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精神胚胎

第1章 今天的孩子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并開始相信自己的能力時,我們就能超越自我,就能去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并且發(fā)現他們和我們的區(qū)別。

一、孩子的世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照顧和教育。不過,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從19世紀末至今,孩子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不止于此,孩子性格發(fā)展也得到了極大的關注。孩子對于知識的自我吸收能力,為目前的兒童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沒有這方面的研究,人類也無法研究其他學科,例如醫(yī)學、哲學和社會學的分支學科。往小了說,胚胎學為人類生理學和生命進化的研究照亮了道路。但是相比于對兒童生理的研究而言,兒童心理研究的影響可能更深刻,這種研究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人類的所有問題,還有可能讓我們從兒童心理的發(fā)展過程中找到人類進化的密鑰,或者說是開啟人類新文明的密鑰。

瑞典詩人和作家愛倫·凱曾預言,20世紀將會是孩子的世紀。如果你搜尋過歷史,就會發(fā)現意大利國王維克多·以馬利三世曾經在自己的演說中提過類似的觀點。當時是1900年,即20世紀的元年,在父親遇刺身亡后,維克多·以馬利繼承了王位,他認為1900年為新世紀的新紀元,并將從1900年開啟的20世紀稱為“兒童的世紀”。

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預言呢?那是因為在19世紀最后的10年中,通過科學研究,人們發(fā)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孩子們患傳染病的死亡率遠超成人,達10倍之多,孩子們深受嚴苛的學校制度之苦。而在當時,幾乎沒有人知道,孩子們身上擁有一個能揭開人類精神面紗的生命奧秘;更沒有人知道,對孩子精神世界的研究有可能幫助我們解決人類自身和社會的問題。人們在上述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一門新的科學,這門新科學將會對整個人類的社會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孩子的心智與潛意識

精神分析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對它的研究能幫助我們發(fā)現人類潛意識中隱藏的秘密。雖然對于人類生活中的實際性問題,精神分析并不能提供解決方案,但是對于理解孩子神秘的生命過程還是能有所貢獻的。

目前,精神分析已經突破了心理學認為的“無法逾越”的意識層,心理學家對于這個意識層的理解,就像曾經的希臘航海員對于海格立斯石柱的迷信,他們執(zhí)著地認為石柱就是世界的盡頭。

精神分析已經觸及了人類的潛意識領域。如果繞開精神分析,我們就無法向人們證明孩子的心智對于整個人類心理問題的研究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大家都知道,精神分析剛開始只是作為治療心理疾病的一種方法,進而成為現代醫(yī)學的分支學科。這門學科對于人類而言,確實具有啟發(fā)性的意義,它向我們證實了潛意識的力量:人的潛意識能夠支配或控制人類的行為。因此,我們可以說,精神分析實際上就是研究潛意識以外的心理反應。而作為精神分析的研究對象,這些心理反應展示了潛在因素和未知現象對人類的影響,這一發(fā)現也推翻了人們之前的認知。研究顯示,人類的心理世界非常廣闊,充滿未知,而且這些未知的領域與人類的命運密切相關。但是,目前精神分析還不足以完全解釋清楚這個無限廣闊的未知領域。

在19世紀,法國醫(yī)學教授夏科所處的時代,人們通過精神方面的研究發(fā)現了潛意識。經研究表明,在一些特別的重癥精神病患者身上,潛意識會突如其來,就好像熔巖突然從地心噴涌而出造成火山爆發(fā)一樣。也正因為這樣,潛意識被作為疾病的一種表象,而我們對潛意識的研究也止步于人類精神意識的各種對比。這種現象一直持續(xù)到弗洛伊德別出心裁地開啟了對潛意識的研究。經過各項試驗研究,弗洛伊德找到了觀察潛意識的方法。他將潛意識的研究停留在病理學,畢竟很少有正常人愿意接受自己成為試驗品來進行各項令人苦不堪言的精神分析測試,更沒有人愿意接受心理手術。正是以對精神病人的各項分析研究為基礎,弗洛伊德才創(chuàng)立了屬于他的心理學理論,并且這種新的理論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病態(tài)心理研究下的個人推演。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并不完整,再加上他的治療方案根本不能治愈那些重度精神病患者,導致他在精神疾病上的治療權威始終無法讓人信服。

因此,在人類社會普遍的傳統認知里,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無法得到廣泛應用,盡管大家認可了潛意識的存在,但是對它的探索過于淺顯片面,我們目前掌握的理論以及對于潛意識引發(fā)的心理疾病的治療技術似乎望塵莫及。

