟標的額為800萬元以上的商標權、著作權、不正當競爭,技術合同糾紛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5.不服杭州市轄區內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上訴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標準的通知》的規定,因中隧橋公司住所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本案起訴標的額為50萬元,故一審法院作為被侵權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對本案依法享有管轄權。

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一條之規定,作出如下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法官后語】

本案系發生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商標侵權行為,中隧橋公司起訴稱中交大建公司通過某度公司搜索引擎中的競價排名廣告,擅自以“中隧橋”文字商標及企業字號作為關鍵字,在競價排名廣告的廣告語中使用上述商標及企業字號,侵害其商標專用權,向蕭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中交大建公司認為本案的侵權行為地和侵權結果地均不明確,故應按照最密切聯系原則,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某度公司則認為本案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均為某度公司運營的搜索引擎上,故應由網絡服務器、計算機終端設備等存放地人民法院管轄。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對于本案的管轄,能否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關于“信息網絡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的規定?

一種觀點認為,侵害商標權糾紛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關于管轄的約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第六條第一款的規定,侵害商標權行為的結果發生地包括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但是像本案發生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商標侵權行為,不存在所謂的侵害商標權的實物,那么也就不存在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那么應該怎樣確定侵害商標權的侵權結果地呢?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侵權結果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那么就可以據此確定管轄法院。

另一種觀點認為,不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該條規定的立法初衷是便于當事人訴訟,當事人可在多個管轄連接點中挑選對自己有利的法院進行訴訟。本身互聯網環境下的商標侵權行為,其侵權行為地難以確定,如果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原告在衡量訴訟成本后,為了方便自己的最大利益取得,就會選擇適用該規定,那么基本上所有在互聯網環境下發生的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均可以認定為信息網絡中的侵權行為,并適用該規定,事實上也對傳統的“原告就被告”原則產生了沖擊,因此不應作擴大化處理。

對此,筆者認可第一種觀點,互聯網環境下發生的侵害商標權糾紛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關于管轄的約定,但也要結合具體案件情況進行分析,對如果僅通過網絡銷售侵權產品的糾紛,不宜適用該規定。具體分析如下:

(一)侵權行為主要依托網絡進行時可適用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中的“信息網絡侵權行為”具有特定的含義,主要指的是侵權人利用信息網絡平臺侵害他人人身權益以及財產權益的行為,信息網絡侵權行為中被侵權的對象往往存在于網絡環境中,如作品、人格權、宣傳內容、商標權等,侵權行為實施主要依托于信息網絡平臺,通過上傳、下載、鏈接等網絡方式進行,侵權行為全部或絕大部分在信息網絡平臺上完成。

本案中,中交大建公司的侵權行為主要就是表現在利用了某度公司的搜索引擎中的競價排名廣告,在廣告語中使用了原告所有的商標權及其企業字號,通過相應的鏈接可以直接鏈接到中交大建公司的網站,其侵權行為都是通過網絡完成的,主要通過鏈接的方式進行,因此屬于信息網絡侵權行為,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

(二)僅利用網絡銷售侵權產品不應適用

另一種涉及互聯網的商標侵權行為,如利用網絡銷售、許諾銷售侵害商標權產品的行為,就不適用于信息網絡侵權行為關于管轄的規定。因為網絡銷售侵權產品的行為并非主要通過上傳、下載、鏈接等網絡方式實施,雖然利用網店進行銷售產品,但是網絡銷售實際上是傳統實體店銷售行為在信息網絡上的延伸,不屬于信息網絡侵權行為。因此,在確定管轄的原則上,信息網絡侵權行為的范圍,不應擴大到網絡銷售、許諾銷售侵權產品的行為。

如果對于網絡銷售、許諾銷售侵權產品的行為,原告住所地法院具有管轄權的話,當事人在挑選管轄法院時絕大部分都會就近就便利選擇原告住所地法院,將對“原告就被告”的傳統管轄原則產生沖擊,且過分賦予當事人選擇管轄法院的權利,可能產生濫用訴訟權利、人為制造管轄連接點等不良風氣,既不利于被告參加訴訟,也不利于法院審理案件。因此,在涉及網絡銷售、許諾銷售侵害商標權的產品案件中,不應適用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應對侵權行為地進行限縮性解釋,防止一方當事人“過分”挑選法院,并將挑選法院限制在可容忍的范圍之內。

(三)有利于侵權行為地的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對“侵權行為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

互聯網環境下發生的侵權行為,其侵權行為實施地難以確定,主要原因就是侵權行為發生在互聯網環境中時,其發生地點難以與現實中的實際地點進行簡單的對應。侵權人通過計算機終端設備等實施具體的侵權行為,但是具體的操作是通過數據流的形式在計算機設備、服務器上進行傳播,并且一個侵權行為可能會涉及不同地點的服務器,其行為發生地難以確定。且互聯網具有無邊界性,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當前更多企業無需像之前一樣建立服務器,即可通過云計算供應商提供的云計算服務實現相應的功能;如果涉及的是原、被告所在地之外的第三地的人民法院,不利于案件的審理,也背離了最密切聯系原則;或者根本難以確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

對于侵權結果發生地,基于互聯網的不確定性,侵權后的信息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被發現,且早在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國部分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指出:“侵權結果發生地應當理解為侵權行為直接產生的結果發生地,不能以原告受到損害就認為原告所在地就是侵權結果發生地”。

而在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的管轄中,《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第一款規定,因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對于發生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商標侵權糾紛,就難以具體指向實際的地點,因不存在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信息網絡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該條規定對侵權行為地作出了明確規定,即以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為侵權行為實施地,以被侵權人住所地作為侵權結果地,且并非以原告所在地作為管轄連接點,而是以被侵權人住所地作為連接點,不違反“原告就被告”的基本原則。

因此,在涉及互聯網的商標侵權案件的管轄上,適用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有利于侵權行為地的確定,以被侵權人所在地或者實施侵權行為的設備所在地作為連接點,均有利于案件事實的查明,也符合管轄中最密切聯系的基本原則。但適用該規定一定要符合侵權行為依托網絡發生的主要原則,而不能簡單因為涉及互聯網就適用,不能擴大化適用。

編寫人: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 王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柞水县| 汉寿县| 徐闻县| 静安区| 同仁县| 华容县| 普陀区| 彰化县| 陆川县| 洮南市| 绵阳市| 盱眙县| 仁怀市| 凤城市| 延川县| 垦利县| 闻喜县| 渝北区| 泗阳县| 玉溪市| 军事| 伊春市| 平舆县| 清涧县| 永宁县| 霸州市| 莱州市| 新密市| 岗巴县| 宾川县| 玛纳斯县| 绍兴市| 扬中市| 垦利县| 孟津县| 南康市| 麟游县| 康乐县| 马龙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