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政治學評論(第9輯)
- 肖濱主編
- 9字
- 2022-07-22 11:11:46
公民身份與民族認同
歷史與想象之間
——亨廷頓對美利堅民族認同的重構注3
【摘要】 在如何界定美利堅民族認同這一問題上,塞繆爾·亨廷頓2004年的《我們是誰?》提出了與他1981年《失衡的承諾》完全不同的答案:所謂美國核心文化(即盎格魯-新教文化)取代政治意識形態(即“美國信念”),成為界定美利堅民族認同的決定性要素。與此相應,無論是對美國民族主義的性質、類型,還是對美國民族認同所受威脅、前景及其應對策略,等等,亨廷頓都提出了新的判斷。這些變化源于亨廷頓晚年對文化實用價值的重新評估。這里既有他承認每種文明、文化均有獨特價值的相對主義態度,也包含了他對特定的盎格魯-新教文化的絕對推崇。他據此對美利堅民族認同及其相關歷史進行的理論重構,一方面準確地指出了美利堅民族認同的深遠歷史、文化淵源,破除了所謂“人工政治民族”的迷信,另一方面又因其強烈的非歷史特征而高估了現實的可行性。
【關鍵詞】 塞繆爾·亨廷頓、美利堅民族認同、盎格魯-新教文化、“美國信念”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