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源型城市轉型新動能:基于內生增長理論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政策
- 李虹等
- 885字
- 2022-07-22 15:51:02
序三
資源型城市是我國經濟發展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來源地,對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由于長期以來采取粗放的產業發展模式,導致諸多資源型城市出現資源枯竭和經濟困難,同時面臨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失業嚴重、財政緊張等一系列經濟社會環境問題,嚴重制約資源型城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能源、原材料等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大宗資源性產品價格低位震蕩,進一步加劇了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困難和壓力。當前,如何夯實城市轉型基礎,增強可持續發展活力,健全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推動資源型城市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加快實現轉型升級,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其內容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基礎上,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二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基礎上,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根據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發展壯大新動能已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和首要任務,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關系到新時代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轉換。培育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動能是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亦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在要求和深化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
本書的研究遵循理論與實證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統一、政策梳理與案例分析相配合、國內發展與國外經驗相對比的研究思路,通過定性與定量方法的有機結合,在對國內資源型城市、行業和企業發展現狀和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的基礎上,從政府和市場的維度對培育資源型城市轉型新動能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在理論層面找到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基本規律和機理,對資源型城市的未來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出政策建議。相信此書的出版可以為關心資源型城市轉型和資源型企業發展問題的各界人士提供重要參考,為培育資源型城市轉型新動能提供新思路。
張國寶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