三、童年的秘密

潛意識對我們而言是高深莫測的。如果我們想走近它,不能僅僅依靠心理學,還需要其他科學的支持,并且要運用更多的方法。比如我們可以推本溯源,從人類的起源開始研究潛意識,換句話說,就是從研究兒童心理學起步,了解孩子與環(huán)境的關系,并通過對扭曲和黑化的心靈的研究來了解孩童時期內心世界的形成過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揭開了人類潛意識的神秘面紗,通過對成人的精神進行研究分析,我們驚訝地發(fā)現,精神疾病可以追溯到嬰兒期。根據潛意識反應的記憶可以發(fā)現,如果一個人在嬰兒期遭受過常人未曾有過的意外創(chuàng)傷,這些痛苦的記憶會深埋在他的潛意識中。這個發(fā)現不但令人震驚,也讓大家惶恐不安,因為它超出了社會大眾的普遍認知。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痛苦是孩子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自發(fā)現象,是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經歷,卻從未意識到,孩童時期遭受的精神痛苦會帶來長大成人以后的各種精神疾病。而孩童時期的精神痛苦,恰好是由成人憑借自己的絕對權威壓制了孩子們自發(fā)的活動而引起的。總而言之,孩子們遭受的精神痛苦與他們身邊最親密的成人息息相關,這里所說的成人是指孩子的母親。

在現階段,我們必須將對潛意識的研究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較為淺顯的研究,也就是對個體的本能與所處環(huán)境之間的沖突的研究。這個沖突并不是無法化解的。我們可以把令個體覺得不安的潛意識因素上升到意識層面,這并不難。第二個層次是更為深入的研究,即對童年記憶的研究。童年記憶中的沖突與環(huán)境無關,但與母親有關,往大了說,這種沖突是孩子與身邊成人的沖突,它可能是重度精神疾病的源頭。目前大家都已經意識到,無論是生理疾病還是心理疾病,對童年時期經歷的分析和了解,都是有益于治療的。

當然,除了精神分析法以外,我們還應該借助其他的治療方法。精神分析在潛意識探測方面的技術能幫助我們了解成年病例的患病原因,但對于兒童疾病卻是一種阻礙,因為從各個方面來說,孩子都不適宜成為精神分析的對象。孩子根本沒有必要記得自己的童年。比起對孩子進行精神分析,我們更應該去觀察他們,從心理學的專業(yè)角度去發(fā)現孩子與周圍的成人以及與環(huán)境之間的種種矛盾。很明顯的,這種觀察方法與我們之前提到的精神分析理論和精神分析技術是背道而馳的。我們會借助觀察法進入一個新的研究階段。我們觀察孩子的目的,并非是研究孩子復雜多變的病態(tài)心理,而是借孩子的心理活動來研究更廣闊的人類生活。當然使用觀察法也是有難度的,觀察范圍會過于廣闊,涉及一個人從嬰兒期開始的整個人生。

目前,我們還沒寫出完整的人類心理發(fā)展的歷史,這是因為我們缺乏對一個重要時期的了解:童年時期。我們不知道孩子在通過感官探索生活環(huán)境時遇到了什么阻礙,也不知道孩子與周圍的成人(照顧孩子生活卻不理解孩子)相處時引發(fā)了什么無法解決的矛盾。我們對童年時期的探索還是一片空白。我們無法了解孩子在童年時期遭受的心靈苦痛,這些苦痛折磨著孩子幼小脆弱的心靈,讓他們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受制于人且低人一等,這種心態(tài)顯然違背了大自然的原意。

精神分析發(fā)現了這個矛盾,卻無法化解它,因為精神分析主要涉獵的是精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問題,所以在孩子心理問題的預防上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但是對孩子心理問題的研究卻有助于發(fā)揮預防作用,從而達到消除孩子的心理沖突和障礙的效果,最終解決由這些沖突和障礙帶來的連鎖反應——心理疾病,甚至會影響人類生存的道德失調。

就這樣,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出現了。它與精神分析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天壤之別。這種研究是為了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同時關注他們所受的教育是否達標。這個新研究的目標就是探索孩子未知的心理,同時讓成人意識到他們對待孩子時采取了錯誤的禁錮行為。

四、成人無法理解孩子

弗洛伊德用了一個非常恰當的詞來描述成人心緒紊亂的根源,這個詞就是“壓抑”。

由于成人的“壓抑”,孩子無法自然成長,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當然這里的成人并非特指某一個人,而是抽象代指。但是一旦“成人”對孩子造成了影響,那么這個“成人”就不再抽象了,而會是孩子身邊最親近的那個人,剛開始是母親,接著是孩子的教師。

在社會中,成人承擔著為孩子提供教育并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責任。但是,通過對孩子內心世界的最新探索,我們發(fā)現事實往往恰恰相反,那些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的成人,現在卻成了應該接受批判的人,無論是父親或者母親,還是老師或者孩子們的看護人員。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所有的成人都成了被告,甚至可以說整個社會都成了被告。就好像上帝的“末日審判”一樣,成人乃至整個社會都要接受這樣的質問:“你們到底對孩子們做了什么?”

