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現代語言理論對教學中心任務的影響

(一)喬姆斯基的理論

德范克的《初級漢語課本》出版五年以后,Noam Chomsky(喬姆斯基)和Morris Halle出版了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SPE),使他早先提出的轉換生成語法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在研究Universal Grammar的過程中,喬姆斯基認為人類的語言雖然千差萬別,但是本質上是相同的。不同語言之間只是存在一些不同的語言規則,而那些規則的不同是可以分類的,而且有時候僅僅是規則的順序不同而已。喬姆斯基認為只要掌握了人類不同語言的參數(parameters)和某一種語言的深層結構,每個人都有精通任何一種語言的能力。

喬姆斯基進而區分了兩種不同的能力:competence和performance。他所謂的competence指一個人理想化的母語能力,而他的performance指的是那個人在語言實踐中的具體表現。這種理論在語言教學中的表現是注重grammar competence(語法能力)的培養,為西方語言教育學中的一些流派(比如翻譯法、認知法等)提供了理論依據。受此影響,不少教材的編寫把語法作為學習的中心。漢語教材里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劉珣主編的《實用漢語課本》(PCR),該書的編排按照語法的進展為主線,由淺到深,由簡到繁,對漢語教學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二)語言交際能力

隨著對語言和語言教學認識的不斷深入,學術界越來越認同一種觀點:學好一種語言不能僅僅靠掌握了那種語言的語法(廣義的語法還包括語音、構詞規則),還要掌握語言應用中的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際能力包括語法能力,但是還應該包括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考慮上下文的能力(textual competence)、施為能力(illocutionary competence)、社會語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等。這些能力的統稱是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換句話說,教學法出現了從以語法能力作為教學中心到以語言能力作為教學中心的轉變。而對語言能力的測試、衡量與預期,直接促成了 the ACFL Proficiency Guidelines的產生,它把這種能力分為了不同的等級。

隨著語言學習的中心從語法能力向語言能力的轉移,很多教學法也經歷了變革,其中最突出的是 Proficiency-oriented Teaching(語言能力教學法)的產生。這種教學法講求真實(authentic)的語言材料、自然語言的環境(language context)和各種使用語言的能力,包括敘述、描寫、對比和抽象論述等。從各方面來看,語言能力教學法的產生,標志著教學法的一個新高峰,標志著學術界、教學界對語言教學的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澄城县| 芷江| 治多县| 临江市| 齐河县| 灵台县| 积石山| 武冈市| 潼关县| 萨嘎县| 永州市| 遂宁市| 同心县| 平罗县| 军事| 石河子市| 从江县| 富民县| 岑巩县| 河津市| 宜丰县| 高安市| 瑞昌市| 乌拉特中旗| 金坛市| 隆林| 普定县| 南丰县| 大姚县| 永泰县| 凉山| 秭归县| 红桥区| 鹤壁市| 沙湾县| 黑山县| 前郭尔| 周至县| 永吉县|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