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與意義

1.1.1 研究的背景

1.鄭州被列為規劃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現代化的發展范疇,是居于國家戰略要津、體現國家意志、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躋身國際競爭領域、代表國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2005年,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首次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概念。2010年2月,《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國家中心城市;2016年5月,《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成都、重慶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2016年12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根據《規劃》鄭州被定位為國際綜合樞紐、國際物流中心、國家重要的經濟增長中心、國家極具活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國家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

2017年8月14日,鄭州市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明確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體思路、發展定位和階段目標,提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十大重點任務,其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圍繞做強先進制造業、做大現代服務業、做優都市農業、做興網絡經濟,聚焦電子信息、汽車與裝備制造、現代金融商貿物流、文化創意旅游、都市生態農業五大戰略產業,統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成為重點任務之一。

2017年12月21日,鄭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以下簡稱《行動綱要》)。《行動綱要》提出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任務,其中包括“打造現代產業發展高地,做強先進制造業、做大現代服務業、做優都市農業、做興網絡經濟,全面提升鄭州經濟綜合競爭力”。

2.制造業成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關鍵抓手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圍繞《中國制造2025》,地方政府反應迅速。2015年至今,江蘇、福建、廣東、河南、山西、武漢、東莞等省市相繼推出《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福建省實施?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廣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的通知》《山西省新興制造業三年推進計劃(2015—2017年)》《武漢制造2025行動綱要》《關于實施“東莞制造2025”戰略的意見》《泉州制造2025》《?中國制造2025?佛山行動方案》《漳州市?中國制造2025?實施綱要》等政策文件。

制造業對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具有支撐作用。根據國內中心城市發展規劃,除北京不再保留經濟中心功能外,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重慶、武漢、鄭州、西安或定位為全國主要經濟中心,或定位為地區經濟中心。目前,工業對所在城市的經濟貢獻多在15%~38%。國內多個中心城市都明確提出要建設現代制造業基地。其中,重慶提出建設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成都提出建設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武漢提出建設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西安提出建設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鄭州則定位為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鄭州肩負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區、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五大國家戰略”,建設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將為“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建設提供強大產業支撐和產業保證,是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戰略的關鍵抓手。

3.鄭州制造面臨國內外“雙向擠壓”

鄭州是全國重要工業城市,紡織、機械、建材、耐火材料、能源和原輔材料等工業產業在全國具有明顯優勢,電子信息、汽車、超硬材料、高端裝備等主導產業基礎較好,已初步形成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手機)研發制造基地。2016年,鄭州獲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215.4億元,工業發展速度處于全國規劃國家中心城市前列。2018年,鄭州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4450.7億元,七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高質量發展成效顯現。然而,鄭州制造如同“中國制造”一樣,面臨著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新興經濟體和后發國家制造業的“雙向擠壓”,前者提出“再工業化”戰略(美國)、“工業4.0”計劃(德國),以吸引中高端制造業回流,后者提出“印度制造戰略”(印度)、“制造業創新3.0戰略”(韓國)重塑制造業價值鏈,以及越南、孟加拉國、緬甸等東南亞、南亞國家對中低端產業的承接。例如,鄭州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企業富士康投資美國生產LCD設備,擬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投資50億美元建設電子制造業基地。

1.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課題研究的目的

(1)系統分析鄭州先進制造業發展現狀,摸清鄭州制造業“家底”。鄭州是國內重要工業城市,紡織、食品、乘用汽車、建材、鋁加工、煤炭、機械等行業在國內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與上海、天津、武漢、沈陽、青島、寧波、東莞等制造強市相比,鄭州制造并不顯得突出,而且缺乏全球品牌。因此,有必要通過數據分析和實地調研,摸清鄭州制造業現狀。基于此,可以對鄭州制造業進行經濟評價、技術評價,系統分析鄭州制造業競爭力現狀。

(2)根據國內外先進制造業發展趨勢,確立鄭州制造業發展方向。當前,國際先進制造業朝著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制造型服務與服務型制造交叉滲透。鄭州制造業應當把握全球制造業的智能化、綠色化趨勢,確立發展方向。特別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其臨空型制造更需面向輕型化、高附加值進行產業布局。

(3)基于全球價值鏈,確定鄭州制造業的國際分工。經濟全球化時代,制造業基于全球價值鏈進行分工、組合和重構。鄭州制造業也必須考慮全球價值鏈因素,基于要素稟賦、區位優勢等,明確自身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2.課題研究的意義

(1)為鄭州市建設全國重要制造業基地政策細則提供理論支持。本課題將深化研究《中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美國的“再工業化”戰略、德國的“工業4.0”計劃,細化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城市指標,形成共識,明確鄭州市先進制造業“十四五”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分解建設任務,完成鄭州市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規劃。

(2)明確鄭州建設全國制造業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務與實現路徑。本課題將圍繞鄭州市“七大建設工程”和“百千萬億”級產業集聚區建設,研究鄭州制造業發展重點、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助力鄭州確立“鄭州制造”國家品牌。

(3)厘清鄭州先進制造業發展方向、發展路徑。本課題將完成對國內部分重點城市的制造業經濟評價、技術評價,預判鄭州制造業發展方向,研究鄭州制造業對河南落實“五大國家戰略”的支撐作用。

(4)為先進制造業智庫建設提供基礎。課題組負責人牽頭組建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加盟河南省高校高端智庫聯盟,以制造業為主要研究內容,服務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課題研究成果是智庫系列成果的組成部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曲县| 武功县| 内黄县| 麦盖提县| 许昌县| 广州市| 贡嘎县| 平原县| 建湖县| 昆明市| 金华市| 赤峰市| 南雄市| 闵行区| 安乡县| 建昌县| 兴仁县| 鄂托克旗| 宁南县| 晋州市| 平南县| 集安市| 栖霞市| 简阳市| 沾益县| 出国| 棋牌| 瑞昌市| 竹溪县| 榆中县| 西贡区| 黄梅县| 周口市| 平顶山市| 北流市| 大余县| 景德镇市| 襄垣县| 陆丰市| 米易县| 乃东县|