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公民身份與民族認同

歷史與想象之間

——亨廷頓對美利堅民族認同的重構注3

王堅注4


【摘要】 在如何界定美利堅民族認同這一問題上,塞繆爾·亨廷頓2004年的《我們是誰?》提出了與他1981年《失衡的承諾》完全不同的答案:所謂美國核心文化(即盎格魯-新教文化)取代政治意識形態(即“美國信念”),成為界定美利堅民族認同的決定性要素。與此相應,無論是對美國民族主義的性質、類型,還是對美國民族認同所受威脅、前景及其應對策略,等等,亨廷頓都提出了新的判斷。這些變化源于亨廷頓晚年對文化實用價值的重新評估。這里既有他承認每種文明、文化均有獨特價值的相對主義態度,也包含了他對特定的盎格魯-新教文化的絕對推崇。他據此對美利堅民族認同及其相關歷史進行的理論重構,一方面準確地指出了美利堅民族認同的深遠歷史、文化淵源,破除了所謂“人工政治民族”的迷信,另一方面又因其強烈的非歷史特征而高估了現實的可行性。

【關鍵詞】 塞繆爾·亨廷頓、美利堅民族認同、盎格魯-新教文化、“美國信念”重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聂荣县| 裕民县| 银川市| 安岳县| 郎溪县| 舞钢市| 息烽县| 谷城县| 获嘉县| 读书| 准格尔旗| 呼伦贝尔市| 介休市| 桓台县| 肃南| 峨眉山市| 新密市| 安图县| 离岛区| 永城市| 中方县| 乌兰浩特市| 遂宁市| 大新县| 阜南县| 鸡西市| 杭锦旗| 天水市| 汝阳县| 徐闻县| 高密市| 沾益县| 基隆市| 玛纳斯县| 上高县| 隆回县| 丰镇市| 吉林市| 元江|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