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1兆”的概念嗎?
如何計算每天離婚的人數?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人口動態統計年度推算》數據顯示,2018年約有20.7萬對夫妻離婚。你如何看待這組數字?或許大家會有各種想法:“真的嗎?”“這也太多了吧!”“比我想象的少。”
如果同學聚會時見到了許久未見的高中朋友,他對你說:“我已經離了3次婚了。”這時你會怎么想?聽到數字“3”,你可能會和自己、朋友以及親戚的婚姻狀況作比較,又或者會想到未婚率的增加正逐漸成為社會問題,而最終,你會得出結論,覺得朋友離婚次數“太多”了。
對于離婚次數“3”的評價基本能夠達成一致,但面對數字“20.7萬”時,人們卻反應不一,我認為這是由于人們很難真實地體會到數字的內涵。
我們經常會用到一個詞——“每天”。我們可以用20.7萬除以365天,得到2018年平均每天約有567對夫妻離婚。再用567除以24小時,可以得出每小時約有24對夫妻離婚。以此類推,每分鐘約有0.4對夫妻離婚,也就是說在日本,幾乎每2.5分鐘就有1對夫妻離婚。“20.7萬對”帶給人的感覺是抽象模糊的,但“每2.5分鐘1對”就能讓大多數人清晰地感知到數字所代表的現實意義。
用不同的方法感受“1兆”的概念
一般來說,數字越大,人們越難理解其內涵。
例如,1兆。你能否準確地想到它的含義?通常我們只會在表示國家財政預算(日本的一般預算收入約100兆日元)或是細胞數量(人體內細胞總數約為60兆個)中見到“兆”,平時基本上不會接觸,且基本上不會見到數以兆計的物體,因此難以想象出“兆”的規模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們不妨先來完成一個小目標,算一算從1數到1兆需要多長時間。1小時等于3600秒,故1天約等于9萬秒。假設每秒數1個數(不考慮位數增多、時間變長的情況),那么粗略估算一下,每天大約可以數10萬個數字,1年可以數到3650萬,3年后差不多可以數到1億。因為1兆等于1萬億,所以數到1兆大約需要3萬年。而距今3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滅亡了。如此一算,很多人都能切身感受到數到1兆所需的時間之久。
距今約1兆秒以前,尼安德特人滅亡,有了這層意義,我們就能直觀地感受到1兆這個數字到底有多龐大。只要賦予難以想象的龐大數字以特殊的意義,我們便能清晰地了解數字的含義。而為了賦予數字意義需要使用到的則是表示單位數量多少的一些概念,比如前文使用的“每”。
在這里,我想利用表示單位數量的概念,給“1兆”增加不同的意義。
例如,用1兆除以地球的周長(約4000萬米),可知1兆米約是地球周長的2.5萬倍。
再試試用1兆除以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叫作1個天文單位,約等于1500億米,故1兆米約為日地距離的6.7倍。
現在試著用1兆次除以一個人一生心臟跳動的總次數。一般來說,哺乳類動物一生心臟約跳動20億次,而在日本,由于老齡化進程加速,所以平均每個人一生的心臟跳動次數約為30億次。因此,1兆次約為333個人一生的心臟跳動次數之和。
數字達人史蒂夫·喬布斯
想要有力說服他人的時候,使用單位概念賦予數字意義是一種絕佳的方法。
如果現在就誰最擅長公眾演講進行問卷調查,估計高居第一位的依然會是在2011年已逝世的史蒂夫·喬布斯先生。喬布斯在介紹蘋果公司的產品時,總能吸引人們的眼球,盡管眾人從不同視角分析他的演講方法,但總會不約而同地提及他善用數字的特點。
在2008年度的蘋果產品發布會上,喬布斯介紹了初代iPhone發售后200天內賣出了400萬部的銷量情況。“400萬”的確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數字過大,反而讓人們無法體會其含義。喬布斯當即補充解釋了這一數字的意義:平均每天賣出2萬部。這一句點睛之語,讓現場觀眾瞬間理解了“400萬”的內涵。這一經典場景事后經常被提及,許多讀者應該有所耳聞。
2001年蘋果公司發布了初代iPod(音樂播放器),它的賣點是體積小、內存大,重量僅185克,內存空間卻達到了5GB。雖然人們都知道B(比特)代表數據存儲單位,但很少有人能夠立刻理解5GB容量的意義。于是,喬布斯解釋道:1首歌曲的容量約為5MB,1G約是1M的1000倍,5GB意味著“將1000首歌曲裝進口袋”。他的比喻讓聽眾瞬間理解“5GB”的意義。
成為數字強者的三大條件
為了便于理解大數字的概念,慣用法是將大數縮小。
日本財務省在YouTube官網發布的名為“如果將日本財政比作家庭財務狀況,債務是多少”的視頻就是一個典型案例。視頻中介紹,日本一年的財政收入為59.1兆日元,除去國債,財政支出為74.4兆日元,國債為23.3兆日元,公債累計883兆日元。如果用月收入30萬日元(稅后工資)的家庭收支情況打比方,那么就相當于該家庭每月生活費為38萬日元,本息在內需還款12萬日元,需還貸款總額為5373萬日元。
如果想要感受太陽系之大,可以將太陽系比作東京巨蛋(東京巨蛋為位于日本東京文京區的一座體育館,直徑約200米,擁有55 000個座位——編者注)。這時,地球的直徑相當于一個高個子男性的身高(約180厘米)。假設太陽在東京巨蛋(東京都水道橋)的位置,地球則相當于位于日本東京都小金井市內的東小金井站和武藏小金井站之間(約21千米)。
在同一假設條件下,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徑相當于7層樓高(約20米),位置在日本山梨縣甲斐市的中央本線龍王站附近(約111千米)。
同樣,最遠的行星海王星的直徑約等于小型公交車的車長(約7米),位置接近日本山陽新干線廣島站(約673千米)。
2001年,視頻《假如地球是一個100人的村莊》風靡全球,日本甚至有相關書籍和電視節目。因為采用了以小見大的方法,視頻內容通俗易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搜一下。
如果太陽和東京巨蛋一樣大

所謂的數字強者,指的是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人:
利用單位數量的概念,將大數字縮小,具備這樣的能力,不僅可以直接幫助我們掌握①和②的能力,還能增強③的能力。做到以上三點,你就能成為公認的“數字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