作為被告,成人的本能反應是為自己申訴:“我們已經竭盡全力地付出了,我們甘愿犧牲自己,我們愛自己的孩子。”這句辯白暴露了一種矛盾的態(tài)度,自我意識和潛意識糾纏在了一起。這種固執(zhí)的陳腔濫調對我們而言根本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控告的內容,而非被控告的對象。成人全力以赴地為孩子付出,提供自己能力范圍內最好的照顧和教育,最后卻發(fā)現自己深陷泥潭無力回天。成人根本沒意識到,自己才是泥潭的中心。

所有為孩子發(fā)聲的人都應該對成人提出這種批判,無一例外且絕不姑息。這種批判不僅是針對成人的錯誤行為,更是針對人們的“無心之失”。通過這種批判,整個人類的道德境界都會得到提升,人類對自我的認識會更加深刻。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是通過對未知世界的不斷探索得來的。

對于自己有意識犯下的錯誤惱羞成怒,對于自己無意識犯下的錯誤百思不得其解,這就是人們面對自己錯誤時的矛盾態(tài)度。然而正是無意識的錯誤推動著我們進步和發(fā)展,讓我們超越自己的期望,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這種現象確實很有趣,人們主動聽取對自己的批判,甚至贊同對自己的批判,并且承認自己的錯誤。持續(xù)有力的批判促使人們將自己潛意識中的想法變?yōu)橛幸庾R的,由此我們可以說,人類精神世界的發(fā)展其實就是一個獲取意識的過程,也就是潛意識不斷呈現的過程。而文明之所以會不斷進步,都是因為人類不斷地獲取意識。

如果我們想改變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將他們從那些充滿矛盾的不利環(huán)境中解救出來,我們首先應該改變成人,這才是最根本的做法。我們目前所做的努力以及我們即將長期做的努力,都是基于這個根源上的改革。我們相信,如同成人說的那樣,他們已經竭盡所能地為孩子們付出。但是,我們也必須認清一個真相,那就是成人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不可避免地向超出了主觀意識范圍以外的東西求助。

兒童心理研究依然存在大量的未解之謎,等著我們揭開謎底。盡管我們已經通過心理學和教育學開始探索,但是還遠遠不夠。我們應該像那些不知辛勞的挖金人一樣,不斷地探索未知的領域,跋山涉水地尋找珍貴的寶藏。無論你來自哪個國家哪個民族,也無論你處于社會的什么地位具有什么身份,所有想了解秘密的人都必須團結起來,共同研究這個任務,這是促使人類道德進化的必經之路。

成人與孩子之間之所以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根本原因是成人無法理解孩子。想要解決這種矛盾,并不是單靠書本上的知識或者文化水平的提升就能做到的,我們必須找到一條新的道路。成人必須從自我出發(fā),找出并糾正自己思想上的錯誤,然后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潛意識。如果成人無法擺正態(tài)度,做好充足的準備,就無法更深層次地了解孩子的心靈秘密。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伴隨錯誤而來的,永遠都是痛苦和創(chuàng)傷。就好像我們一說到藥,就會想到它的功效是緩解傷痛。一個關節(jié)脫臼的人會期待自己的關節(jié)盡快復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趕走疼痛。同樣地,一旦成人意識到自己犯錯了,他們就會想馬上從錯誤帶來的種種苦痛折磨中解脫,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正常有序。如果成人擁有了這種意識,那么后續(xù)的一切就不難了。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并開始相信自己的能力時,我們就能超越自我,就能去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并且發(fā)現他們和我們的區(qū)別。

由于成人無法了解孩子的心理,因此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就會以自我意識為中心,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由此就會越來越不了解孩子。也正是這種唯我獨尊的自我主義,導致孩子在成人的眼里就是一張“白紙”,需要成人去“填充”。成人將孩子視為“沒有行為能力和自主意識的人”,必須依附成人的指導去完成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這種想法導致的結果就是,成人將自己視為孩子的塑造者,永遠從自己的角度來解析孩子的各項行為,把自己的判斷標準強加于孩子。在成人看來,自己永遠是對的,只要孩子違背成人的意志就是錯誤的,成人必須立刻糾正孩子,讓孩子適應成人世界的規(guī)則。這種態(tài)度無形中抹殺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而成人卻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堅定地用這種“愛”來綁架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陇南市| 绥芬河市| 黄龙县| 肃南| 上高县| 壶关县| 潮州市| 新昌县| 巫山县| 吉木萨尔县| 历史| 垦利县| 勐海县| 甘孜| 临高县| 策勒县| 崇明县| 鸡西市| 泰和县| 惠东县| 江口县| 临沧市| 象州县| 炎陵县| 万州区| 子长县| 民乐县| 大竹县| 贡山| 焉耆| 登封市| 鸡东县| 花莲县| 荣昌县| 阿鲁科尔沁旗| 溆浦县| 肥城市| 鄂托克前旗| 辛集市| 呈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